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贷席卷印度_复制714高炮,年利率500%,砍头息随便收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2-18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657
导读

这个国度,拥有13亿多人口,互联网、智能手机在高速普及,法律给了高利率生存的空间,而且市场上的现金贷玩家并不多,把以前的模式复制过来,加以调整与发挥,黄金就会滚滚而来。同时,坏账率也保持在相当水准,多家现金贷…

这几年,我们的互联网科技果实输出,目的地都是东南亚。

先行者们,是国内的放贷大军,尤其是放高利贷的大军。

2017年,国内的现金贷遍地花开,随意采摘。高昂的利息,庞大的市场,监管侧刀还没落下,校园贷、手机回租、714高炮,放贷的人有着眼花缭乱的操作。那是现金贷在国内发展的黄金时代。

时代不再来,黄金犹可追。

这次,这些放贷玩家们追到了印度。这个国度,拥有13亿多人口,互联网、智能手机在高速普及,法律给了高利率生存的空间,而且市场上的现金贷玩家并不多,把以前的模式复制过来,加以调整与发挥,黄金就会滚滚而来。

这些玩家,数量正在日益庞大。小的团队,拷几份金融科技公司研发的现金贷软件,拿着几千万带着几个人,早在半年前闯入德里。看上这块的市场的,不只是曾在国内攻城略地的现金贷小团队,还有小米、阿里、玖富等大公司。

而在印度,放贷规模最大的是雷军。Are you OK? 你不赖账就OK。

- 1 -

印尼折戟 转战印度

阿祖是我在一家现金贷公司里认识的。这家现金贷公司的老板和我说,他很熟悉现金贷渠道和市场。我问他叫什么名字,他回答,“吴彦祖”,并以很严肃的面容拒绝了我心底的质疑。后来我加了他微信,微信名字是“吴彦祖”。但让我喊他吴彦祖,我喊不出口,只能叫他阿祖了。

在现金贷行业干了四五年以后,阿祖已经做到了总监级了。这几个月他一直在印度开拓市场,说白了也就是放网贷。随着中国对现金贷行业进行空前严厉的监管,整个行业陆续开始清退离场。但是做过网贷的人,是很难再去其他行业就业的。所以像阿祖一样的一群人,在今年大量地涌入印度。擦亮眼睛,没准还会有谢霆锋彭于晏出现在德里街头。

这些吴彦祖们,刚到印度时,经历了交流困难、环境差距大、饮食不习惯等问题,不过他们基本都坚守了下来。比起孤独,他们更怕没钱赚。而且,在闯入印度之前,他们早在印尼经受过更为严重的波动。

早在2017年,不少现金贷公司就开始开拓印尼市场。有出于对行业在国内前景的担忧,也有想着做一些业务增量的考量。

为什么选择印尼?回答五花八门,除了人口基数相对较大等因素,还有很隐秘而又重要的一条是,印尼人大多数信奉伊斯兰教。这些人的观念里,古兰经里有严厉的教条要求他们欠债还钱,所以他们必须要还。放贷者深知,这一点是保持坏账率在较低水平的保证。

在印尼,有着诸多的约束。如外企招聘,国内外员工配备人数必须是1:9;超过了下班时间,不能拨打与企业经营行为相关的电话等等。但这些都没问题,政府的宽容甚至配合态度,本身市场贷款产品的紧缺。让印尼的贷款需求,在2017年井喷式暴涨。同时,坏账率也保持在相当水准,多家现金贷公司告诉我,在印尼坏账率能保持在10%以内,经常还可以到3~5%。

“如果他们出现逾期,我们催收只说一句,不还钱,你的神会来惩罚你们的。他们就再怎样都会想着还钱的了。”一名前往印尼开设现金贷分公司的人和我说。

东南亚,长期被人认为是五年前或者十年前的中国,我们通过技术跑在了他们的时代前面。所以,我们更容易降维打击,将已经成功的经验复制在他们身上。

所以在2017年底,到2018年,大量的现金贷公司闯入印尼的雅加达、越南的胡志明,以及菲律宾、柬埔寨等地,系统商、法律顾问和金融牌照掮客也纷纷聚集。有的牌照中介甚至称在和某个国家元首的助理合作,以吸引中国的现金贷公司前去落地。

