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否认,现在的家长都希望自家孩子能赢在起跑线上,所以只要孩子感兴趣,立刻报兴趣班,结果没上几个月,他们没兴趣了,感觉累了,父母依旧让孩子坚持,这样的兴趣,成了他们的负担,究竟该去该留,都是家长值得深思的问题。但我想说的是,让孩子获取兴趣,比获取知识重要不止十倍。
我的一个朋友,自己开公司,每天忙的焦头烂额,但是孩子却很有出息,之前3岁的时候,喜欢拼图,给他两个8开的拼图能拼一上午,而且安安静静纹丝不动,上幼儿园又喜欢拼乐高,上小学又捣鼓机器人,还拿了个团队比赛冠军,我就问朋友是怎么教育自己的孩子的,她说:“哪有什么怎么教育,就是顺势而为!”
是的,最好的养育其实就是支持,只是现在的父母都特别喜欢很早就开始规划孩子的未来,报各种兴趣班,生怕他们慢了别的孩子一步。
比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兴趣
不得不承认,学习知识的确是痛苦的,我们古人都说过,“头悬梁,锥刺股”“十年寒窗苦”这些古训的确告诉我们,获取知识是很痛苦的,但是孩子们真的需要这样吗?
我们家长应该明白一个问题,在教育孩子获取知识的事情上,要认识到,孩子学习什么知识其实并不重要,比知识重要十倍的是孩子的学习能力,而比学习能力重要十倍的是孩子的学习兴趣。
而我们一旦在孩子身上培养出了学习兴趣,那学习能力就非常容易培养起来。而有了学习能力和兴趣,那学习知识就是一个快乐的旅程,他会易如反掌地学会他想学的任何知识。反之则会产生厌学情绪。
如何培养孩子的兴趣?
前苏联心理学家的一本书叫《学习与兴趣》中说“学习兴趣是培养出来的,而绝不是天生的。”
在孩子的生命早期,接触到某种东西,如果他能做得来找到胜任感,接着再找到成就感,那他就会努力的继续做下去。时间一长,当他一做这件事情,就产生生理上的快感,此时“兴趣”就在他身上诞生了。
首先,培养孩子自我实现的心理。即使你否认,孩子的自我实现需求,还是能从一定程度上刺激他不断的去提升自我和发展的。
让孩子自己认识到,学习或者自己的兴趣,是可以让他变得越来越好,而且对未来有很大帮助,他才会更加喜欢和爱上自己的兴趣。
其次,给孩子自主选择的权力。孩子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都有自己的选择标准。有的家长认为,自己选的才是适合孩子的,比如让男孩学跆拳道,女孩学跳舞。但孩子自己喜欢什么才是最重要和值得关注的。有的男孩学跳舞也很好,女孩跆拳道也能考级,我们应该问孩子,喜欢什么,给他自主选择的权力,才会让他感觉到,自己的这个兴趣需要坚持学习,没有压迫感,也能感觉到学习的乐趣。
最后,重视过程而不是结果。当孩子选择了一个兴趣,那么家长就要尊重和陪伴他学习,而不是关注他兴趣的结果。比如孩子学跆拳道,应该关注他在这个过程中,有没有好好上课、练习,而不是什么时候能考级。
如果家长过分重视结果,会让孩子觉得,自己学习跆拳道或某个兴趣,只是为了考级或拿到某个证书,那么学习就会成为一种压力,让他喘不过气儿来。
枕边育儿寄语:
兴趣才是获取知识最好的老师。只有那些对学习有浓厚兴趣的学生,把学习看成自己的愿望的人,才能使自己的整个获取知识的动力激活起来。实践证明,学生对所学内容越感兴趣,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就越高。
【本文图片均来源网络,侵立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