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
黑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高云婷 初级检验技师
食盐不仅是人们膳食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品,
而且具备多种功能,
是人体中不可缺少的物质成分。
“三减三健”中,
减盐却首当其冲,
为何对我们身体如此重要的盐,
却成为了生活中的危险因素呢?
这首先是由于现代人生活方式的改变。在过去,生产力低下,人们每天从事重体力劳动,而餐桌上往往很简单的一两道菜,食物摄入盐少,且出汗较多,汗液便可把盐带出体外;随着科学技术进步,现代人多从事轻体力劳动,餐桌上菜品丰富,食盐摄入多,夏天有空调,出汗少,这导致体内的盐的积蓄较多。
食盐/
怎么治病呢?
食盐摄入过多会引发多种疾病,尤其易引发高血压,这是因为盐在内分泌素的作用下,使血管对各种升血压物质的敏感性增加,引起细小动脉痉挛,使血压升高。
同时盐又有吸附水分的作用,如果盐积蓄过多,水分就要大大增加,血容量也会相应增加,再加上细胞内外的钾、钠比例失调,使红细胞功能受到损害,血流粘滞,流动缓慢,加重了血液循环的工作负担,导致血压进一步的升高。
食盐/
合理的摄入量是多少?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将中国人的食盐推荐量定位6克/天。2019年7月,《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发布,将我国健康成人盐摄入推荐量与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提升至一致,正式更新为5克/天。也就是说健康成人每人每天的食盐摄入量不应超过5克。
如何控制盐的摄入?
在这与大家分享九条建议。
1
使用定量盐勺
其实在烹饪中少放5%-10%的盐并不会影响菜肴的口味,我们可以尝试用辣椒、大蒜、醋和胡椒等为食物提味,也可以尝试用柠檬、香芹、香菜、香菇、洋葱等有特殊香味的食物做搭配。
2
少吃咸菜多食果蔬
少吃榨菜、酱制食物,建议每餐都有新鲜的水果和蔬菜。
3
少吃高盐包装食品
比如烧鸡和卤牛肉等熟食,往往加入了很多的盐,就是含盐量很高的食品,我们要少吃熟食肉类、午餐肉、香肠和罐头食品,多选择新鲜的肉类、海鲜和蛋类。
4
逐渐减少钠盐摄入
人的口味是逐渐养成的,也是可以改变的,我们要通过不断强化健康观念,从小培养儿童少年的清淡饮食,逐步将人的口味由重变淡。在烹饪中,我们也可以选择用蒸煮等方法,尽量保留食物的原味儿。
5
学会阅读营养成分表
在超市购买食品时,尽可能选择钠盐含量较低的包装食品,比如具有“低盐”、“少盐”、或“无盐”标识的食品。
6
外出就餐选择低盐菜品
餐馆为了菜品的美味往往做出的食物含盐量很高,我们要尽可能减少外出就餐机会,如果需要外出就餐,也要主动要求餐馆少放盐。
7
关注调味品
有很多盐,并不一定是传统盐的样子,他们隐藏在加工食品和调味品中,在生活中,建议选择低钠盐、低盐酱油,减少味精、鸡精、豆瓣酱、沙拉酱和调料包用量。
8
要警惕“藏起来”的盐
一些预包装食品里虽然尝起来感觉不到咸味,比如,面包、挂面、话梅、薯片等,但都含有较多的不可见盐,建议少食用“藏盐”的加工食品。
9
掌握放盐的“时间度”
同样的盐在不同的时间放咸味是不一样的,在菜品出锅前放盐咸味会更加明显,可以有效减少盐的使用量。
《黄帝内经》讲“多食咸,则脉凝泣而色变”,说的是:咸味偏胜,导致血脉凝涩而颜色变黯。
可见,古人们已经具备减少食盐摄入的智慧了。现在,有研究表明,采取中小学生家庭减盐或普及低钠盐等有效减盐策略,有可能使人群血压水平下降2.5到5.0毫米汞柱。这意味着通过合理减盐的手段可以有效减少生脑卒中、心肌梗死等严重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挽救大量的生命。
全民减盐:这绝对不是一件“小事儿”
减盐,就是为生命保驾护航。而做到全民减盐,需要循序渐进,绝非一日之功。相信随着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减盐观念,定会普及;全民减盐,终将实现;健康中国,为时不远。人民群众定会拥有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更加健康的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