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双十一,比剁手党更开心的是饭圈女孩。两台晚会,六个小时的全程直播几乎囊括了所有当红爱豆。但其中最开心的,一定是杨洋粉丝。毕竟和其他艺人三天一个热搜的活跃度相比,杨洋属于「暂时出关」的那个。
已经大半年没正经营业的杨洋当天以长发+贝雷帽的造型上了热搜,粉丝在嗷嗷「哥哥好帅!」的同时,这个造型也引起了很大争议。
不少网友都认为杨洋这身搭配过于邋遢,再加上芒果台的死亡打光,在大众印象里清清爽爽的少年像是从沙漠流浪回来的。
微博上的时尚博主gogoboi更是直接diss杨洋是#双十一晚会最可怕着装#,说他「成功cos了犀利哥」。
针对这个吐槽,粉丝辟谣说之所以走这个造型,完全是因为杨洋正在拍摄的军旅戏。为了拍戏剪了寸头,拍摄条件也比较艰苦,身上难免挂彩,所以杨洋为了舞台效果,使用长发遮住了脸上的一些伤口和淤青,也避免让粉丝担心。
再加上杨洋参加完晚会后还要立马奔赴剧组继续拍戏,所以这个造型没什么好吐槽的。
其实从羊毛老师对造型的解释来说,大部分网友是可以理解并接受的,毕竟大家在当天讨论的重点并不是杨洋「差点崩了」的造型,而是杨洋最近「是不是糊了」?
没有在播剧,没有宣传水花,也不上任何综艺,和晚会上其他艺人相比,杨洋近一年的高位热搜都少之又少。
作为公认的「四大流量」之一,阿杠按照作品算了算,发现杨洋这两年确实属于「失踪人口」。
和成龙合作的《急先锋》拍了大半年,今年9月份才定档2020年大年初一上映;四月进组的《特战荣耀》,预计拍摄时间超过半年,现在正在拍;IP剧《全职高手》也拍了大半年,而且在7月份播出时正好赶上《陈情令》和《亲爱的,热爱的》双曝,好不容易等到他们完结,《小欢喜》杀了出来天天霸占热搜。当时阿杠的朋友圈就有人在问「咦?杨洋出新剧了吗?」,配的还是韩商言的表情包。
再往前推推,跨越16、17两年漫长闭关拍摄的《武动乾坤》在2018年8月播出,合作张黎导演的杨洋在剧中的打开方式是这样的:
再再往前,2017年《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上映,线上杨洋在油腻地拉着面,线下杨洋粉丝大规模「锁场」引发院线抗议。与此同时,关于杨洋「替身」「倒模」的争议也越来越大。
可以说,从2017到2019的两年间,能为「演员杨洋」增加厚度、刷出好感度和观众缘的质量剧,数量为零。这也是为什么网友开始感慨「流量更新换代」以及「杨洋糊了」的原因。
讲真,阿杠也是万万没想到,有朝一日杨洋能和「糊」这个字挂上钩。
对于内娱来说,无论你是狂热的追星女孩还是冷静吃瓜的路人,谈起娱乐圈「四大流量」是绕不过的存在。
还是杨洋举例,2015和2016是他成为四大流量的巅峰时期。
3月,《少年四大名捕》开播,无情扇着扇子走进了追星女孩的视线;4月,《左耳》里的白衬衫少年许弋上线,电影票房超五亿;6月,《盗墓笔记》播出张起灵引爆了话题;7月,《旋风少女》来袭,若白留住了一大波死忠粉(期间还有《花儿与少年》持续增加路人缘)
到了2016年8月,《微微一笑很倾城》上线,肖奈凭借个人苏点成为全民大神;9月,和邓超张一白合作的《从你的全世界路过》上映,远超同期电影票房;
这样一圈盘点下来,短短两年,杨洋就被推到了流量中心。如今也是短短两年,吃到第一波流量红利的艺人被网友讨论是不是糊了。前两年满手作品的杨洋,2019年面积最大的出圈讨论却是和乔欣的绯闻。
