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前,据截至2019年6月上旬的统计数据,主要电信设备厂商拿下的5G订单数量,华为第一,为46份;诺基亚第二,为42份;爱立信只有区区18份,约为华为的三分之一多一点,被远远地甩在身后。
半年后的今天,爱立信居然咸鱼翻身,成功逆袭了。据最新统计数据,爱立信5G订单数已经75个了,华为为65个,比华为多出10个,成为世界第一了。
创立于1876年的爱立信,已经有140多年的历史,一度很辉煌。在2013年以前,一直是电信设备领域的世界第一。也是后起之秀,中国通信设备企业华为立志赶超的目标。
2013年,世界通信设备行业迎来了分水岭。这一年,华为成功超越爱立信,将其碾压在身下,此后越落越远,到现在爱立信体量约为华为的五分之一。
据各自财报,2018年,华为营业额为7212.02亿元人民币;爱立信营业额为1561.68亿元人民币。
从2013年以来,爱立信被华为压得喘不过气,还从来没有扬眉吐气的时候。
根据以往经验,每次技术迭代,都是一个行业重新洗牌的时刻。
难道5G时代,爱立信真要咸鱼翻身了?
我们知道,现在的5G竞争,已经不是公平的市场竞争,大家拼技术、价格、施工,而是掺杂了太多人为因素。
除了众所周知的美国全面全力打压中国企业华为和中兴,被爱立信、诺基亚、三星等企业捡漏的因素外,近日爱立信被曝出做营销的一个秘密武器,就是大肆行贿全球各地的电信运营商,以此拿下订单。
最近,美国对爱立信行贿运营商一事,开出了高达十亿美元的罚单。
爱立信对美国的指控,供认不讳,也主动认罚交钱,以求息事宁人。
据曝露出来的资讯看,爱立信行贿电信运营商,具有涉及国家多,作案时间长,金额数量大三个特点。
这种行贿,为爱立信在市场上开疆拓土立下了汗马功劳。试想一下,如果爱立信没有这种小动作助力拿下订单,这些年,爱立信的业绩该滑向何处?
在爱立信行贿事儿曝光前,高飞锐思想目睹爱立信在5G市场咄咄逼人的攻势,还有些纳闷呢:在2019年下半年这几个月,爱立信拿5G订单缘何进展势如破竹,锐不可当呢?从数量上超越了被美国打压的华为、中兴不说,还将诺基亚、三星等对手远远地抛在身后了。
按照常理,美国打压中国企业华为、中兴,爱立信确实受益匪浅。可这受益的,并非爱立信一家呀,还有诺基亚和三星呢!
直到爱立信行贿事儿曝光出来,我们才找到答案,恍然大悟。
行贿运营商,倒不一定是在5G订单上,直接行贿才有作用,而是长期灰色交易建立起来的一种信任关系。
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软,以前拿过爱立信贿赂的,到现在的5G招投标,都有可能投桃报李,在爱立信拿下5G订单上产生积极作用。
可以肯定地说,如果不是靠行贿,爱立信在获取5G订单上,那是肯定要大打折扣的,毕竟从决定市场胜负的几个要数来说,爱立信并不占有优势:爱立信技不如人,爱立信价格偏高,爱立信品牌不是最强,爱立信工程施工进展和质量并不是第一的。
一般情况下,行业升级换代之初,是靠技术吃饭,而拥有专利数量是反映技术能力的最直接指标。
据德国专利数据公司Iplytics公布的数据结果,到2019年4月份,在全球范围内的5G专利数量,华为的必要专利数量为1554族,超过15%,居世界首位;诺基亚为1427族,位居第二;爱立信只有819族,排名第七。据最新数据,华为拥有5G专利数已经超过了2000族,占比达20%。
5G专利拥有数量,是厂商家5G实力的最直接反应。从这个角度来看,爱立信获取的5G订单,是与其技术实力不相称的。如果不是靠行贿手段,进行比较公平的市场竞争,最有可能超越华为5G订单的,应该是拥有专利数量最接近华为的诺基亚。
现在爱立信行贿运营商的事儿被曝光出来,无疑对爱立信继续拓展5G市场带来了巨大冲击和影响。
当然,美国对爱立信的十亿美元巨额罚款,对一直陷于亏损中的爱立信来说,也是雪上加霜,将使其更寸步难行,扭亏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