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一种背叛,值得你义无反顾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2-20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120
导读

比如打了孩子、上班迟到、忘记赴约、父母生病没陪床、答应的事没做到等等,你都会内疚:“我错了,所以我要承担错误造成的损失 。” 这些补偿缓解了内疚,意思就是:我已经承认错误并弥补,就别再责怪自己了。 …

“武志红”,回复数字“005”

随机送你3个专业的心理测评

作者 | 冰千里

编辑 | 五花鹿

先分享5个真实故事,都是近期发生的。

我把它们概括如下:

(1)

来访者A是大一学生,也是他们村第一个进京之人,今年暑假带着奖学金回家,亲戚邻居蜂拥而至。

本来其乐融融,但当A习惯地讲普通话时,几位大婶半开玩笑地说:“咋了,才出门几天就忘本,就不会说咱们家乡话啦 。”顿时,我这个来访者满脸通红,立刻改为讲方言,心中莫名的内疚。

(2)

朋友B最近刚刚升职没几天,他发现之前几个“老铁同事”不主动找他了,也变得客气了,感觉怪怪的很别扭。他很困惑,感觉因为自己的升职,导致了这个结果,心里莫名愧疚。

(3)

来访者C经过2年心灵成长自由了许多,与原生家庭的边界也清晰了不少,人变得独立了。

但最近却忘记了母亲的生日。这在以前可是从未有过啊。母亲打电话问她为何没回去,C顿时羞愧难当,并决定买更贵重的礼物回家谢罪。

(4)

朋友D最近越看老公越不顺眼,甚至有些贬低,觉得老公没长进,结婚那会儿可是视他为偶像啊,一想到这里,D就掩饰不住对老公的内疚。

(5)

来访者E读高二,以前父亲凶他打他都默默承受,可上周六自己居然还手了,还一把将父亲推倒。他夺门而出,跑到后山拼命撕扯头发。

最后用烟头在手腕烫了2个疤痕,还踢伤了一只倒霉的流浪猫。

好,分享完毕。

其实不难看出他们的共性:内 疚 感。

内疚的原因是:

啊,我的行为、想法伤害到他们了,我是个罪人!

不管这些伤害是有意或无意,内心的内疚,总让他们备受折磨。

被折磨的原因是:“他们觉得自己错了。”

重点有两个:[觉得] 和 [错了]。

关键是“觉得”,至于是否真的错了,我们一会再谈。

“觉得”本身就是一种“自我评判”,认为自己不好,没顾及他人感受。

而内疚感的出现,是因为“觉得”自己应该承担责任。

这很正常,每个健康的人格都会有内疚感,且终生携带。

比如打了孩子、上班迟到、忘记赴约、父母生病没陪床、答应的事没做到等等,你都会内疚:“我错了,所以我要承担错误造成的损失 。”

所以我们也常常做一些补偿,会给孩子买礼物、会加班加点、会给父母买衣服、会请他们吃饭之类。

这些补偿缓解了内疚,意思就是:我已经承认错误并弥补,就别再责怪自己了。

这些都是小事,也是我们一眼就能看到的,是意识层面的内疚感。你也很快能原谅自己,事情就这么过去了,该干嘛干嘛。

而我分享的这5个故事,却没这么简单。

因为他们并没有错。

他们心灵成长有了力量、上大学开拓了视野、升了职加了薪都是好事呀,都很优秀啊,就算遗忘母亲生日、和父亲对抗也都只是失误或一时冲动啊。

那干嘛还内疚?

这是因为潜意识的“背叛”:

我背叛了乡亲、背叛了父母、背叛了同事、背叛了老公。

我怎么可以这样呢?

他们都还是老样子,我为何要变强、变好、变优秀?

我不是应该继续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吗?

不是应该懂事乖巧顺让妈妈开心吗?

不是应该继续和同事们喝酒聊天打牌吗?

不是应该继续视老公为偶像吗?

不是应该听爸爸的话,做个孝顺的好儿子吗?

我这是怎么了?

答案是:

你没怎么,你就是成长了,变得有力量了,就是比以前更优秀了!

