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祝女孩们好看了,祝她们成功吧。女孩开始谈论事业了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2-18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693
导读

“当女孩谈论事业”,我们发现,虽然 越来越多女孩在做越来越重要的工作,但更常见的是,女孩们为争取事业承受了很多。 今天想和你聊聊,女孩们真正想做的是什么,女孩们如何 从“搬砖人生”走向“金砖人生…

- 这是 新世相的第1134篇文章 -

职场上,你会这么问男性吗?

“今天怎么没化妆啊?”

“这 2 年有生孩子的打算吗?”

“你为什么一个人留在这个城市?父母和对象都不在这里。”

“不结婚你要做事业型啊?”

“结婚后怎么兼顾家庭和事业?”

“你这么大年纪出去还能找到工作吗?”

“脾气这么差,你更年期到了吗?”

但这些问题,对女孩们来说却非常耳熟。

它们背后都指向一件事——

女孩到了一定年龄,要先成为某个角色,女儿、妻子、妈妈……然后才能成为一个职场人。

如果女孩只聊事业呢?

我们和香奈儿找了 4 位女性,花了一个多月,拍了一部短片:

《当女孩谈论事业》。

点击观看访谈短片

最近有个词叫“金砖人生”。

我在片中问了女孩们对它的理解,发现有些期待和追求,不会被性别阻碍。

当女孩们谈论事业,谈论的其实也是对“金砖人生”的期待和追求。

看完片子你会发现,把女孩从“女儿、妻子、妈妈”等角色中摘出来,她们谈论的事业其实是:

荣誉感——

“想去做战地记者,是因为想被看见。

年轻时总渴望做一些在别人看来很了不起的事。”

@战地记者 周轶君

自我——

“我享受的不是打鼓,我享受的是乐队。

乐队让我找到了真正的自己。”

@刺猬乐队鼓手 石璐

自由——

“我考上哈佛,出来做律师,我就变得自由了很多。

大家就会简单地恭喜你,而不是教你该怎么做人。”

@《奇葩说》辩手 詹青云

可能性——

“排球选择了我。

我追求进步、渴望胜利,想在排球上做得更好。”

@职业排球运动员 朱婷

“当女孩谈论事业”,我们发现,虽然 越来越多女孩在做越来越重要的工作,但更常见的是,女孩们为争取事业承受了很多。

编辑部的女孩们说:

读书时,她们经常被问“你想考什么学校,过什么样的人生”。

工作后,还没找到喜欢的事,还没过上喜欢的生活,就要考虑做个好女儿,好妻子,好妈妈……

因此会觉得陷入了无意义的“搬砖人生”。

今天想和你聊聊,女孩们真正想做的是什么,女孩们如何 从“搬砖人生”走向“金砖人生”。

女孩一出生 ,长大后该做什么,就提前规定好了。

适合的职业是:前台;行政;护士;老师。

理由是:更安稳。

女孩们可能听过这样的话,经历过这样的事:

1.毕业答辩时,一个我非常尊敬的老师,祝进国企的男孩前程似锦。祝我越来越好看。

2.我爸听说我想做职业飞行员时问我:那你还嫁不嫁人?让你出国读书,是为了给你开阔视野,没想让你出人头地。

3.他对我说:我娶你,是因为你是大学老师。下班早,可以相夫教子。

4.主管在会上跟一个男生说:不要整天复印打印,这是女孩子做的。男孩要做有技术含量的事。

5.在医院上班,同样穿白大衣,他们看见我就叫小护士,看见男医生就叫医生。我每次都礼貌回应:不是护士哦,我是医生。

女孩早就被按照性别分工好了。

“适合做一件事”,比“有能力做一件事”,更重要。

世界习惯对她们只抱有某种期待。

好像女性天生的主场是:厨房、菜市场、育儿房……

她们进入职场,像是在客场。

关于女孩在职场上可以扮演什么角色,通常能想到的是: 门面、花瓶、打杂的……

1.马上年会了,还好来了个女生。

2.男同事说:扫地擦桌子不都是女的干吗?

3.派去给领导端茶倒水。原因是:你长得这么好看,更适合去领导跟前晃啊。

4.来应聘的人说:没想到你们公司美女不少啊,怎么不借此宣传下?

5.去一个工作室当设计师,面试官开口第一句话:会做饭吗?好吃吗?

女孩像是职场上的“福利”,而不是工作伙伴。

对你的能力,第一时间不是肯定。

而是意外的夸赞——

“患者喜欢找男医生。我把患者治好后,他们会说:女娃子也可以看病呀。”

是不公正的奖赏——

“项目做成了,领导给另一个男同事升职,跟我说:你还年轻,又是女生,做项目leader太苦了,以后总会有机会。拿奖金买点东西犒劳自己吧。”

我一个从五线城市来北京的女同事,常常会和身边的人发生这样的对话——

“你有男朋友吗?”

