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洪标 | 文
莫言写了两首打油诗,被网友嘲笑,专家:土得掉渣才是真水平!
做人难,做名人更难,做一个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更是难上加难,而且是中国第一个。其他国家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都被奉为大家,很受尊重,而我们的莫言却活在文人相轻的江湖里,冷暖又有谁知。
自从当年拿了这个奖之后,莫言就被置于舆论风口。有质疑他的小说凭什么能拿诺贝尔文学奖,比他厉害的作家多了去了。在这么多年里,诺贝尔文学奖没给中国作家,我们就质疑它的公正性,就上纲上线,叨唠人家祖宗。现在中国作家终于拿到这个奖了,又开始内讧。我们有些人就这点能耐。还有的人羡慕他那奖金,连媒体都问他准备怎么花,实际上那点奖金在京城买个卫生间都不够。
▲莫言代表作《生死疲劳》。
但让莫言自己都不敢相信的是,写了一辈子小说,从来还没有这么被人关注过。突然自己的名气被人点了炮仗一样,在空中炸开了,那声响老厉害了,厉害到网上到处都是莫言的各种忠告,什么人生的十条忠告,做事业的二十条忠告,反正什么忠告都有。尽管大家看了也心知肚明,莫言怎么会有时间写这些玩意呢,但是偏听偏信的人还是不少。
而莫言的书法更是满天飞,害得他自己都不好意思出来辟谣。他说那些冒他之名写的书法都比他写得好,自己要好好努力,争取赶上他们。莫言还称自己写的就是字,称不上书法,也不敢称为书法,更不敢称书法家。尽管后来他也办过“莫言墨迹展”,但很谦虚地说,这些墨迹只是记录了生活中一些日常而已,并非什么书法创作。
反正假冒莫言的文章和书法一直都没断过。现在有人说莫言写打油诗了,我是不是该相信呢?因为写书法的缘故,莫言在学写五言绝句的格律诗。这确有其事。从格律诗到打油诗,这跨度也太大了。不过,看过他的墨迹展,似乎有这种可能。因为展览中就有一些作品是他自作的打油诗,挺有意思的。譬如下图中所写:“读书从不求甚解,得理更愿让别人。谓我狂者不知我,俺本老实厚道人。”
但是,很多网友看了莫言写的两首打油诗,就嘲笑他写得也太土太俗了,甚至质疑他的水平怎么能够获诺贝尔文学奖呢!
我们来看看,莫言的打油诗写得真的有这么差吗?其中一首是这样写的:“只因高密少名人,故将莫言捧上天。但愿今后三十年,故乡能出真圣贤。” 网友觉得这更像顺口溜,过于平淡,没有打油诗的趣味。另一首是写家乡高密当地的一种韭菜肥肉包:“韭菜炉包肥肉丁,白面烙饼卷大葱。再加一碟豆瓣酱,想不快乐也不中。”网友觉得这土得掉渣的文字,还带有浓浓的山东话,很难让人相信这是出自大文豪之手。
专家却不这么看,反而认为能把打油诗写得土得掉渣,那才是真水平!学会老百姓最喜欢的话语方式,尤其是大作家能写打油诗,首先是件好事,说明接地气,能站在老百姓的角度看待问题观察生活,这种平民化的写作当然很好啊。其次,写得虽然有些俗气,但生活本来也没有那么多高雅,何况俗中带雅,还总能让人会心一笑,这不就是打油诗想要的效果吗?
最后,还是用莫言一则顺口溜来结尾,这是他墨迹展上的一幅书法作品内容(见上图):“读罢水浒读西游,武松性格如孙猴,宋江可比唐三藏,好汉都是大魔头”,是不是有点意思?
本文系【陈洪标写字说画】原创,由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传记作家、书画评论家陈洪标撰写,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