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博士在家长群大骂4小时_你的教养,就是孩子的起跑线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2-19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772
导读

你很难想象,以上这些不雅的用词,居然出现在一个小学生的家长群,而说这些话的人,竟然是一名博士学历的家长! 起因是一些家长在群里闲聊,有家长聊到了有关于酒的话题。 何炅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只有自…

今天是精读君陪伴你终身成长的第2258天

“去你妈的”,“你真够犯贱”,“老子抽不死你”,“陪酒女出身”,“擅长跳脱衣舞”……

你很难想象,以上这些不雅的用词,居然出现在一个小学生的家长群,而说这些话的人,竟然是一名博士学历的家长!

近日,广西某小学三年级的一个家长在群内掀起了一场骂战,这件事在全网掀起轩然大波。

起因是一些家长在群里闲聊,有家长聊到了有关于酒的话题。

突然一名女家长对群内聊和学习无关话题不满,便发言怒怼:“喝死你们!!!”

骂战一直从晚上19时持续到23时,长达4小时。

有家长和老师试图调解,提议双方暂时退群,这时,挑起事端的那位女家长却说:“我是师院博士、副教授,谁敢踢我,试试看。”

据悉,这名博士引入学校约一年时间。学校已找到这名博士,并给她做思想工作。

事后,她承认自己“有些失态”。而学校认为,这只是她个人素质问题,根据规定,学校不好就此对她做出处理。

这件事情在网上引起热议,不少网友表示女博士个人素质堪忧,高学历并不代表高素质。

也有人为女博士的孩子担心:这样素质的家长,养出的孩子会是什么样呢?

有句话说得好:对双亲来说,家庭教育首先是自我教育。

一个自己做人都有问题的家长,没有资格做父母。

人们常说,穷养富养不如爱养,然而,没有教养只有爱,只会收到相反的效果。

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

你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就应该时刻约束自己的教养,先让自己成为这样的人。你的教养,就是孩子的起跑线。

01

关于人生

飞白:你要相信,凡事都有触底反弹的那一天。

飞白:临床心理学家Meg Jay有一个TED演讲,叫《为什么30岁不是一个新的20岁?》。

她认为,30岁之所以不是一个全新的20岁,那是因为,20多岁是一个可塑性很强的时期。比如,我们20多岁时性格的改变远多于别的时期、女性的生育能力在28岁达到高峰……

20多岁时,人的大脑会经历第二次发育,然后趋于稳定;30岁的时候,人们的生活也逐渐稳定下来。

所以说,每个人都应该好好把握自己的20岁,开始紧锣密鼓地发展自己,而不是沉浸在纵情享受中。

飞白:过好每一个当下,就是陪伴自己最好的状态。

02

关于人际

飞白:理解迁就你的人,珍惜读懂自己的人!

飞白:记得康辉曾经在《主持人大赛》中说过:颜值就是实力。

这个观点,其实有几分道理。美国有项研究报告就指出,长相好、身材好的人,不仅薪水可能比普通人多,升迁的可能性也更大。

飞白:这就是精读君在终身成长词典中的词条《946:课题分离》:区别课题的归属,让责任人承担各自的课题。

比如说,不少人很难开口求助,是因为担心对方拒绝,就不敢开口。最后,延误了问题的解决,导致更大的损失。

根据阿德勒课题分离理论,表达不表达求助是这个人的课题,别人帮不帮忙是别人的课题。

因此,别人是提供还是拒绝帮助,是对方的课题。我们可以预测别人大致的反应,但这种预测不是决定我们是否求助的关键。

是否求助是我们自己的课题,只要我们求助的需求是真实的、正当的、合理的,我们就可以去求助。

相反,把别人的课题当作自己的课题,压抑自身真实、正当、合理的需求,既是责任不明,也是不自爱的表现。

03

关于情绪

飞白:遇事冷静,不生气,是人生的一种境界。

飞白:真正的高手,是让别人舒服的同时,还不为难自己。

就比如,想要自己说的话要让别人舒服,就要处处为他人着想。

那这样会不会委屈了自己呢?

何炅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只有自信的人,才敢去讨好别人,我不但可以弄好我自己,我还可以让你开心,我也没有为难自己,我不辛苦。

而且在整个过程中,我自己很习惯,甚至很享受。”

飞白:成年人的生活,有一种修养叫做遇事不抱怨。

因为抱怨只能徒增烦恼,改变不了境遇,那就努力改变自己的心态,相信生活中总有生生不息的希望和不期而遇的美好。

整理者:飞白,精读主创,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