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词语|兰草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2-18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598
导读

在于都也有兰花的名字和季节有关,如“四季兰”就是一种四季都开花的兰花。可见韩愈对兰的喜爱,而这首《猗兰操》也是歌颂孔子如兰一般高尚的操守。 但也有些很特别的说法,我的导师阮桂君先生是宁波人,他说宁波话形容徒有…

兰 草自古以来,赏花就是我们茶余饭后常有的休闲活动。但对有些植物,我们也有看叶胜过看花之说,比如兰花,即兰草。兰草,别名佩兰。兰草产于中国,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兰也有许多种类,如春兰、蕙兰、石斛兰、春剑等。而且兰花极具观赏价值,有清香幽远之气味,常是家中养花推崇的首选。“兰草”除了观赏价值,还有许多用处。兰花香气清幽可用于熏茶,还可做一些菜肴。而且兰花全草都可以入药。《本草纲目》:“兰草,气味辛、平、无毒”“除胸中痰癖,治消渴,消痈肿,生血、调气”。所以说“兰”的药用价值还是很高的。 在很多地方,“兰花”和“兰草”几乎是混为一谈的,比如在洛阳话中,兰草就是“兰花儿”。在南京、上海、苏州、宁波、绩溪等地的方言中,也会直接说“兰花”,只是读音上带有一些点特色。但是还有一种“白兰花”。乍一听,觉得指的就是白色的兰花吧,事实上这说的是另一种木本植物的花,只是形似兰花而已。上海话中有“兰花节头”的说法,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兰花指”。苏州话中的“兰花豆”也是因为蚕豆被炸得形状如兰花得名。在杭州,也叫“兰花”,但是有季节之分。兰花常在春夏时开花,所以在杭州话中,有“春兰”与“夏兰”之分。“夏兰”也俗称“九节兰”,就是我们说的“蕙兰”。于都方言中,也说“兰花”,还有一种面粉做成的油炸食品叫做“兰花根”。而且在于都也有兰花的名字和季节有关,如“四季兰”就是一种四季都开花的兰花。福州话中,以“兰”代“兰花”与“兰草”。在武汉话中,直接叫做“兰草花”,也称其为“佩兰”。其实严格意义上说, “兰草”指的并不是我们日常在家中养的兰花,而是“佩兰”,但是因为我们接触日常生活中的“兰花”更多,所以就会混为一谈。而且兰的品种众多,别称有互相交叉的情况,所以就分得没那么清楚了。“佩兰”是随处可见的一种植物,看起来与许多野草很像。在江西、湖北等的一些地方就会称其为“兰草”,也有一些地方就直接称其为“佩兰”。江苏人有时也称其为“八月白”,这是因为八月份正是佩兰花开世界,花又是白色的,便叫做八月白了;也有人称其为“失力草”。北方还有地方因为它带香气而称其为“香草”。“佩兰”起初只是指以兰为配饰,只是端午节佩戴兰香囊的习俗,在屈原《楚辞·离骚》“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之后也象征高洁品质。“同心之言,其嗅加兰。”——《周易》“幽兰香风远,蕙草流芳根。”——李白兰不仅仅是一种植物那么简单,更是有着很深的文化含义。在韩愈的《猗兰操》(也说做《幽兰操》)中写道:“兰之猗猗,扬扬其香。不采而佩,于兰何伤。”可见韩愈对兰的喜爱,而这首《猗兰操》也是歌颂孔子如兰一般高尚的操守。而且“兰”与竹、菊、梅并称“四君子”。所以,从古至今,“兰”都是高洁品质的象征。古人对兰的评价极高,古人把诗文之美喻为“兰章”,把友谊之真喻为“兰交”,把良友喻为“兰客”。我们形容一个人人品高雅,可以说“空谷幽兰”;说一个女子纯洁优雅,可以用“蕙质兰心”。但也有些很特别的说法,我的导师阮桂君先生是宁波人,他说宁波话形容徒有外表没有实质的人或事物叫“兰花盆”或“白铜元宝”。可见兰花应该很早被盆栽,而且外表会十分精美,但是也有易碎易损的特点。所以要做到表里如一或是做一个像我们理想中的“兰”一样的谦谦君子,并不容易。兰,叶多而不乱茎俯而不卑气香而不浊兰,姿态优雅独具神韵如此清雅芬芳如何叫人不爱? 1、《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李荣,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12

主审:阮桂君 本期执行主编:李倩芸

作者:李倩芸 编辑:刘书辰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