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晓松和他的男孩女孩们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2-18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234
导读

说到高晓松的音乐,老狼是最不能不提的。 90年代,高晓松曾两次自己出资,给“特别喜欢”的歌手出专辑,一次是朴树,一次是小柯。 她最出名的两首歌,《白衣飘飘的年代》,还有和老狼合唱的《青春无悔》,…

高晓松,一个会讲故事,又很有故事的人。

他的经历充满了话题性,每一段都能唠嗑半天。

相对来说,他的歌曲就单纯多了。

大多都是关于青春、校园、爱情、梦想,基调则是忧伤、纯情而戳心。

与此对应的,高晓松曾力捧的音乐人们也一直很“年轻”。不管多少岁,声音干净、纯粹的他们永远像男孩、女孩。

01

老狼

该音乐因版权失效无法播放,请更换音乐

说到高晓松的音乐,老狼是最不能不提的。

80年代末,两人一起组乐队,远走海南歌舞厅演出,是共过患难的好哥们。

90年代初,高晓松加盟香港大地唱片公司,廉价出让《同桌的你》、《谁在我上铺的兄弟》等歌曲版权。

要求只有一个:我的歌,必须由老狼来唱。

这些歌,被收录入《校园民谣I》,红遍全国。

后来,两人一度由于音乐分歧,彻底闹翻,但只要提到老狼,高晓松言语间依然充满赞美:

“校园民谣,老狼唱得最好。”

几年后,终于和好,哥俩在录音棚录《青春无悔》,唱着唱着,老狼忍不住落泪。

高晓松问:“怎么了?”

老狼:“没什么,想起了以前的很多事。”

青春真好,有酒,有歌,有“不忧愁的脸”,“不仓惶的眼”。

而,更好的是青春的回忆,以及,当时一起走过的路,结下的友谊。

02

小柯

90年代,高晓松曾两次自己出资,给“特别喜欢”的歌手出专辑,一次是朴树,一次是小柯。

小柯,出道前是一名中学音乐教师。

1995年,高晓松偶然听到他一首歌曲小样,惊喜万分。

为了说服小柯父母,高晓松甚至保证,小柯跟自己混,三年后一定可以买房。

随后,小柯果然一举成名。

本来,小柯很可能成为第二个老狼。

但当了两年歌手之后,他发现,自己并不想要那样的生活。

小柯还是更喜欢幕后创作。

《每日人物》曾总结,高晓松喜欢不断跨界,尝试不同的生活。小柯则是选择好了,就不走了,穷尽这个圈子的每一种玩法。

对他来说,不再拧巴,找对自己在世界中的位置,就是成功。

03

叶蓓

在校园民谣最红火的90年代,叶蓓是少有的民谣女声代表。

她最出名的两首歌,《白衣飘飘的年代》,还有和老狼合唱的《青春无悔》,承载一代人青春的重要回忆。

刚开始去找高晓松录音那段经历,注定在叶蓓心里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

当时,她总要穿过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黑乎乎的楼道,来到录音棚。

屋子里,除了高晓松,还有老狼。

这两个一头长发、满脸青春痘、身穿皮夹克的男青年在叶蓓妈妈看来不太让人放心。

妈妈几次陪叶蓓前往,高晓松则总是保证,“我们是好人”。

2017年,叶蓓推出新专辑《流浪途中爱上你》,她上一次发片,已经是9年前。

高晓松、老狼、许巍、朴树、小柯、郑钧、张亚东……都到发布会为她站台。

有人感慨,“她仍然是白衣飘飘的她,一直站在那儿看着,我们变了,她没有变。”

04

朴树

该音乐因版权失效无法播放,请更换音乐

如果没有高晓松,也许我们仍然会知道朴树,但一定会晚很多。

20多年前有一天,高晓松突然接到一个电话,电话那头的声音,紧张兮兮:

“你是高晓松吗?我叫濮树,我想卖歌。”

见面之后,高晓松把朴树带到家里,让他唱了几首歌。

朴树的嗓音脆弱动人,听得高晓松浑身上下乱掉鸡皮疙瘩。

于是,高晓松就怂恿他当歌手,而不是卖歌。

为了签下朴树,高晓松和宋柯成立了麦田音乐。

还顺便帮朴树改名,把“濮”改成了“朴”:“朴”和“树”写在一起的时候,就像一片小树林,枝丫生长,清秀好看。

如今,岁月变迁,人们长大老去,朴树也已步入中年。

但,他依然是那个真实的朴树。

依然在书写自己那些崎岖的心路历程,始终不放弃真实。

在他的歌中,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我们依然会看到自己,看到少年,看到沧桑,看到回忆,看到脆弱和挣扎,也看到勇敢和坚持。

