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得大一点,是因为社会身份与自我认识的错位。
芳官是什么人?荣国府里半主半仆的赵姨娘,说她是“你是我银子钱买来学戏的,不过娼妇粉头之流!我家里下三等奴才也比你高贵些的”!比下三等奴才还低等的“下四等奴才”!
打架没好手,骂人没好口。要说赵姨娘信口开河,说话失了分寸,那是有可能的。但是芳官怎么回答:“姨奶奶犯不着来骂我,我又不是姨奶奶家买的。 `梅香拜把子——都是奴几'呢!”她只是拉赵姨娘到“奴才”的地位,可并没有否认、不承认自己是奴才呢。
好吧,不管怎么样,芳官,就是一个“下四等奴才”。这是她的社会地位。
芳官的社会地位是由什么决定的?是她没本事、品质不好、做过错事吗?
不是。她就是一个来自南方的贫家女子,被卖到贾府来学戏。就说唱戏这个行业不受人尊敬,也不是她主动选择的。那么,让她承受“戏子”“粉头”以及由这行业、这身份带来的辱骂,对她而言,的确是不公平的。
剔除了社会地位之外,芳官本身是一个漂亮、聪明、有才艺的女孩子。戏子这样卑微的下贱的身份,却锻炼了她的口才,让她在与任何人的争吵中,都不落下风。
而芳官对自己的自我认识,也是偏重于漂亮、聪明、犀利的。也就是说,她并不觉得自己是某种职业、某种身份的附属品,而单纯地认为自己就是一个人。
既然是人,就有人的普通感情与好恶。谁对她好,她就对谁好。谁对她不好,她就毫不客气地还击回去。谁薄待了她,她就要大哭大闹地维护自己的权益、争取自己的利益。
好吧,一个低贱的下等丫鬟,却要争取人的尊严与利益,可不是到处得罪人了?同样的,像晴雯、司棋、金钏儿这些女孩子,都可以用这个公式来解释:“心比天高,身为下贱”。
这个公式可以解释她们悲剧下场。但是,无论如何,作为一个人,争取自己的尊严,这并没有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