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在祈年殿上,范闲背诗令挑事的文坛宗师庄墨韩吐血,这段剧情是很精彩的,实话说,以前看小说里的这段是有点尬的,小说里有点狡辩的感觉。剧里坦荡承认自己是抄的取巧托词是梦中从另一世界所得,但就明着表示,这诗来自另一个世界,我不抄你们也听不到这样好诗词的做派反而大气。
剧中表现就如拿着我们中华文化的精髓去打脸另一个同文字文化一样,让我们这些从小就得学习古诗词的人都产生了一种文化上的自豪感,话说真的是人不能太招摇啊,这范闲一首诗出来,就引发了这么多的事,还成为了庆国的文学后起之秀,压力应该会很大。不然也不会和文学泰斗庄墨韩来进行交流,先写是一场恶战啊,我们范闲真的太难了。
当然范闲也是有一个优势的,毕竟都能默写出红楼梦,背诗这点事儿就是小菜一碟了(这段剧情中,各种镜头的运用真的震惊到我了,很适合导演系的学生学习)事后侯公公这一夸,范建这脸是笑开了花,难得, 一句我醉欲眠卿且去……去你嘛的,把庄夫子气吐了血,庆帝偷偷溜了,躲着人自个儿笑开了花,这内心戏立即出来了,尽在不言中。果然老戏骨好演技!
提到《庆余年》中的老戏骨演技,陈道明一直是我喜欢的演员,之前在网上看到过质疑他在剧中演技的评论,大意是,剧中陈道明眼神总是很平淡,表情也不丰富,感觉他演技退步了,不如其他老演员演得好。而且在宫里的造型总是头发掉下一堆,衣冠不整邋遢的很,听说他总是喜欢自己改编剧本加一些自己的东西,其他人都很规整呀!就他这样应该不是导演的意思吧?而且走起路来总是弓着背歪着头,仪态真的不太好。一点没有皇帝威严的样子。
个人觉得,陈道明符合剧中的角色,把角色演活就是好演技了,不是要出出剧都要龙行虎步的吧,而且庆帝就是这样的人啊,邋里邋遢,庆帝以前就是个泥猴儿,没什么仪态可言,又不是每个皇帝都是呆板严肃仪态好,庆帝就是这么个人,有这样的言论,正好说明陈老师演技很好。
后来在范闲出使北齐的时候,庆帝还特意在太平北苑和范闲见面,“你给我活着回来,这是朕的命令,滚”,而且要特地到叶轻眉住过的院子里才能说,而且不是君臣,这皇帝感动了自己,搞蒙了儿子,吓到了观众,那一丝父爱已经隐藏不住了啊,这一点看出庆帝的爱子心切了,当时我就再次被陈道明的演技惊到了。
《庆余年》中在长公主被赶出京都前,庆帝令她哭的那一箭,有些人不明白,庆帝的意思是,你本该死,但念在情意上,放你一条生路,从此我们一刀两断。一个你爱了这么多年的人这么对你,你也会哭的,长公主爱庆帝啊,心爱的男人给自己下马威了,还是因为一个外人,这时候公主应该还不知道范闲的身份,能不难受吗?
原著里庆帝也是喜欢长公主的,或者说是认为这么漂亮的妹妹就应该属于我,只是碍于皇室的脸面没有进一步,后来发现了长公主与太子不可告人的事情非常生气,但剧片里完全没有这些情节,都是长公主自己一厢情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