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发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有以下几种,了解后可救命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2-18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668
导读

不同性别在脑卒中发病率、患病率、危险因素、脑卒中亚型、临床表现、治疗和预后等方面均存在差异。 以上这些因素都是不受人为因素影响而发生改变的,一旦符合以上几个条件之一,那么应给予足够重视,你有可能属于脑卒中…

脑卒中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是指由各种诱因导致的脑部血管狭窄、阻塞或破裂造成的急性脑血液循环障碍,局部脑组织和血管由于缺乏血液供应而发生的坏死。脑卒中发病 十分危险,我们应该了解掌握它的危险因素,从而进行积极预防。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主要分为无法干预的危险因素和可干预的危险因素两大类。

无法干预的危险因素

1.年龄。伴随年龄的增长,发生脑卒中的危险性也会增加。统计研究表明,55岁以后每增加10岁,脑卒中的危险性将增加1倍。

2.性别。不同性别在脑卒中发病率、患病率、危险因素、脑卒中亚型、临床表现、治疗和预后等方面均存在差异。部分学者做过这方面的研究分析,通过对1000多名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结果表明,在脑卒中患者中,女性平均年龄大于男性,另外女性发病高峰年龄也大于男性。

3.遗传因素。脑卒中的发生与遗传因素也有一定的关系。倘若家族中有人得过脑卒中,那么其后代患该病的概率将会大大增加。

以上这些因素都是不受人为因素影响而发生改变的,一旦符合以上几个条件之一,那么应给予足够重视,你有可能属于脑卒中的高发人群。

可干预的危险因素

1.与疾病相关的危险因素。动脉粥样硬化是全身性病变,高血压、糖尿病及高血脂等均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70%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存在动脉粥样硬化病史。由此可见,动脉硬化是脑卒中形成的病理基础,预防动脉硬化对于治疗脑卒中具有积极意义。

2.不良饮食习惯。一是过量摄入盐分。盐是人体不可缺少的物质,但摄入过量反而对身体有害。它能使血容量增加,血压升高,从而导致脑卒中发生;二是暴饮暴食。大量饮酒、大鱼大肉等饮食习惯极易诱发脑卒中。长期过量饮酒与高血压有密切关系,酒精能导致小动脉痉挛,从而引发脑卒中。

3.长期吸烟。吸烟可导致血清总胆固醇升高,从而导致血管硬化。吸烟可以促使血小板聚集,增高血液黏稠度,还可促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等病理和生理变化,均可导致发生脑卒中的风险增高。

4.不规律的生活方式。作息不规律、运动量少、高度紧张、过度疲劳、连续熬夜,这些不良生活方式会让身体处于不协调的状态。长期下来,会诱发高血压、肥胖症和糖尿病等,从而成为脑卒中的易感人群。

5.不良的性格。脾气暴躁、易怒易生气等,以及生活节奏快、说话快、做事快、目标过高、过于好胜的人,其交感神经兴奋性增高,更易引起血压升高,导致脑血管破裂出现脑出血。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微信用户可关注 中国家庭报官微(zhongguojiatingbao1)。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