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早鸟快报 » 咨询 » 正文

从2G到5G,运营商入主文娱,是门好生意吗?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2-19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871
导读

作为当年中国移动主打年轻用户的品牌,动感地带在以灵活创新的定价模式上吸引大批价格敏感的目标群体的同时,也针对这部分群体喜欢“时尚”、“探索”的调性提供了“动感消息”、“动感密语”、“动感乐园”、“动感休…

作者/少年于谦 王滚滚

12月14日,周杰伦新歌《我是如此相信》登上热搜的同一天,#我是M-ZONE人#的话题也出现在了微博热搜榜上。

回溯当年,周杰伦作为动感地带的代言人,一首《我的地盘》引发了一代人的青春记忆。

当晚,第十三届音乐盛典咪咕汇在广州举行,周杰伦斩获“年度港台最受欢迎男歌手”奖,由他演绎的歌曲《说好不哭》荣获“年度十大金曲”奖。对于80、90后来说,他和动感地带都是青春记忆的代名词。

获得“年度十大金曲”、“年度最佳视频彩铃销量歌手”的蔡徐坤,与各位乐坛大咖共同见证“动感地带”·青春歌单的点亮,引发众多乐迷的欢呼,纷纷点亮动感地带(M-ZONE)人新身份。

重新启用动感地带或许也意味着中国移动重新发起年轻用户和文娱内容领域的一次进击。

作为当年中国移动主打年轻用户的品牌,动感地带在以灵活创新的定价模式上吸引大批价格敏感的目标群体的同时,也针对这部分群体喜欢“时尚”、“探索”的调性提供了“动感消息”、“动感密语”、“动感乐园”、“动感休闲”等相关增值服务,开启国内最早的移动互联网内容时代。

不过,那个时候还没有移动互联网这个说法,业内都叫无线互联网。

无线互联网时代虽然受制于通讯技术的局限,但用户对于移动时代的文娱消费需求已经开始萌生,一大批以SP为业务的公司也赚的盆满钵满。但随着3G、4G时代的到来,无线网速率提升,资费下降,互联网公司扎堆涌入,原本掌握话语权的运营商逐渐式微。

2013年动感地带品牌被中国移动弃用,次年,主打移动互联网内容的咪咕成立。

时隔6年,在被业内称为5G商用元年的2019,作为中国移动三大客户品牌之一的动感地带于此时宣布重启,中国移动意欲何为?

动感地带高调重启,为什么是咪咕?

在知乎上,在“关于动感地带,你有哪些有趣的记忆?”的问题之下,有161条回答。刚进大学校园时办的电话卡,老式折叠手机里储存的400条点对点短信,都是多年后人们关于动感地带的回忆。

在周杰伦和动感地带主题曲的攻势下,校园群体很快被中国移动所攻占,这一波营销也成为广告界流传的经典。

在2003年3月,为打入年轻化的细分市场,中国移动启用动感地带,只花了10个月用户数量就突破1000万大关。然而,在2013年,随着运营商之间的竞争以及4G时代的来临,让中国移动停用了动感地带、神州行以及全球通三大品牌。

2019年11月15日,2019年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表示,中国移动将开启三大品牌焕新升级行动,将5G时代的“动感地带”,定位为“个性、认同、探索”。

此次借由咪咕汇高调重启,或将预示着,动感地带对于现在年轻人的更多权益,将在咪咕系列产品上得到承载。究其缘由,因为咪咕身上始终带着中国移动高度市场化的基因。

从2014年年底,咪咕文化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开始,咪咕就成为中国移动做内容生态的一个集中平台。负责中国移动数字内容领域的产品提供、运营和服务,下设咪咕音乐、咪咕视讯、咪咕数媒、咪咕互娱、咪咕动漫5个子公司。如今,咪咕文化已经开展了视频、音乐、阅读、游戏等多个业务。

就此次举办咪咕汇的咪咕音乐而言,根据2019年国内在线音乐社区研究报告,咪咕音乐在互联网音乐平台中的影响力紧随QQ音乐和网易云音乐,在品牌地位上大大领先于其他运营商。

而对于音乐平台而言,“得周杰伦者得天下”。得益于周杰伦多年前与动感地带深度合作,在咪咕音乐上可以收听有其全部正版音乐。除了周杰伦外,咪咕音乐还拥有包含陈奕迅、王菲、林俊杰、五月天等歌手在内的3500万正版歌曲。

在此次咪咕汇上,蔡徐坤获“5G视频彩铃宣推官”的新身份,在咪咕汇的汇客厅环节,现场录制了5G超高清视频彩铃。当晚,在蔡徐坤的号召下,粉丝力量的助推,让动感地带“点亮人”的数量剧增,为动感地带的再次面世起到了显著的前期推动作用。

运营商入主文娱生意,中国移动的优势何在?

早在3G时代,中国移动就是最早开始进入文娱市场的运营商。那时,运营商急于角色转换,不再满足于做管道,纷纷下场开辟内容市场。

不过受制于对于业务/产品线复杂、机构臃肿、人员规模庞大等因素,电信运营商既要守住管道价值,又要在内容运营方面寻找突破,并非易事。再者,3G时代互联网公司纷纷向移动端转型,事实上也对彼时运营商内容化造成一定冲击。

那么5G时代到来前,重新树立起以“年轻用户”为标杆的中国移动还有机会吗?

事实上互联网进入下半场后,文娱内容领域竞争明显加剧,但这也并不意味着不存在机会。在看似红海的市场,运营商要想分一杯羹必须做好两方面布局。

其一:切入垂直年轻受众,与目前主流产品形成代际差异;

这一点或许可以参考B站。2009年成立的bilibili相比彼时的优酷、土豆、PPTV等发力晚,相比爱奇艺、腾讯视频又少了资本和巨头扶持,但经历十年的发展期,在各路巨头的围剿下依然从“小破站”成长为当下不可忽视的内容社区,靠的的就是年轻用户,也是现在B站常常挂在嘴边的Z世代。

在音乐和网文领域,咪咕同样深耕多年。咪咕阅读拥有数十万册的正版图书内容,并且与亚马逊kindle以及喜马拉雅等平台的合作打通了软硬一体,看听结合的全场景覆盖阅读模式。咪咕音乐则从彩铃时代伊始,多年累积海量明星艺人资源和版权优势,线上线下双通道发力,内力深厚。

据了解,目前咪咕音乐用户已突破1.1亿,咪咕视频用户也接近2亿,咪咕阅读用户数7600万,均处在各自领域接近头部的位置。

随着5G时代的到来,文娱领域必然会有新的机遇存在。无论是现在大热的VR、超高清视讯,抑或是云游戏,我们能看到的是运营商已经加紧步伐,推进技术带动场景落地。并且作为运营商本身,对5G技术的理解以及场景搭建势必也会比互联网公司更加敏锐。

而聚焦在年轻用户群体无疑能更加凸显这种优势,这或许也是中国移动选择在5G元年重启“动感地带”的原因之一。通过运用新的技术切入Z世代,也或将成为运营商摆脱管道化的分水岭。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