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宝宝撞上冬天,同样的天气,同样的娃,为什么别人家的宝宝皮肤白白净净,我家宝宝的皮肤却又粗又黑......带出去一对比,太扎心!
特别是90后一代逐渐走上“妈妈岗位”,年轻妈妈们对宝宝的颜值越来越重视。
都希望自家孩子,打娘胎里出来就是高颜值宝宝,在家自己看着赏心悦目,带出去别人看着 满眼羡慕。
虽然宝宝的肤色大多受遗传决定,但他的肤质绝对是妈妈说了算!
所以无论先天皮肤偏黑、还是敏感肌宝宝,只要妈妈护理到位,照样逆袭,颜值爬上巅峰!
想要护理好宝宝的皮肤,妈妈们得知道这三点:
宝宝皮肤的特点
01
容易摩擦受损
宝宝的皮肤比较薄,只有成人皮肤的十分之一厚,他们的皮肤表层是单层细胞,而成人是多层细胞。
因此,在给宝宝做互动娱乐、清洁擦拭时要注意保证力度轻柔哦!
02
容易吸收
宝宝的皮肤比成人更容易吸收,比如同样份量的洗护用品,宝宝却比成人的吸收的多。同时,对于过敏、毒性反应更强烈!
因此,不要用大人的洗护用品来代替宝宝的,尤其像沐浴露等之类的。
03
角质层尚未发育成熟
宝宝的皮肤,真皮及纤维组织较薄,非常娇嫩,敏感,抵抗干燥的能力较弱。
所以平时室内要做好保湿,控制空气湿度在50%~60%。
04
体温调节能力弱
宝宝的皮肤,汗腺和体温调节中枢还处于发育中,对温度的调节能力较低,当外面的温度升高时,容易产生热扉。
05
控制酸碱能力差
宝宝的皮肤表面仅靠天然酸性膜来保护皮肤,以防细菌感染,并维持滋润、细滑。
因此,保护这层保护膜很重要,不要使用含碱性的洗护用品,比如含皂质、酒精、刺激性的产品。
已经知道宝宝的皮肤脆弱又敏感了,那我们就需要细心地为他们建起“防护罩”了。
宝宝皮肤护理
要注重哪几个皮肤区域
■ 宝宝的脸要白嫩,不要发红和皲裂
说好的白里透红的小脸蛋,往往会变成千篇一律的“高原红”,用手抚摸竟还有点粗糙感。
我们会发现,“高原红”之所以在秋冬里频发,是因为每次带宝宝外出,从室外进入室内,宝宝丰富的毛细血管会反复收缩扩张,时间一长便容易失去弹性,就形成红血丝,室外的风,也会带走宝宝皮肤中的水分,让皮肤变得干燥。
因此,改善宝宝的“红苹果”似的脸蛋,保持室内适当的温度和湿度很重要。
尤其是使用暖气、空调的房间里特别干燥,可以在房间里,放上加湿器,保持室内空气湿度在50%~60%,同时室内温度不宜过高,保持在20-25℃,可以增加宝宝的舒适度。
避免宝宝因为周围环境导致皮肤干燥,甚至口干、鼻干等不适。
■ 宝宝的身体要干净,不要干痒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妈妈觉得宝宝皮肤很容易干燥、粗糙、泛红,甚至出现湿疹,于是,从头到尾给宝宝涂抹润肤霜,宝宝还是会觉得痒,会不自觉地蹭痒或抓挠,皮肤也会出现红色的抓痕。
宝妈也许会疑惑:“经常洗澡,也抹了润肤霜,怎么宝宝还是干痒啊?”
原因可能就在于给宝宝洗澡的方式。冬天可以适当地减少洗澡的次数,一周2-3次,每次给宝宝洗澡的时间控制在5分钟左右,洗澡水温度不要太烫,洗完澡后用干净柔软的毛巾轻轻沾干,趁着余温抹上润肤乳,更有利于吸收。
■ 宝宝屁屁也要注意护理
宝宝的屁屁,长期受到汗液、尿液、便便的浸渍,再加上尿片闷热不透气,宝宝臀部和尿布反复摩擦,很容易形成红屁屁。
家长可以给孩子局部涂抹含氧化锌的护臀膏或氧化锌软膏,每天涂抹2—3次左右,需注意给孩子涂抹完药物之后可以把吹风机开到弱风给孩子吹干,或者给孩子晾干之后再包裹尿不湿。
平时注意孩子局部清洁,透气,白天可以给孩子把局部晾一晾,什么都不穿,洗澡的时候室温注意合适以27到28度为宜,水温以37度左右为宜,以免刺激加重局部情况。
知道这些皮肤区域的护理方式,接下来看一下具体的操作方式。
如何精细化护理宝宝皮肤
由于这部分的内容太多,为了保证能让每一个家长都能学会冬季给宝宝护肤方法,我们专门把内容录制成了真人医生课程 【宝宝秋冬季皮肤护理】
免费送给大家,也送给宝宝们,让薛医生手把手的教会大家实用方法!
还有40天就要过年了,家长们抓紧时间学会方法,给自家宝宝护理一下,你家宝宝就是过年聚会时最靓的仔!
(扫描图片二维码备注“皮肤”,小助手会通过更快奥~)
友情提醒:已经在家庭医生学习分享群的宝妈不用再加小助手了奥~课程会在群内同步播放
免费课程+干货满满,希望真的可以从实处帮助到各位家长和宝宝,也建议大家可以 【转发】给你的家人朋友,大家一起为宝宝的皮肤助力!
责编:赵樱茹
排版:刘平铎医学审核:张彤
图片:网络/十月呵护漫画组,侵删
原创文章,请勿转载。商务合作 :微信 444019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