自古以来,放贷业务都有着贪婪和疯狂的基因。没有监管与约束,互联网技术带来的便捷与高效,会让其破坏性更如野草疯长。在印尼,很快他们就出事了。

2019年2月,印尼出现一名出租车司机因无力还网贷而自杀,并造成了异常严重的社会影响。随后,印尼金融服务监管局宣布封杀231家非法P2P借贷平台。据彭博社报道,仅在2019年1-8月,印尼金融服务监管局就关闭了826家无牌金融科技初创公司,其中就包括大量中国出海的现金贷公司。

同时,由于政府的监管,大量当地借款人拒绝继续偿还各种地上地下现金贷,不少放贷公司出现了坏账率过半的情况。加上经过近两年发展以后,中国的撸贷大军早已闻风而至,他们联合当地人撸贷的模式,也确实是在中国复制过去的。

在放贷行业,除了高利润,没有什么会永垂不朽。所以在相信印尼的市场有尽头以后,他们把目光转向了印度。

在东南亚,印尼人数是最多。其他诸如泰国、缅甸、菲律宾等地的市场太小,监管也在趋严。要进行突破,那显然只有13亿人口的印度了。

贷款行业为什么结合互联网,因为互联网高效,并且可以快速规模化。规模化,首先就要求市场人口基数够大。但只是人口还不够,还需要智能手机的高度普及。因为“现代”现金贷需要的是贷款人线上完成借贷,需要通过线上获取信息、风控等数据支撑。

最关键的是,在中国,监管要求贷款实际年化利率不能超过36%,超过即违法,而超过24%就已不受法律保护。这样的利润空间,早已被持牌巨头蚂蚁金服等占据。规模略小的公司,很难从放贷量上与之匹敌,只能不断地提高利率。也就是说,规模小的公司,本身就是放高利的。

这些条件,印度都能一一满足。

尼尔森和印度互联网与移动协会今年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3月31日,印度互联网月活用户达4.51亿人,仅次于中国为全球第二大互联网市场。根据《APUS:2018印度互联网金融报告》,印度智能手机用户数为3亿,占总人口的渗透率为23%,高于印尼的21%。此外,相比于中国,印度的人口结构要年轻许多,0-24岁人口占比45%,中国为30%。而年轻群体正是网络借贷的主力军。

而在印度放贷,目前法律针对NBFC(非银行金融公司)的贷款年化利率并未明确,行业默认的上限是48%。根据投中网了解,平台可以通过设置服务费、支付费等利息以外的费用,能将实际贷款利率增加到300%-400%,和2017年现金贷在中国巅峰时期的利率水平相当。

不过其实现实也没那么理想。所谓的行业默认,是在印度放贷,都有牌照方对其进行限制。一般牌照方只批准你放不高于48%的年化利率,而在砍头息方面,上限一般是14%。

上述数据,似乎并不吸引人。但其实,精明的中国放贷者早就抓到了核心——砍头息。14%的砍头息,如果只是放一周呢?这就相当于年化730%的水平了。阿祖说,“监管严,但是能放。坏账还行,10%以内。”

也正因此,阿祖们和一众放贷明星们,都踏上了去印度的航班。

- 2 -

去印度放贷

在国内,放贷者们经历了这大半年的监狱风云以后,对印度公司最大的感受就是“海外没有想象中好,但至少安全,不至于‘进去’”。

印度确实没想象中那么好,我们先说好消息。

印度电信管理局(TRAI)发布的报告显示,2016年,印度互联网连接数为3.4亿,2017年3月为4.2亿印度互联网用户数量4.2亿人,2018年9月增长至5.6亿人,印度这就是给予天然优势的人口红利。

一位已经在印度开展业务的放贷者表示:“自然量就有5000多个,获客成本仅2元左右。”而一位系统商人士表示:“印度不缺流量,有多少钱都能放出去,跟印尼完全不是一个量级。”

