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眼睛一直在向往更大的屏幕,以及更好的视觉效果,但笔记本市场已常年驻扎在“15.6寸”这个相对合理的尺寸。造成其原因的无疑是重量上的取舍问题,即便是以便携为卖点的超级本,也很难跳出重量的枷锁。
话虽如此,但LG所推出的Gram系列笔却将这一枷锁打破。之前陆续发布13寸、14寸以及15.6寸三款常青级别尺寸的Gram系列超极本型号在重量上都刷新了人们对于笔记本电脑的普遍认知。自此,Gram系列确立自家品牌在笔电市场的地位,而随后加入的17寸版本才是Gram系列的重磅产品。
这款17寸版本的Gram系列超极本在外观方面延续了家族式的设计语言,不管是笔记本A面上小小的“gram”字样的Logo标识,还是眼熟的简约式深灰色配色,甚至是略带点磨砂质感的外壳用料,17寸本全部都有继承过来。如果你早就对小尺寸版本的Gram系列超极本的设计情有独钟,那么这款加大号Size的17寸Gram系列超极本同样也会感到满意。
身材无疑是17寸Gram系列超极本的着重卖点。传统的17寸笔记本电脑超过半数都是属于游戏本行列,因此即便除开充电器,机子的重量也不轻,合计超过3kg也是稀疏平常的事情。当笔者拿到17寸版本的Gram系列超极本时为之感到惊讶,胆机的重量仅为1.3kg左右,搭配充电也不过只有1,6kg左右的重量,这让“17寸笔记本能够随心所欲带出门”这件事成为了可能。
而在厚度方面,之前的Gram系列各个尺寸版本的型号都给出了令人满意的成绩,因此这次17版本的厚度数据也并没有让那些喜欢轻薄本的用户感到失望。LG将17寸版本的Gram系列的厚度控制20mm以内,实测17.4mm的厚度比起很多其他同尺寸的竞品还是非常明显的。
更薄的厚度更能节省背包的占用空间,以及节省将笔记本安置在包内的难度,因此如果平时就有带电脑出门的习惯,17寸的Gram系列超极本就非常合适。
笔记本电脑做到理想化的轻薄确实并不容易,借此Gram系列算是为市场开了一个好苗头。不过,有不少对重量抱有偏见的用户,会认为“又大又轻薄的产品一定品质不过关”。但是,其实事实并非如此。
与之前的几款Gram系列超极本一样,17寸版本的机身外壳仍采用强大的纳米碳镁材质,再加上通过了美国国防部的MIL-STD 810环境检测标准加持,因此耐用性方面基本无需担心。
另外,17寸版本在配备的接口数量上还算足够丰富,左侧为一个USB 3.1、HDMI视频输出、以及一个罕见的Thunderbolt 3雷电接口。右侧则是两个USB 3.1和一个Micro卡槽,方便用户省去读卡器的麻烦,USB接口数量在日常使用中也相对够用,再不济就只能通过扩展坞的办法来增加。
屏幕是17寸版本的点睛之笔,这块高达2560*1600(WQXGA)分辨率的屏幕,官方宣传色域覆盖率达到96%sRGB,显示效果足够艳丽,对于满足摄影师以及视频工作者的基本需求还是没啥问题的。屏幕的比例不同于传统的16比9,而是采用显示面积更大的16比10比例,这样在浏览网页时,同一网站下能显示更多内容。
为了迎合用户对于窄边框的需求,17版本的Gram系列超极本将边框缩小至6.7mm,并且采用三边等窄的设计,因此观看起来更加协调和舒适。
性能部分的核心还是它的处理器和硬盘,笔者这款17寸版本采用的是英特尔的第八代酷睿系列处理器I7-8565U,使用的是Whiskey Lake架构,四核八线程的配置以及睿频可达4.6GHz,TDP功耗为15W,是一款专为超极本所设计的处理器。
CPU-Z和CINEBENCH跑分测试中,I7-8565U的单核成绩为378.6,多核成绩为1717.8,,而在CINEBENCH测试中则是获得了546的分数。
硬盘为一块500GB容量的SATA规格SSD,在CrystalDiskMark的读写测试中,顺序读写分别获得560.8MB/S和524.7MB/S,达到了正常SATA规格的SSD该有的水准。当然,如果你对于读写速度有更高的需求,可以考虑更换更快的NvmePCle规格的SSD,这样整体电脑的响应速度能更上一层楼。
笔者认为购买Gram系列超极本的用户除了喜欢更轻薄的机身,对于笔记本的续航是要高于机器的硬件性能层面。17寸版本满电状态下能够连续使用长达19.5小时,基本上充一次电就能实现从白天用到黑夜,完美解决商务人士对于笔记本的续航痛点。
谈到“17寸”,这似乎已经成为了游戏本阵营的专用属性,很难将其与又轻又薄的超极便携本联系起来。17寸版本的Gram系列超极本的诞生,无疑是一次推动大屏轻薄本市场的重要一步,并且就目前而言,Gram系列超极本已经成为了这个市场的用户所认可的标杆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