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5G扶摇,云VR将推动VR产业迎“第二春”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2-18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797
导读

这一年, Oculus推出了Oculus Rfit,索尼、HTC等众多大厂也都纷纷杀入VR市场,并推出VR产品,微软也推出了MR产品Hololens,甚至苹果、谷歌当时都成立了VR实验室。他指出,VR/AR是…

(记者 叶菁)提起VR相信大家都有一定了解,那么云VR又是什么呢?所谓云VR(Cloud VR),即将云计算、云渲染的理念及技术引入到 VR 业务应用中,借助5G高速低延时的稳定的网络或全光网的千兆级家庭宽带,将关键的数据的处理全部放到云端,通过云端强大的硬件将数据处理好之后,输出音视频信号等经过编码压缩后传输到用户的终端设备,再通过VR头显来呈现。

在近期举办的第八届全球物联网峰会上,作为中国电信5G商用产品的集约运营单位,号百控股在会展区域设置了天翼云VR产品专区,演示了韩国LG U+独家授权内容,以及自制VR视频,引入关注。VR云化将实现极致的VR业务体验,重构VR视界。而随着5G的到来以及云VR技术的应用,VR也即将迎来新的爆发点。

从元年步入“寒冬模式”

2014年起,VR概念在世界范围内大热,互联网巨头们纷纷布局该领域,力图在行业发展初期占领席之地。2014年,Facebook斥资20亿美元收购VR创业公司Oculus;同年年底,三星也推出了第一代三星Gear VR。2015年,多家大厂开始投入VR产品的研发。而2016年,则堪称“VR元年”。这一年, Oculus推出了Oculus Rfit,索尼、HTC等众多大厂也都纷纷杀入VR市场,并推出VR产品,微软也推出了MR产品Hololens,甚至苹果、谷歌当时都成立了VR实验室。而在中国,BAT也于2016年相继入局,随后,超过60家上市公司宣布进入VR行业。

但是,行业的发展进程似乎比预期慢了一些,危机却又快了一步。2016年上半年,国内的华为、小米等众多手机、数码品牌厂商纷纷推出自己的VR盒子产品。但是,由于VR盒子需要配合手机来使用,而当时手机的屏幕分辨率普遍并不高,即便是在1080P的情况下,颗粒感也是很明显。再加上当时智能手机的处理器硬件性能上的限制,在VR体验上存在着很大的瓶颈,并且会有比较严重的发热情况。此外,手机的电池续航也是一大瓶颈。这也使得VR盒子在体验上较差。

与2015年及2016年年初的火爆局面不同,进入2016年6月后,涌向VR的各路资本几乎同时“急刹车”,知名VR企业大裁员,多个初创项目戛然而止,VR行业在瞬间从夏入冬。

寒冬过后,VR云化或将推动VR迎“第二春”

虽然自2017年之后,VR市场似乎进入了“寒冬”,但是仍有不少的VR厂商在坚守。比如Oculus、索尼、HTC,以及国内的3Glasses、大朋VR、Pico(小鸟看看)等。

VR将成5G首批应用。在2019世界VR产业大会上,华为轮值董事长郭平发表了题为《打造VR/AR信息高速公路,支撑产业繁荣》的主旨演讲。他指出,VR/AR是人机交互体验的革命,与5G产业节奏高度匹配并相互促进,将成为5G首批应用;而在5G等因素的推动下,2019年VR产业迎来了产业复兴期。

据IDC数据显示,2018 年中国 AR、VR 头显设备出货量分别达 3.2 万台以及 116.8 万台,预计到 2023 年中国 VR 头显设备出货量将突破 1050.1 万台,AR 头显设备出货量将达到 821.4 万台,2019-2023年期间复合年增长率为 55.15%,高于全球增速。

我们都知道颗粒感、眩晕感、缺乏沉浸感以及交互体验差是VR非常常见的问题。而实际上要想拥有非常出色的VR体验,则需必须解决屏幕分辨率、刷新率、GPU的性能与功耗、视场角(FOV)、畸变、画面延迟、位置追踪、3D音效、网络带宽、网络延迟、内容质量、交互等一系列的问题。

而VR云化将帮助VR主机头显抛弃笨重的主机,在云端强劲的主机性能的支持下,无需通过线缆来传输数据,使得所有的数据传输全部通过无线来实现,获得与VR一体机一样的便携性、移动性,更为关键的是成本也可以大幅降低。要知道一台高端的主机+VR头显价格可能要近万,其中主机占了相当大的一部分。显然,这将大大降低了用户体获得高质量VR体验的门槛。

同样,VR一体机也可以将数据的计算放到云端,因此可以去掉大部分的计算硬件、存储等,体积可以做的更小、重量更轻,成本更低。而且云端可以提供相比本地更为强大的逻辑计算、图形处理和编解码能力,可以很好的解决目前VR一体机在性能上的遇到的瓶颈。

5G或成为下一代“云VR”的基础

我们都知道VR视频是目前VR的最大应用,而不论是4K视频、8K视频,还是高清的全景视频,其体积都是非常大的,将这些内容都放到本地存储然后再来体验,显然是不现实的。所以目前用户体验这些高质量的视频的时候,绝大多数都是通过在线的形式来体验的,这也对于网络传输的速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5G网络的Gbps的传输速率将可很好的满足这一点。

此外,超高清的VR直播也是需要依赖于5G网络。今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就首次采用了全新技术——“5G + VR”技术对 2019 年央视春晚进行实时直播,为亿万观众带来全新的视听体验。还有诸如在线VR游戏等强交互类VR应用,此类应用对于低延时要求更高,不然体验将会很糟糕。而5G的低延时特性则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5G缺乏杀手级应用,因此运营商也在积极的寻找新的应用方向,而云VR则被运营商视为推动营收的新增长点。以中国电信为例,在2019年世界VR产业大会上,中国电信携手华为联合举办了“双G+云VR”分论坛,中国电信宣布将与华为、视博云、Intel 等产业合作伙伴,携手打造 5G+云 VR 生态闭环能力,务实推动产业发展。而在今年10月10日,在成都电信新华营业厅,随着市民曾女士完成云VR业务办理,接过电信的VR一体机之后,成为全国第一位云VR用户,标志着云VR业务正式进入商用。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