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类女人最需要补充维生素D!超强补D大法送给你!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2-19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495
导读

这是一篇关于维生素D和不同疾病相关性的随机对照试验的文章,文中提到,多项试验都未能证明补充维生素D的明显益处(试验中主要有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慢性肾病)[1]。 对于妊娠期和围绝经期的女性来说,…

女人一生有两个节点,极度需要补D!

导读

补充维生素D一直是大家的关注热点,那么女性补充维生素D有什么特别的讲究吗?维生素D不够怎么办?快来get补D大法!

维生素D,一种维持生命所必需的脂溶性维生素,主要经日光中紫外线照射皮肤而合成,因此被称为“阳光维生素”,其最突出的作用就是调节钙磷平衡,维持骨骼健康。

作为太阳神的儿子,维生素D一直备受关注,许多研究发现维生素D缺乏与许多慢性疾病(包括高血压、糖尿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恶性肿瘤)有关联。

然而,最近在JAMA杂志上却发出了不同的声音。

图源JAMA

维生素D将跌落神坛?

这是一篇关于维生素D和不同疾病相关性的随机对照试验的文章,文中提到,多项试验都未能证明补充维生素D的明显益处(试验中主要有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慢性肾病)[1]。

这一次次令人失望的结果,是否会使维生素D跌落神坛,或许还需要更多的研究去证明。

但维生素D对于女性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今天我们主要说一说维生素D在女性中的使用。

女人的一生有两个节点

需要维生素D的补充

俗话说的好,“女人就是用来疼爱的”,这句话可不是瞎说。

毕竟天将降大任于女人也,必先使其姨妈痛,而后遭受生育苦,就连维生素D都更容易缺乏。

一般若无病痛,无需刻意补充维生素D。

那么哪些女性需要特别注意呢?答案就是:妊娠期和围绝经期女性

妊娠期

妊娠是女性生命中的一个特殊阶段,激素水平和代谢状况都有改变,也是维生素D缺乏的一个高发阶段。

为了满足胎儿骨骼的生长和额外钙的需求,孕期维生素D的需求量将增加4-5倍[2]。

同时加上怀孕后户外活动减少,日照时间不足,通过阳光照射获得的维生素D减少,因此很容易引起维生素D的缺乏。

围绝经期

正所谓“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

女性进入围绝经期后,随着卵巢的衰退,雌激素分泌减少,除了可能出现容颜上的衰老、月经改变、生殖道萎缩等症状外,还可能出现骨质疏松。

7个省份的调查报告显示:61.0% 绝经后女性存在维生素 D 缺乏[4]。

那么,维生素D缺乏都有哪些后果呢?

维D补不足,后果很严重

妊娠期

维生素D缺乏除了会导致孕妇自身患妊娠期高血压、糖尿病、胎膜早破、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等并发症之外,还会直接影响到体内胎儿的维生素D的水平,使新生儿先天性佝偻病、口腔疾病、哮喘或过敏性鼻炎等疾病发病率增加。

围绝经期

由于维生素D下降以及钙质流失,导致骨质疏松,轻则出现腰酸背痛、走路跌跌冲冲、脊柱萎缩、身形变矮,重则发生骨折。

相关性分析表明,围绝经期骨质疏松的发生与维生素D缺乏密切相关,维生素D缺乏可导致骨密度降低,从而增加骨质疏松发病风险[3]。

研究还发现,女性一生发生骨折的危险性(40%)高于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的总和,是老年患者致残和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4]。

由此可见,补足维生素D非常重要。那么,该如何补充?补充多少?

快来get 补D大法

维生素D的来源包括3条路径:日光照射皮肤合成、食物和补充添加。

点击查看大图

维生素D2还是D3?

对于妊娠期和围绝经期的女性来说,常常需要3法联用,在注意日常饮食和晒太阳的基础上,还需要维生素D制剂的补充。

目前应用于临床的主要有普通维生素D2和D3。

点击查看大图

维生素D的安全性

生理剂量补充普通维生素D导致高钙血症的风险非常小,不需要常规检测血钙或尿钙。

但要注意, 不适当地大剂量治疗或意外过量可导致维生素D中毒。

因此,应严格按照指南推荐以及医生建议使用。

如开头提到,普通女性若无特殊需要是不用刻意补充维生素D的,而处在妊娠期和围绝经期的女性则需注意。

这两个重要时期可以通过适当接触日光,多食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并联合补充推荐剂量的维生素D制剂来预防疾病的发生哦~

[1] Anika Lucas, et al. Vitamin D and Health Outcomes: Then Came the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s. JAMA. Published online November 8, 2019.

[2] 孙海玲.孕妇维生素D缺乏及其对胎儿的影响[J].中国保健营养,2018,28(2):280.

[3] 杨颂.围绝经期女性维生素D3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7,4(29):72-73.

[4] 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17)[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9,25(3):281-309.

本文首发:医学界妇产科频道

本文作者:小风扇

版权声明

本文转载 欢迎转发朋友圈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