杨洋:我太难了。
不止是杨洋,对于初代流量们来说,当初的辉煌成绩正在慢慢消失。
毫不夸张的说,如今流量粉圈Battle的各项数据,最初的纪录持有者都是鹿晗。「微博上最多评论」的吉尼斯世界纪录,QQ音乐史上第一张卖到殿堂金钻(超过1500万销售额)的数字专辑,各大时尚杂志以秒破万的购买记录……
纯靠粉丝堆出来的流量,也特别容易因为粉丝流失而垮塌。2017年10月鹿晗公开恋情后,流量,口碑,咖位全面降级,投资3亿多的《上海堡垒》最终票房只有1.2亿,这样的成绩直接成为压死鹿晗流量的最后一根稻草。
《上海堡垒》的导演滕华涛曾经有过「用错鹿晗」的言论,当时向佐在微博里说「如果人家当时不是顶级流量,你会用他吗?」简直一阵见血。
同样,四大流量里的吴亦凡和李易峰也面临着类似的现状。
吴亦凡那边,油腻胡渣QQ秀造型,咆哮式演技,胖成球,约X,负面消息就没停过;李易峰那边,凭借在《老炮儿》里的及格表演,力压段奕宏、张译获得了当年的百花奖最佳男配角,从此口碑一落千丈。好不容易凭借电影《动物世界》人气回升了一些,又凭借电视剧《麻雀》成为金鹰视帝引发群嘲……
对于四大流量来说,这两年没有交出爆款作品,就注定会被更加亮眼的新人替代。放眼最近两年的娱乐圈,邓伦,肖战,王一博,李现……每一个都是手握爆款的新兴艺人。
娱乐圈正以5G的速度更新换代,但全网追星500人,无论老流量们怎么固粉小偶像们怎么冒头,粉丝受众却几乎是同一群体。流量格局发生变化,是注定的。
更有意思的是,娱乐圈也开始流行「叔圈」了。
《流浪地球》《邪不压正》《疯狂的外星人》《小欢喜》《我不是药神》等等电影电视剧的上映,让观众看到了中年大叔们的魅力。吴京,沈腾,黄渤,徐峥,黄磊……越来越多实力在线、国民度超高的大叔们被饭圈女孩发现。
面对这种前后夹击,四大流量的转型不可避免。
于是吴亦凡开始用自身槽点漂亮翻身,一首《大碗宽面》成功出圈。最近更是在新歌《贰叁》MV里尝试了古装新造型,和杨紫合作《簪中录》更是板上钉钉的事;
鹿晗合作了实力派影帝王千源,在《在劫难逃》里挑战反叛男二,还和吴磊合作了《穿越火线》;李易峰离开老东家,签约了廖凡秦海璐所在的新公司,官宣的第一部剧就是主旋律电视剧《号手就位》(合作的是《人民的名义》导演李路);杨洋更是像阿杠前文提到的,半年半年的闭关,全身心拍戏。
在以秒计算的演艺圈,总会有一代又一代的艺人通过选秀、偶像剧或是其他更新鲜的方式走进大家的视线,一次次刷新观众认知,称霸热搜。没有谁是永远不可替代的,但市场大趋势却会保证粉丝经济永远存在,初代四大流量只是先一步走上了这条道路。
如果以数据、粉丝热情和销量为标准,他们确实是「糊了」。但观众认可度和打开市场是个非常漫长的过程,四大流量每个人手上依然握着国际一线的奢侈品品牌代言,这是短时间内新流量们撼动不了的。
大浪淘沙闯过来的初代们,其实至今仍有选择的空间和余地。无论是沉下心来演戏,踏踏实实做音乐,还是尝试未踏足的古装领域,他们仍然有转型的机会和时间。
如今大部分的转型期作品还没有上映,演技如何,颜值崩没崩,转型是成功还是失败,这些都还没有最终定论。娱乐圈是个很玄的地方,一夜成名的有,转型不成功跌落谷底的有,蛰伏好几年一部剧爆发的有,成功再走巅峰的当然也有。未来怎样,还得看他们自己的选择。
退一步说,以现在的状态来看,「杨洋们」如今「糊了」,未尝不是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