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专家:王茂均 主任医师
本期话题:肥胖患者的胰岛素治疗
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的降糖治疗要点
既往研究显示,胰岛素注射后,血清胰岛素水平与皮温呈正相关,与皮下脂肪厚度呈负相关 [1] 。对于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由于其皮下脂肪较厚,影响胰岛素的吸收速度,导致起效时间延迟,使血糖无法得到及时的控制。此外,胰岛素在皮下注射后,解离成二聚体或单体的速度也决定着吸收和起效的速度 [1] 。
因此,2型糖尿病肥胖患者应当优先选择吸收、起效迅速的胰岛素进行降糖治疗,如速效胰岛素类似物。
基于独特的分子构型和制剂特点,谷赖胰岛素吸收起效更迅速
谷赖胰岛素是速效胰岛素类似物的新成员,其分子序列与人胰岛素相比改变了2个氨基酸,即用赖氨酸替代人胰岛素分子B链第3位天冬酰胺,同时用谷氨酸替代B链第29位碱性的赖氨酸 [2] 。此外, 谷赖胰岛素制剂中不含锌离子,不会形成锌离子-六聚体,能够以单体和二聚体的形式迅速吸收入血,发挥降糖疗效。其独特的分子结构和制剂特点使其比人胰岛素或其他速效胰岛素类似物能更快地从注射部位吸收入血。
对于肥胖人群,谷赖胰岛素的吸收速度不受影响
一项随机、双盲、交叉正糖钳夹研究,共纳入了80例非糖尿病人群,按照体重指数(BMI)分成四类:BMI<25 kg/m 2 (偏瘦)、25~30 kg/m 2 (超重)、30~35 kg/m 2 (中度肥胖)、≥35 kg/m 2 (严重肥胖)。80例非糖尿病患者分别接受谷赖胰岛素与赖脯胰岛素注射,目的是比较二者在非糖尿病患者体内的药效学和药代动力学。结果发现, 对于几乎所有BMI患者,谷赖胰岛素的吸收均快于赖脯胰岛素[3] 。
另有一项随机、双盲、交叉研究,纳入30例未接受过胰岛素治疗的T2DM肥胖患者,比较谷赖胰岛素和门冬胰岛素治疗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特性。结果显示, 谷赖胰岛素吸收起效较门冬胰岛素更迅速,餐后2h的平均血浆葡萄糖浓度更低 [ 4] 。
参考文献
1. Diabetetologia. 1994, 37: 377.
2.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15, 7(11): 715-717.
3. Diabetes Obes metab 2007; 9: 746−753.
4. Diabetes Obes metab 2011,13(3):251-257.
4M编码:SACN.DPP.19.12.16948 有效期至2020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