“没有。”

“你有亲戚在这边吗?”

“没有。”

“那你为什么自己一个人要来北京?”

有些时候,在别人眼里,女孩们不管走多远,最终还是要从一个家庭投奔到另一个家庭。

在职场上好像只是来做做客。

那些不甘心只做客,想要占据主场的女孩,需要付出多倍努力。

你要不停地往出走。

拍这个片子时,詹青云跟我说:

“一二年级学习很差时,老师骂我是笨猪。”

“23、24 岁吧,家里亲戚开始问我有没有男朋友。”

很多女孩能看到自己的影子:

读书时要求你是好学生,工作后问你是不是该结婚了。

但詹青云走了很远:从老家贵州走出,到了香港,到了美国哈佛。

我问她,借一百万去读哈佛,对你到底有什么意义?

她说:它代表着非常辛苦的一段时光。

朱婷、石璐、周轶君都有相似的辛苦——

朱婷 13 岁开始练排球,因为起步晚,刚开始特别难。 累,惨不忍睹地累。

“如果兜里有钱,我就买票回家了。”

但她不甘心。

跟自己说:“我不想昙花一现,明年就不出现了。”

石璐刚打鼓时,有时观众只有 3 个,当时还住 400 块地下室。

“子健(刺猬乐队主唱)生病,我又生孩子,真的想退了。”

但生完孩子后心里开始痒痒。

于是带着 6 个月的孩子一起上了音乐节。

周轶君刚做战地记者时,累了就在办公室的椅子上睡一会儿。

她现在还在说:好多时候我们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

但还是想多试一试。

很多时候,就是这些 “不甘心”“心里痒痒”“试一试”,让女孩们不停往前走。

这或许也是你们的故事——

“当妈后生活太需要出口了,鼓起勇气重新开始写小说。

每天对着不到 1 岁的宝宝讲故事大纲。在家里各个角落写过:洗衣机盖上、切菜案板旁、孩子的玩具堆里,甚至是马桶上。

一年内写了 20 万字,现在已经出书了。”

“接了个完全不懂的项目,我自己去工厂呆了一个星期。三十五度高温,天天试产品。

数据汇报完,客户把我送到电梯口,说:以后不管你在哪个公司,类似项目还找你。”

一个中国女孩在职场上经历多少困境,才能把职场变成主场?

你看到了,很多很多。

但也有希望。

周轶君跟我说,她去中东做战地记者时,因为女性的身份得戴头巾。有一次掉了,被拎出去。

“你不该呆在这里。”

但同时,因为 记者这个职业身份,“大家会挺少考虑你是男性或女性,就是把工作做好。”

这个时候,你就是战地记者、鼓手、排球运动员、律师……

而不用在前面加一个“女”字。

我们和 香奈儿邀请的这 4 位中国女性,她们在用自己的选择,展示女性更多可能:

你也许考虑过退缩,但你终将发现:坚持才是唯一的出路——

2016 年朱婷拿了里约奥运冠军。

现在她说自己还在追求顶峰。

顶峰就像金砖人生一样,是她所渴望的。“是经过所有的奋斗,所有的苦难后,给的最好的一个肯定。”

你可以放弃,但你还是会有不可磨灭的热情让你继续——

2019 年石璐因为《乐队的夏天》,大家熟知了这位中国第一女鼓手。

“我喜欢的不是打鼓,我喜欢的是音乐。我可以玩到 50 岁。”

“认定一件事,它在你心里,永远是一个,闪闪发光的宝藏。”

你可以为了虚荣心去做一件事,但你也会因此认识世界——

2019 年周轶君导演了自己第一部纪录片《他乡的童年》。

周轶君不停地跟我说,自己的缺点就是总想“换点新的东西试一试”。

我想,这也是她的优点。

“一个人如果能够真诚的对待你的人生,就是你的金砖人生”,这是她的态度。

你可以去不停地打破规则,并建立自己的——

2018 年詹青云因为《奇葩说》,大家认识了这位“心怀浪漫”的知识分子。

她曾借一百万去哈佛读法学,但也告诉我:借一百万不是一件冒险的事,她确信自己将来能挣回来才去做的。

她的终极理想是开自己的律所。“而理想是可以实现的。”

“能为自己的人生制定规则的生活,就是理想的金砖人生。”

往前走,她们不一定会赢,但会为自己争得领地。

这种自由而有力量的人生就是女孩们的金砖人生:

是可以有野心、有勇气、有成就感、有生命力、追求自我的人生;

是抛开女性的“女儿”“妻子”“妈妈”等身份,还可以成为谁的人生。

没有哪个女孩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你做成了什么,女性就能成为什么。

你努力得到的,就是你值得拥抱的金砖人生。

感谢香奈儿·金砖面霜对本文的支持。

“女性不是

从一个家庭投奔到另一个家庭

获得成长

而是通过事业”

一个普通女孩的自由,

终会变成所有人的自由。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