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国将军中,有不少人两授上将、中将,曾经是国民党上将、中将,后来又被授予解放军上将、中将。如董其武、陶峙岳、陈明仁上将,曾泽生中将等。还有一个双料少将,鲜为人知。
他就是解方少将。
解方第一次被授予少将,是在国民党军中。
解方曾是东北军少帅张学良的心腹,参与过张学良的西安事变。
不过,他不是在西安行动,而是在兰州进行军事呼应。
1936年12月12日凌晨,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发动兵变,扣押蒋介石、陈诚等人,史称西安事变。
当日晚上,又发生一个事变——即兰州事变。
兰州事变,至今鲜为人知。
它的主要发动者,就是时任东北军第51军参谋处二科的中校参谋解方。
当晚八时,第51军军部灯火辉煌,车水马龙,军参谋长刘忠于与处长张熙光举行宴会,宴请国民党甘肃省兰州绥靖公署参谋长章良琛及所属各处处长。在宴会厅,章良琛等人酒酣耳热之际,万万没有想到,51军突然宣布,要对他们实行“暂时隔离”,个个目瞪口呆,成了阶下囚。
与此同时,兰州城内外枪声四起,东北军迅速出动,占领了中央军兵营、机场、电台、报馆、银行等地。
这就是继西安事变后的兰州事变。
有趣的是,这场事变的主要谋划人,并非军参谋长刘忠于或军长于学忠,而是他们的手下的中校参谋解方。
这时于学忠与51军三个师的师长都在西安。解方为何能指挥军参谋长?
原来他是张学良的亲信心腹。张学良交给他有一部专用密电码,在紧要时以授机密。西安事变发生后,解方就接到张学良的特急密电,告诉他西安发生了事变,命令51军立即采取行动,解除驻兰州所有中央军的武装,扣押主要党、政、军、警人员,断绝国民党绥靖公署与外地的联系,同时发表拥护西安事变以及八项救国主张的声明。
解方接到张学良的急电后,立即去找留守的军参谋长刘忠于。可刘忠于面有难色,犹豫不决。解方说:“少帅有难,我们能袖手旁观吗?你不敢指挥,我来指挥!”全军的三个师参谋长都在场,他们也都支持解方。刘忠于见状,也信心倍增,于是与解方一起策划了兰州事变。
晚上在刘忠于扣留章良琛等人时,解方率领军通信营营长冯梦瑞、通信科长李翔云以及部队包围了绥靖公署,然后冲进公署主任朱绍良的办公室,查封了里面的电台及档案材料。
次日拂晓,驻兰州附近的国民党中央军及警察、特务等武装一律被缴械。解方代表51军对软禁的党、政、军、警人员及被缴械的官兵进行宣抚;同时,51军和甘肃省政府发出了拥护张学良八项救国主张的通电。
兰州事变的成功,增加了西安事变的权威,也奠定了张、杨的军事实力和谈判地位。
此时解方虽然是东北军一名中校,其实已是一名中共秘密党员。西安事变后,全面抗战爆发,他随51军投入了抗日战场,1939年初被任命为第51军113师337旅上校副旅长,同年夏改任第114师少将参谋长,成为国民党军少将。
1940年6月,他奉命前往延安,担任中央军委情报部三局局长,从此汇入了人民军队。
1955年9月,解方被授予解放军少将,位居少将之首。
但是,后来有人说解方担任过志愿军首任参谋长,少将低授了,应该授中将。对此,解方很坦然,说:“只要能干革命,授衔不授衔都行。我很知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