万物有趣|铁肺_工程师的无心之作成了无数小儿麻痹症患者福音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2-18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795
导读

铁肺发明者Philip Drinker是一名工业卫生学家和工程师,专门研究医院和煤矿等工业环境中的空气安全问题,如通风、污染和粉尘等,而真正让他成名的发明就是职业生涯初期的一项无心之作,铁肺。 …

文 / 周亦川 编 / 袁月

【搜狐健康】把人关进一个冰冷的铁桶里,看上去是一种虐待,实际上是为了拯救他的生命。据福布斯网站12月12日发布的文章介绍,这种特殊的铁桶——铁肺代表了一个对抗小儿麻痹症的时代,直至今日,看到这种治疗器械仍让人直观感到这种急性传染病的阴森恐怖。

铁肺发明者Philip Drinker是一名工业卫生学家和工程师,专门研究医院和煤矿等工业环境中的空气安全问题,如通风、污染和粉尘等,而真正让他成名的发明就是职业生涯初期的一项无心之作,铁肺。

上世纪20年代,有一家医院因早产儿护理室空调系统问题找他去维修,躺在病床上垂死的儿童吸引了他的注意力。由于脊髓灰质炎病毒感染导致呼吸麻痹,患儿隔膜瘫痪,难以呼吸。小儿麻痹症是一种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见于儿童,该病毒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的运动神经细胞,使与之有关的肌肉失去神经调节,发生萎缩,导致终身残疾。严重的病例还会出现呼吸肌的瘫痪,引起窒息死亡,也就是这个孩子即将面临的后果。

“他难以忘记那张蓝色的小脸,可怕地喘着粗气。”同时Drinker也意识到,煤气中毒的人也需要类似的解决方案。

1928年,Drinker发明了第一台负压呼吸机,可以代替患者瘫痪的隔膜进行呼吸。这是一个钢制的桶,连接着泵的密闭铁筒型装置,患者的头部从铁筒的一头伸出来,颈部周围被围布包裹,铁筒另一头用皮革封闭,连接着一个电动拉杆,像拉风箱一样一伸一缩。当铁筒中的空气被吸出时,新鲜空气进入病人的肺内;当铁筒中的压力升高时,病人肺内的空气就被压出去。

第一个使用者是一名8岁的小女孩,当她进入铁桶后,几秒钟内就可以正常呼吸。鉴于其神奇的作用,这个铁桶又被人称为“铁肺”。自此,铁肺拯救许多人的生命,它也是第一个代替人体器官功能的机器。

到了上世纪40年代及50年代,美国和其他国家小儿麻痹症达到毁灭性的高峰,医院病房内摆满了成排的铁肺,维持瘫痪患者的生命。一些年轻的呼吸麻痹患者只需要在机器中呆两周左右,但有些人依靠铁肺生活了好几年甚至几十年。

当前,仍有3个人生活在老化的铁肺中,由专门的维修人员保持运作,但在70年前,冰冷的铁桶却是数百人的生命港湾。1951年,任何时刻都有至少1200人依靠铁肺生存。

上世纪40年代,小儿麻痹症每年约使3.5万人瘫痪,而到了50年代这个数字减少到了1.5万,这也导致铁肺的使用率在50年代后期快速下降。相信你猜到了原因,就是一种高效武器的问世——脊髓灰质炎疫苗。医生开始大批量为成人和儿童接种疫苗,而父母们也非常积极去医院为孩子做保护。和依靠铁肺维持生命来说,打一针实在算不上伤害。可喜的是,在疫苗的作用下,60年代美国每年仅有不到100例新发感染,而在Drinker去世的1972年则降到了10例以下。

有趣的是,Drinker却将一生中这样一项偶然制造但又记入疾病史册的发明称为“该死的机器”,这只是他四十多年工程师生涯众多发明中的无心之作,却把其他工作的关注点全都抢走了。

目前,美国没有一例新的小儿麻痹症病例,全世界很多国家也已根除,但在少数地方持续存在,仍不能放松警惕,也许一两个感染者就会让此病死灰复燃。如果未接种疫苗的人数达到足以让小儿麻痹症扎稳脚跟的程度,也许铁肺这种冰冷的器械又会重新拿回台面。为了不让人再次躺入铁肺维持生命,推广疫苗接种仍是必要的选择。

参考资料:

1. forbes

The Iron Lung Was Just An Engineer’s Side Project

https://forbes/sites/kionasmith/2019/12/12/the-iron-lung-was-just-an-engineers-side-project/#680d00165ecd

2. harvard

Philip Drinker, polio, and that “damn machine”

https://hsph.harvard.edu/news/centennial-philip-drinker-polio/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