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不漫长,还好会珍惜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2-19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649
导读

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她放下了生死、名利,拂去了曾经的浮躁、伪装和喧嚣。是时间和距离让他们陌生起来,十年、二十年,一百里、两百里;是海桑读过的书,垒起了一道高墙,他越来越不了解姐姐了。 马上要过年了,趁着父…

深读书房

深读书房是慈怀读书+ 会员小程序的精读栏目。深读书房中的每一本书都包含“精华提炼”和“深度解读”两大板块,“精华提炼”板块为我们提炼原书精华,而“深度解读”板块则联系生活实际,学以致用。

今天我们要介绍的书是 《此生未完成》 ,这本书是于娟在确诊癌症后,记录了自己最后的时光中对于人生的感悟和总结。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她放下了生死、名利,拂去了曾经的浮躁、伪装和喧嚣。

我们究竟要用多大的代价,才能认清生命的意义?或许,只有在生命的尽头,我们才会发现生命的最终意义和答案。

在这里,我们摘取其中一部分和大家分享。想要了解 《此生未完成》 的全部解读内容,点击文末图片进入深读书房收听。

这本书是一个32岁患癌症的海归博士妈妈,于娟,在生命的最后一年,留给儿子的礼物:79篇生命日记。

这是她的对生命最单纯的感悟,是她在生死交叉点上对生命的反思,感动了无数人。

她说:“我想给土豆留下些什么。”

她那么干净而真实,在日记里,她留给儿子最丰盈的礼物,莫过于:珍惜。

这不仅是她给儿子的礼物,更是给全世界的礼物。

珍惜家人

诗人海桑在《乡下的姐姐》中写了这么一个故事:

父母去世以后,乡下的姐姐算是海桑最亲的人了。

他们只偶尔碰在一起,却没什么话要说。海桑无非是问姐姐家的猪好,问她家的庄稼好,唯独没有问她好。然后他们就埋头吃饭,或者逗孩子们说笑。

这些年,他们各自成家、各自生活。是时间和距离让他们陌生起来,十年、二十年,一百里、两百里;是海桑读过的书,垒起了一道高墙,他越来越不了解姐姐了。

可是,一听说他生了不好的病,姐姐就老远地赶过来,拽着海桑的手,一句话也不说,只是看着他。三天之后,姐姐固执地扔下两千块钱,跑了……

即使走得再远,让你感到踏实的,真正无条件爱你、关心你的,总是家人。

我们都是这样:慢慢长大,离开父母,告别兄弟姐妹,组建自己新的家庭。

可原来的家仍然是家!那里有张望的父母,有分散的子女。

你总告诉自己,未来还长,现在很忙。

孩子补课、工作加班,甚至同事聚会、车票太贵都能成为不回家的理由。

有人算过,如果一年过年回家一趟,放假七天,一天最多相处11个小时,现在父母60多,若能再活20年,我们实际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也才1540小时,就是64天。

64天,就是我们以为的来日方长!

马上要过年了,趁着父母还在,珍惜你能陪在他们身边的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

点击图片收听本书全部解读内容

珍惜朋友

记忆里几乎都是小事,但无法重回的,也都是小事。

电视剧《请回答1988》里,五个伙伴住在一起,大家热热闹闹的,今天你家借我一碟辣酱,明天我家还你一碗泡菜。

闲了就聚在阿泽家里,看电影,吃零食,吃拉面,簇拥在电视剧前一起哭一起笑。到了饭点,胡同里就响起妈妈们的声音:“正焕/善宇/德善,回家吃饭了。”

这些伙伴,是青梅竹马般的革命友谊,是“虽然咱俩爱着同一个女人,但我仍然喜欢你,我不愿任何不幸发生在你身上”的亲密与信任。

而“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当一家又一家开始搬离,双门洞变成了萧索的空胡同,泪水终于止不住往外流,原来,伙伴要散,朋友要奔天涯。

那帮生命中的朋友,在时光中,从来不会变。

回了家,拉出来吃一顿饭,聊聊往事,说说现状。然后分别,期待下次再聚。

你若要来我的城市,我就回你:“吃住我管,只要你人来。”

时光冲不散交情,朋友就像天边的星星,虽然不一定常常想起,但你知道,他们一直都在。

只是莫忘了,常联系。

点击图片收听本书全部解读内容

珍惜爱人

知乎上有人问:有哪些一辈子都不要听懂的话?

最高赞的回答只有一句:越过山丘,才发现无人等候。

电影《只有芸知道》,娓娓道来了一个“相濡以沫”的爱情故事:

隋东风和罗芸都是远赴新西兰打拼的年轻人,是一个屋檐下的租客,缘分、爱好让他们相识相爱。林间小路,男孩的自行车载着女孩,黄叶满地,裙裾飞扬……

他们去到一个安静而美丽的地方,有大房子和大草原,开一家餐厅,养一条狗,过上了木心笔下“从前的日色变得慢”的生活。

这也是一个关于离别和守望的故事。

影片反复出现一句台词:半路留下来的那个人,太苦了。

半路留下来的那个人,是隋东风。

曾经,隋东风开着车,罗芸坐在边上,把头伸出窗外,感受风的温度;现在,他只能将她的骨灰放在副驾驶,替她系好安全带,温柔地说一声:咱们出发了。

电影中,罗芸的爸爸说,感谢他让女儿拥有了十几年幸福时光,隋东风却说,是罗芸给他的。

罗芸教会了他爱与生活。

年轻时,我们向往轰轰烈烈、刻骨铭心的爱情,中年以后,才品得平平淡淡、细水流长才是爱情的真意。

爱情就是这样,不声不响,却早已超越生死。

生命是一个不断告别的过程,所有曾经深深爱过、亲密无间的人,都有可能离我们而去。我们无法抵御生老病死,唯一能做的,就是好好珍惜与爱人朝夕相处的每一天。

只有用力爱过,分别时才不至于遗憾,留下来的人才能带着我那份,继续前行……

点击图片收听本书全部解读内容

张爱玲曾说:

“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要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

家人、朋友、爱人,都是刚巧赶上了。

所以,要好好珍惜,好好爱。

想查阅完整的“精华提炼”和“深度解读”,欢迎点击下图,进入会员小程序。

慈怀读书会重磅推出 慈怀读书+ 会员小程序,含有“深读书房”、“每天听书”、“论语智慧”等丰富内容。在“精准”学习中,遇见更好的自己。

点击下图进入

书友均有七天免费体验

↓↓↓ ↓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