05

筠子

该音乐因版权失效无法播放,请更换音乐

生于1973的筠子,原名武雅筠,曾先后成为高晓松、汪峰女友。

1997年,高晓松开始构思为她制作专辑,并从一众优秀音乐人那里搜集适合的音乐。

《春分》由朴树作曲,吉他的声音有着朴树年轻时的明媚与希望。

每次听《春分》,都像和筠子一起,用力呼吸着春天充满生命力的氧气,可是听到最后:

你可知 春天如此短 她一去就不再来

不再来

不再来

不再来

又让人无比悲伤。那种繁花落满地,灿烂的悲伤。

19年前的9月10日,筠子身穿一袭红衣,吊死家中。

2011年,高晓松酒驾入狱服刑期间,还让助理发微博纪念她,并引用了《立秋》的副歌:

“总要有些随风,有些入梦,有些长留心中。于是有时疯狂,有时迷惘,有时唱。”

这位天才歌手一生只出了一张专辑,《春分·立秋·冬至》,当时大陆最顶尖的音乐人,高晓松、朴树、汪峰、小柯、沈庆、栾树、李小龙等都参与其中。

06

阿朵

该音乐因版权失效无法播放,请更换音乐

高晓松前任不少,土家族女孩阿朵,也是其中之一。

阿朵,能歌,更善舞,是高晓松口中“我带过第一个会表演的歌手”。

2004年,高晓松为她制作了专辑《盛开》。

之后,阿朵果然绽放。

第二年,她在春晚上演唱《再见,卡门》,狂野、性感的舞姿让当时的观众耳目一新。

2007年,她登上时尚杂志《男人装》封面,创造该杂志全球销量50万+记录,红极一时。

2017年,这个一度迷茫,一度退出娱乐圈的女孩,选择回归舞台。

她说她不再纠结于自己不够完美,不再容易受到诱惑,学会和自己和解。

“现在会跟自己讲,对自己好一点,好好爱自己。”

07

曾轶可

曾轶可,无疑是高晓松捧过最受争议的歌手。

绵羊音、气息不稳、跑调……乃至年初的边检事件,在很多人眼里,曾轶可黑点不少。

2009年快乐女声,高晓松、沈黎晖却对唱功一般的她赞不绝口:

有灵气,歌词特别好,清新又充满小智慧。

同年,高晓松亲自担任制作人,为她量身定制打造新专辑。

后来,在接受凤凰网采访时,高晓松说:“所有反对曾轶可的人,他们所有人这一辈子写出来的歌加在一起,还没有曾轶可两首歌有质量,更别说跟我比了。”

10年过去,翻看网易云音乐曾轶可歌曲评论区,我们会发现,现在她征服了很多歌迷。

在不少歌的高赞评论里,都有人为曾黑过她音乐道歉。

曾轶可的歌真的值得黑转粉吗?听听音乐,读读歌词,让我们的品位来决定。

08

周深

2005年,看完电影《孔雀》样片之后,高晓松写下了《蓝色降落伞》。

但这首歌一直压在箱底,12年后,他才把它给了周深。

对这个从小常被攻击声音“男不男女不女”的男孩,高晓松评价 很高:“介乎童声与女声之间的魔音,一个人唱诗班”。

继90年代为小柯和朴树制作音乐之后,高晓松生平第三次自掏腰包,贡献班底为周森制作专辑。

这张专辑耗时接近3年,过程特别艰苦、煎熬。

但周深却庆幸自己没有一夜爆红,他自认心态不好,需要磨练:

“这个专辑真是帮了我,就是熬,等,慢慢去习惯,一步步踏实地走。”

有天分,又能耐住性子,慢慢修炼,怪不得之后会赢得那么多赞誉。

这么多年,高晓松涉猎领域众多。

但,发掘音乐人才,制作专辑,一直是他最享受的事情:

“我从没想过去登台走穴跑通告,虽然那会挣很多钱,但那属于老天给了好嗓子、好容貌的人。老天给了我们好的眼睛、好的笔,我们已该知足。”

作为一个幕后音乐人,实际上他并不高产。

可是,我们回忆中的好时光,脑海里的旋律、歌词,却分明很难摆脱这个长着一张大脸,自号“矮大紧”的人 。

他的音乐,他打造的音乐人,是我们面对生活的一地鸡毛时的安定剂,是我们的诗和远方。

参考资料:

高晓松《矮大紧指北1:文青手册》

每日人物《小柯:我跟高晓松宋柯不一样,死过一次更知人生可贵》

新周刊《高晓松:我想成为一个严肃的知识分子》

南方都市报《周深:那英就是太真实 录音时高晓松叹气让我揪心》

献给永远年轻得像个孩子的你们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