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锦鲤妈咪原创作品
宝宝吃饭一直是很多家长头疼的问题,如果孩子能独立的安安静静把饭吃完,那是一件多么让人心驰神往的事情啊。孩子可以吃饱饱,长高高,妈妈该多省心啊!
不过现实很快就给了你一巴掌让你清醒清醒。
让孩子好好的独立吃饭?哪那么容易啊。在宝宝独立吃饭这条路上,多少家长使劲浑身解数也不得要领,只得感叹自己的宝宝是个“饭渣”。
今天咱们就来分析分孩子独立吃饭路上最大的障碍有哪些,然后可以怎样应对,家长可以对号入座,找到自己孩子所处现状,有针对性的“因地制宜”。
第一大障碍,独立吃饭的3大黄金期,完美错过
孩子学习独立吃饭其实存在三个黄金期,家长们尽量瞄准了别错过。
1、萌芽阶段:孩子8个月
这个时期的孩子对什么东西都很好奇,包括餐具,所以孩子在吃饭的时候很可能会用手抓食物或者去抢父母手中的餐具。
对此家长可以涨给孩子准备专用的儿童安全餐具,准备一些孩子能咀嚼易消化的食物,让后让孩子自己开心的尝试,不要怕吃的哪都是,相比收拾卫生,训练孩子独立吃饭能力更重要。
2、诱导阶段:孩子1~2岁
一般孩子在周岁之后,肢体协调能力已经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之前的8个月家长如果没错过,这时候的孩子多半已经能够熟练地使用勺子吃饭了。
这时候家长可以专门在餐桌上给孩子准备一块区域,把食物给孩子,让孩子自己“尽情发挥”,不要嫌凌乱,过后再收拾就好了。
当然,这么做的前提是保证孩子的饮食环境卫生安全。
很多家长觉得孩子挑食,这不那不吃,其实就是因为少了让孩子探索食物的过程。
3、巩固阶段:孩子2~3岁
孩子到了这个年龄,应该会自己吃饭了,同时家长也应该教孩子一些餐桌礼仪了。
家长这时候要起到模范作用,一边以身作则,一边纠正一些孩子错误的用餐礼仪,一定要保证孩子上幼儿园前能地理吃饭。
有的家长说,那如果孩子错过了了黄金期该怎么办?要不然就“顺其自然”吧,反正早晚孩子也得自己学会。
当然不行,协调力没锻炼好对孩子身体发育来说非常不利,并且上幼儿园吃饭都是问题,老师不可能每个学生都照顾到,别的孩子都能自己吃饭,自己孩子不会用餐具该有多尴尬。
错过黄金时期也别怕,现在开始及时止损,放手让孩子去学习、去感受,往往可能事半功倍。
第二大障碍:定了规矩不执行,有规矩等同于没规矩
1、饭桌上的氛围一定要和谐,家长态度要专注
家长和孩子一起吃饭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餐桌氛围,别把生活中的不愉快带到餐桌上来,这会影响孩子的食欲。
另外家长在吃饭时也要注意别玩手机,孩子是最容易模仿父母的,这时候如果家长吃饭磨磨蹭蹭还不专心,还玩手机或者看电视,那么你想让孩子学好好吃饭简直“痴人说梦”。
最后,坚持“就餐就在餐桌上”的原则,吃完就专心吃饭,别做其他的事情。
但有一点需要注意,小时候吃饭时孩子如果想和家长交流互动,家长尽量给予积极回应。
2、设立明确的奖惩制度
孩子逐渐长大之后,对吃饭这件事肯定会因为某些事情而不太上心,这时候他会觉得,反正现在不吃之后饿了也会有吃的。
对于这样的孩子,一个招数非常好使,饿着他。
家长提前和孩子说明白,按时吃饭,这是规矩,不按时吃饭,是不可能有任何“食物补给”的。
当然,如果孩子可以按时的好好好吃饭,家长也可以适当的给予孩子一些小奖励,但最好不要是食物。
3、所有家长口径一致:不给宝宝喂饭!
除了父母要做到这点之外,还要告诉一起生活的老人,不要给孩子喂饭,老人不理解就耐心的劝解,晓之以情动之以理。
第三大障碍:孩子挑食,咋哄咋骗也不行
1、提升食物认同感,让宝宝参与做饭
这样做很大程度上能让孩子爱上吃饭,对自己的参与制作的食物不挑剔。
2、最真实的原因:父母“偷天换日”
真是娃娃太挑食?有时也不一定,聪明的孩子稍大一些会猛然发现“残酷的真相”。
家长最担心的莫过于孩子挑食不长身体,没关系对照一下美食金字塔,孩子不爱吃的可以换一下营养差不多的,总会有一个适合孩子的口味。
到了最后,有些家长还会出现这样的疑问,孩子也能自主吃饭了,也不挑食了,吃的还不少,可为啥就是不长身体呢?
这就要看看父母是怎么给孩子准备食物的了。有些家长为了孩子消化顺利,吃着又方便,便会给孩子准备汤类、粥类的食物,殊不知,这些食物的营养含量差远了。
孩子饮食的质量也是非常重要的。
最后要说的是,在吃饭这个问题上,家长还是要注意灵活变通,别太死板,每个宝宝都有自己的特点,家长还是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采取对应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