由分期乐、顺为资本等投资的印度版分期乐KrazyBee,旗下平台KreditBee官网显示,其App下载量超过2000万,客户超200万,单次授信1000(约合99元人民币)到200000万卢比(约合19732元人民币)。

在印度,行业要求年化利率在48%,也有反映是在36%。但这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砍头息。印度允许放贷机构收取手续、审核等前期费用。这块费用,一般要求在放贷金额的10-20%,普遍在15%,运营能力强的可放低在12-13%,差的一般在17-18%。这些大多是放贷牌照持有方决定。

在国内高频收割的714高炮,大多以6~7天借贷周期为主。这种模式被放贷者带到了印度。不过,他们倒是以14天的产品为主了。所以,以14天为周期,砍头息算到15%,年化利率接近400%。有些砍头息做到20%的,则超过500%。

关键是合法。

印度的现金贷市场也要像印尼那样,被中国人做火了。

原本中国,放贷产业链已经成熟,这条产业链现在被复制到了印度。现在的印度,放贷行业的产业链条各环节已完备,放贷业务的印度本土模式也基本形成。房屋中介、催收公司、系统商和线路服务提供商等一应俱全。

目前,极融、星合等此前以做东南亚现金贷出名的出海系统商,在印度已落地系统项目,系统报价10万元左右,当地知名的国内数据商有Advance、同盾等。

不过,坏消息就是,在牌照申请方面,印度还是有一定门槛的。

有已经在印度落地业务的放贷者表示,目前落地成本至少要500万,并且申请牌照过程较难且漫长。所以,不少国内放贷者直接找了应对方法——租用牌照,包括了支付通道。借牌渠道一般收费模式为一次性接入费用+放款额度抽成,一次性接入费用在2-3万元之间,抽成比例在0.7%-0.8%左右;但牌照方会要求保底费用,在3-4万元之间,因此放款量不够的平台相应成本会提升。

挂靠租用牌照,意味着这些放贷公司都是散兵游勇,随时都会被政策变动所牺牲。关键是,在印度挂靠牌照方,放贷的资金也需要放到牌照方的账户上,不受自己控制。如果牌照方卷款跑路,他们就毫无办法。

不过,作为浪子,他们不在乎这些,毕竟,“没有什么能永垂不朽。”

“来印度放贷,我们定位首先要摆正。就像我们在国内做714高炮,我们首先就知道客户大部分是喜欢网络赌博的赌鬼,对付他们,需要高息高频。在印度,他们没中国有钱,他们的中产也不需要跟我们借钱,那我们就做社会底层那些用手机的人的贷款需求就好了。”一位前往印度放贷的人表示。

放贷的量能到多少?根据消金时代,有当地从业者表示头部平台月放款在5亿元左右,有人预计日放2万单已是一线平台。据新流财经,360集团和昆仑万维董事长周亚辉共同投资的印度平台摩比神奇,已做到日放6万单的成绩。

如果初始资金为1000万,在印度放贷一个月的利润能达到30%,也就是300万。虽然跟国内的714高炮、55超级高炮的利润相比有差距,但这仍是暴利。一家对接了5个放贷产品的中国系统商声称,其在印度月放贷额已达到10亿人民币。有从业者觉得,这个数据有水分,但假以时日还是能做到的。

目前在印度放贷的平台数量在30-50家左右,头部平台包括MoneyTap、CASHe、PaySense,以及复星投资的Kissht和小米、顺为资本、梅花天使、分期乐等一起投资的KrazyBee。

KrazyBee旗下平台KreditBee官网显示,其App下载量超过2000万,客户超200万,单次授信1000(约合99元人民币)到200000万卢比(约合19732元人民币)。

所以,在印度放贷规模最大的,很可能就是小米和顺为资本背后的雷军。

显而易见,小米、阿里、玖富这种大规模的巨头,想要获取牌照是轻而易举的。看得见的未来,他们也会在印度收割一番市场。但除此以外的那些游击军,才是这次闯入印度市场的主要群体。

“那如果印度市场在大批中国公司涌入后也像印尼一样被搞乱而加紧了监管,你们还有地方去放贷吗?”

“有啊,去巴西。”一位放贷者回答。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