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支付的兴起,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出门不用再带钱包,不用找零,不用担心收到假币。只需要拿出手机,即可扫码支付,既方便又快捷。而现在,随着刷脸支付的出现,以后出门吃饭、购物可能连手机都不用带了。购物付款时,不用打开手机,只是看一眼支付设备,就能完成付款。今年以来,刷脸支付在大小商店、餐馆逐渐铺开,消费者和商家在感到新鲜、好奇。
有很多人担心刷脸支付的识别准确率和安全性。经测试,无论是更换发型、化妆或者是头部佩戴饰品都不会影响机器的识别。结合眼纹等多因子的验证手段,也能够准确识别双胞胎和多胞胎。
对于很多人担心被别人用照片和视频冒充的问题也完全不用担心,因为在刷脸支付的实际应用场景中,支付宝会先通过活体检测算法进行检测(判断采集到的人脸是活体信息而不是照片伪造、视频伪造或者其他软件模拟生成的),再通过人脸识别算法识别身份。
但是,一则最新的报道将这项新技术再次推向了舆论中心。有外媒在近期报道称,一家名为Kneron的美国AI公司使用高质量的3D面具在世界各地成功骗过了人脸识别系统。其中,就包括国人使用频率最高的支付宝和微信支付。
据报道,Kneron团队在亚洲的一些商店内使用特制的3D面具,骗过了支付宝与微信支付系统来进行购买。对此,Kneron首席执行官Albert Liu表示:"这将对用户的隐私造成威胁。人工智能技术可用于解决这些问题,但这些公司尚未对其进行升级。"
频繁曝出事故的人脸识别技术,在安全性方面就真的如此不堪吗?显然,答案是否定。要了解这一问题,我们首先得需要弄清楚人脸识别到底是采用的基于2D算法还是基于3D信息。
无论是2D人脸识别,还是3D人脸识别,二者在识别步骤是基本一致的:图像数据获取-人脸检测-特征提取-信息比对;但是二者在图像数据的获取、人脸特征的提取方式却是不一样的。2D人脸识别在图像采集时主要是获取识别目标的RGB彩色图像,只用获取平面的RGB图像信息,不需要深度信息。而3D识别技术在获取人脸数据时比2D人脸数据多了一维深度的信息,即需要获取一个RGB图像外加深度图像D,合起来就是RGBD图像。对此,我们可以简单的理解为,2D与3D人脸识别的区别就是2D平面的照片与3D立体的模型。
现在,支付宝和微信支付都针对这一报道内容进行了回应。支付宝方面表示,此前曾试图联系这家企业获取详细信息,但是对方将该新闻及视频下架,没有提供更多信息;微信方面则表示,目前已采用了多项技术,可以有效抵御视频、纸片、面具等攻击。
另外,支付宝和微信都表示,如果出现刷脸支付导致盗刷可申请全额赔付。
支付宝在人脸识别支付领域投入了巨额资金,分别在3D结构光、人体生物识别方面取得了很大的突破。从2D到3D的人脸识别,往后不法分子用照片、视频甚至模型都难以逃过技术的识别。我们相信支付有这个能力也有相应的技术,掌握自己系统的安全。
参考文献:
贤集网:https://xianjichina/news/details_1788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