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事变时,明知张学良不会杀他,蒋介石为何还要写下三份遗嘱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2-18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550
导读

蒋介石给宋美龄的遗嘱内容大概交代了一下几件事:第一因自己的原因被张学良扣押,让宋美龄为之担惊受怕,他深感自责。所以蒋介石在给家人的遗嘱中,内容是关于家中之事的,也是作为丈夫和父亲的最后的责任了。 最…

1936年12月12日,东北军的张学良联合西北军的杨虎城,在西安发动‘兵谏’,将蒋介石扣押,逼其抗日。经过各方谈判,蒋介石终于同意建立抗日统一战线,这让西安事变得以和平解决,蒋介石也在12月26日平安回到南京。

然而就在被扣押期间,蒋介石心理波动很大,甚至一度想自杀。据美国公开了宋子文的日记,其中披露到,蒋介石曾在12月20日,一天写下三份遗嘱,让宋子文帮忙转交。其中夫人宋美龄一份,儿子蒋经国和蒋纬国一份,最后一份是给全体国民的。

后来蒋介石安全回到南京,在西安事变两周年时在日记中写道:‘本日看到前年寄给妻子、两子和告国民之遗嘱,不禁有隔世之感,特此记之’。

那么他的三份遗嘱具体内容是什么呢?

蒋介石给宋美龄的遗嘱内容大概交代了一下几件事:第一因自己的原因被张学良扣押,让宋美龄为之担惊受怕,他深感自责。第二虽然被张学良扣押,危在旦夕,但他绝不会服软投降,时刻准备牺牲。第三如果他不幸遭难,希望宋美龄善待他的两个儿子蒋经国和蒋纬国,视如己出。

而蒋介石给两个儿子的遗嘱中,也百般叮嘱道,将来一定要孝顺宋美龄,‘无论何时,都要以母亲宋美龄之命是从’。所以蒋介石在给家人的遗嘱中,内容是关于家中之事的,也是作为丈夫和父亲的最后的责任了。

蒋介石在告全体国民的遗嘱中写到:‘上无以对党国,下无以对人民,决心以死来补偿,希望全体国民恪守信条,坚信中华民族终有复兴的那一天’。

虽然蒋介石在遗嘱中,一再表示准备牺牲,甚是慷慨激昂。但是张学良在扣押蒋介石后,就表示并无加害之意,只希望逼其抗日。其后杨虎城也说明了发动‘兵谏’的真实原因,并非想要老蒋的命。

既然明知道张学良不会杀他,蒋介石为何还要写下这三份遗嘱?

蒋介石之所以去西安,是为了指挥对红军最后的作战。自1927年起,蒋介石就不断围剿红军,将近十年时间,眼看就要成功了,结果张学良突然‘兵谏’了,让蒋介石多年的心血付诸东流。所以蒋介石无法接受这样的结局,他宁愿一死了之,也不想放弃围剿红军。

另外被张学良部下抓住后,蒋介石曾说道:我是委员长,既然被你们所抓,杀我可以。但我还是你们的长官,你们可以杀我,但不能侮辱我。

等到第二天蒋介石已经知道张学良此举的目的了,于是在日记中写道:生且辱,不如死而荣。所以蒋介石之所以坚持写遗嘱,是因为十年围剿毁于一旦,而且还是被自己的部下扣押的,这让他倍感屈辱,产生了自杀的想法。

另外蒋介石猜测西安事变的发生,红军肯定在其中起了作用。双方有着深仇大恨,即使张学良答应不杀他,难保红军不会动手。

的确也如蒋介石所料,当西安事变发生后,的确有很大一部分红军将领主张杀蒋,清算多年血债。但是最终为了建立抗日统一战线,红军选择了促进和平解决此事。所以蒋介石怕被红军杀掉,也是其写遗嘱的原因之一。

最后就是西安事变爆发后,南京方面在12月16日,下达了讨伐令,打算用武力解决张学良、杨虎城等人。如果大战真的爆发,那蒋介石肯定就命悬一线了,所以他一方面支持何应钦讨伐张学良,一方面写了遗嘱,以备不测。

最终随着宋美龄等人的到来,蒋介石才改变了的想法,西安事变得以和平解决,他准备的那三份遗嘱也没机会成真了。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