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早鸟快报 » 咨询 » 正文

苏联什么时候爆炸自己的颗原子弹?时间点掐得刚好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2-20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345
导读

1949年8月28日,苏联在今哈萨克斯坦东北部的塞米巴拉金斯克荒凉的草原上爆炸了自己的第一颗原子弹,美国的核垄断地位被打破,随后,苏联也开始大规模试验并部署各类新式核武器。 在美国短暂拥有核垄断地位…

当广岛、长崎核爆的后果被世界广为所知后,敏锐的战略家已经意识到人类的历史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人类第一次掌握了一种威力大到足以消灭自身的武器。

美国在战争末期拥有的武器级核材料只够制作3颗原子弹,到1946年春才又提纯出足够组装10枚原子弹的核材料,随后美国进行了一系列设计复杂的地面、空中、海上、水下核试验以测试核武器性能。同时美国战争计划人员开始认真思考核武器对美国国防的意义。

大图模式

很多普通公众和政治家、观察家们认为,既然原子弹威力如此强大,美国又居于垄断地位,那么再无必要保持大规模常规武装力量。在这种乐观情绪下,加上迫于政治和舆论压力,五角大楼在二战末期精心考量后制订的军队和国防工业复员计划迅速沦为一纸空文,到1947年,美军员额和国防预算的9成被裁剪,美军正规军员额被削减到只剩下150万人,而苏军至少还保持400万规模。据估计,美苏地面部队对比近乎1︰7,在德国这个冷战对抗最前沿,常规军力平衡严重向苏联倾斜。

柏林危机期间,苏联在苏占区部署了近150万军队,包括作战经验丰富的第3突击集团军和近卫第8集团军,同期美军在西部占领区只有不到9.1万人,其中齐装满员、随时保持战备的美军作战部队只有第1步兵师1.2万人,其他西方盟国的兵力则聊胜于无。美国战争计划人员认为,即便在美国保持核垄断地位的情况下,克里姆林宫仍然有可能以常规武装力量摧毁西欧。面对常规兵力绝对劣势的现实,美国国防战略高度依赖战略空军及其核武器。

大图模式

1949年8月28日,苏联在今哈萨克斯坦东北部的塞米巴拉金斯克荒凉的草原上爆炸了自己的第一颗原子弹,美国的核垄断地位被打破,随后,苏联也开始大规模试验并部署各类新式核武器。但冷战早期,美国在核武器和运载工具的数量、性能上仍拥有绝对优势。

在美国短暂拥有核垄断地位并在随后保持短暂绝对核优势的时间里,美国战争计划人员设想未来战争时,最流行的观点是,如果苏联对西欧发动常规进攻,苏军有能力迅速击败北约常规部队,西德、低地国家和法国将很快失守,但北约部队有能力守住法国和西班牙边界的比利牛斯山一线。当北约地面部队稳住战线后,美国空军可对苏联工业中心进行核打击,同时,美国能动员起相当于二战时代规模的常规武装力量,最终夺回西欧并挺进莫斯科。

在这段岁月里,美国尽管拥有远远多于苏联的原子弹和重型轰炸机,但双方拥有的核武器数量和威力还远不足以彻底改变战争面貌。大多数军人和学者仍然相信,此时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的话,新的大战在许多方面将与二战大体类似。

大图模式

美国在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的核武器库并不大,当时主要是大约200枚MK3和MK4型核弹,爆炸当量从3.1到4.9万吨不等。以50年代初美国一份典型的核战争计划为例,美国倾向于从一开战就进行大规模战略轰炸,准备用上所有能用的核弹去打击苏联的重要目标清单。这份清单上的目标除了少数已知苏联核工业基地外,与二战中美军轰炸德国时选择的目标差不多,包括构成苏联战时国民经济主体的生产原材料、武器弹药的工厂和重要交通设施。美国计划在第一轮核打击消耗完所有原子弹库存后,在新一批原子弹生产出来前,将不得不转而使用常规炸弹轰炸苏联,重复二战时对德国和日本所进行的战略轰炸。

同期苏联刚奋力解决了核武器有无问题,还苦于缺乏实用的运载手段和工具,此时的苏联还谈不上什么完善深刻的核战略与战争计划。苏军钢铁洪流看似威风八面,实则是面对美国的核威慑迫于无奈只能在和平时期按照战时标准勉励维持臃肿庞大的常规武装力量,以吓唬西方。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