你也的确“背叛”了。

但你背叛的不是他们,而是自己以往的人格模式。

恭喜, 这就是所谓的“活出自我”,这就是“遇见了不一样的自己”。

你不用内疚,因为你没错。

相反,你是对的。

你只不过背叛了原来那个压抑的、麻木的、恐惧的自我。

以往的你顺从得窝火、孝顺得木然、乖巧得委屈,你很不开心,却要装作开心的样子。

就像这5个故事里的主人公,他们曾经一直在照顾别人的情绪、顾及别人感受,用一种迎合的姿态,换取无力的稳定与安全。

成长以前,你以为这就是自己想要的人生。

然而,你的迎合与取悦并没换来爱与欣赏,相反,身边的人变本加厉,还会遇见各种的渣男、渣女。

他们根本不重视你的感受,忽略你的存在,并将你的态度视为“忠诚”。

温尼科特说过:“人类不能容忍在他们的早期的爱里存在有以破坏为目的的爱 。 ”

意思是说,那些以爱为名义的“伤害”是不能被容忍的,之所以还能容忍,是由于那时你很弱小、很无助、很害怕,故此不能反抗。

你只不过把那些不能容忍的糟糕感受(愤怒、憎恨等)藏起来了。

在我分享的故事中,那个遗忘母亲生日的来访者早年曾被母亲无情地排斥、那个对抗的少年被父亲责打已成了习惯、那个说普通话的大学生亲眼目睹父母被邻居欺凌……

难道那才是他们想要的生活吗?

绝不!

他们只是在等待成长的契机,在等待变强大以后,实施潜意识的报复,这个过程就是背叛。

有的很直接,比如那个高中生直接把父亲推倒;

也有的很隐晦,比如那个来访者遗忘了妈妈的生日。

温尼科特曾描述这样的心灵成长:

精神治疗中,其实真的没有什么新鲜事,能发生的最好的事情就是——那些原本在成长中没被完成的事情,再后来的某一段时间里、在成长、治疗的过程中,在某种程度上被完成了。

所谓的背叛,只是在完成缺失的成长。

一个内省之人,一个坚持心灵成长之人的结果,往往是不断成长的,外在表现就是“优秀”。

你的专注与渴望注定会让你成为一个自己说了算的人,这就是最大的优秀。

但的确,潜意识会认为这是在背叛过去,因此也必须要面对背叛的副作用:内疚感。

内疚感,依据严重程度分为三个级别:

Ⅰ 第一级就是“内疚”。

对应的是补偿,例如给妈妈补生日礼物等,目的是让自己好受点,它对事不对人,你只不过觉得那件事做得不够恰当而已。

Ⅱ第二级是“愧疚”。

对应的是自我贬低,它掺杂了羞耻,你不仅仅觉得这件事没做好,还会觉得整个人都不好了,故此强烈自责、悔恨、懊恼。

Ⅲ 第三级是“罪疚”。

你不但内疚、羞愧,还觉得自己有罪,甚至不配活着。对应的是必须受到惩罚,这就不仅仅是情绪了,还会见诸行动,比如那个推倒父亲的孩子会烫伤自己、虐待小动物,严重的还会自残、自杀,以此赎罪。

必须指出:心灵成长获得的内疚往往是第一级别,也有第二级别,极少存在第三级别。

内疚不可避免,但至少意识层面你要清晰:

旧有模式改变带来的优秀不需要内疚,相反应该感到某种 成就感——居然敢在权威偶像面前撒野,居然敢反抗他们,你还是胜利者,这难道不值得庆祝吗。

就像那个久远的哲学问题:

你是否敢吃掉自己的蛋糕,并拥有它?

此刻,相信你可以作出回答。

简介:冰千里,知名心理咨询师,一个孤独又温暖的老男人,专注一对一心灵成长,公众号:冰千里(bingqianli520)

本文原创首发公众号:武志红(ID:wzhxlx)。

推荐你看

(点击文字即可阅读)

▽▽▽

5分钟了解:你潜意识有什么未解开的心结

父母不耐烦,可能是人格不够独立 | 人性的秘密藏在这里

预约咨询师 团体小组报名

后台回复数字 “002”

随机送你一个专业的心理测试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