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败退到台湾后,依然过着在大陆时刻板而有规律的生活。每天早晨按时起床,一般夏天在6点,冬天在7点。起床之后,为了不吵醒喜欢晚睡晚起的宋美龄,蒋介石总是不声不响,蹑手蹑脚地走出卧室。
然后依次是洗漱、在阳台上做自编的一套体操、唱圣诗、回到书房静坐祈祷、写日记和读报。
早餐后,蒋介石就动身到“总统府”去办公。他每次出行都护卫森严,车队经过各道口时,所有的红绿灯装置,一律开绿灯,无需片刻等待。
蒋介石一般是每天上午10点钟左右开始到“总统府”办公。上午下班后,就直接回官邸吃午饭,然后再睡个午觉。午觉睡好后,在院子稍作散步后,就在家中办公了。到了下午4点钟左右,如果宋美龄愿意的话,蒋介石就和她一起到台北的近郊去兜风,然后再回来吃晚饭。
蒋介石的夜生活也很是单调,一般都是在家里看看电影。到了睡觉的时间,他一定会叫暂停,等第二天接着看。
晚上睡觉之前,蒋介石会习惯地静坐祈祷40分钟左右,再散步片刻,才去卧室。
到了1972年,蒋介石已85岁高龄。这年3月,他做了前列腺手术,却没有完好,后转为慢性前列腺炎,健康状况开始每况愈下。
百密一疏,阳明山一次意外车祸,给蒋介石的身体造成了极大的伤害,此后更是疾病不断,不但腿不行了,身体也不行了。
时隔不久,蒋介石又因便秘导致肛门肌肉受损,经长时间治疗,苦痛不堪。1974年12月,他又因感冒引起肺炎,随即住进荣民总医院。1975年1月,又发生心肌缺氧症。4月5日下午8时1刻,病情进一步恶化;至晚上11时30分许,尽管抢救仍在进行,却已回天无术。
是年4月5日晚11时50分,蒋介石寿终正寝,终年88岁,台湾按传统计岁法宣布为89岁。
蒋介石病逝后,台湾当局对之进行了“隆重哀悼”,并规定4月6日起,历时一月为“国丧”期,停止一切娱乐。4月9日,蒋介石灵柩移入国父纪念馆,供民众瞻谒。
囚禁中的张学良知悉蒋介石去世后,立即派人送去了挽联。挽联只有16个字:
关怀之殷,情同骨肉;政见之争,宛若仇雠!
就在4月9日这天下午,经过蒋经国的允许,张学良携赵四小姐前来吊唁。张学良站在水晶棺旁,久久凝视着双眼紧闭的蒋介石。在呼风唤雨、叱咤风云六十年后,这位中国历史上一代强人终于退出了人生舞台,永久地泯灭了。
此时的张学良难免要想到自己同这位逝者之间的恩怨。
在张学良的一生中,他有近五十年的时间是受着蒋介石支配的。蒋先是支配他的政治生命,接着支配他的个人生死。张学良的人生轨迹因蒋介石的存在而完全改变了。
为了这副挽联,张学良足足想了3天。“关怀之殷,情同骨肉”,这分明是说蒋介石对他的关怀如骨肉之亲,须臾不分。这八个字,说的是他张学良在发动西安事变之前与蒋的关系呢,还是他被蒋囚禁后,蒋在生活上对于他的关怀照顾呢?两者皆有?
“政见之争,宛若仇雠”,雠乃chóu仇音,也是仇意。张学良被软禁后,蒋介石几度欲杀之而后快,皆因包括宋美龄在内的劝阻、社会舆论的谴责等诸多因素,才恨恨作罢。蒋介石闭目后,仍在囚禁中的张学良,把他与蒋介石的政见之争,归之于与蒋“仇雠”的主因,似觉如是,也有身不由己,言不由衷之慨吧?
张学良与蒋介石之间的恩恩怨怨,屈屈16个字又岂能说得清楚,道得明白?
这幅挽联,不管当时和其后的人们怎么理解,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张将军对蒋介石的大度大量字字皆明,昭然若揭!
若张将军走在蒋介石前面,蒋送给张的挽联又会意涵若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