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昌硕书画篆刻艺术展仅剩4天啦!3大看点不容错过!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1-13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858
导读

晚清杰出艺术大师吴昌硕,其篆书即为善学善用《石鼓文》之典范,一生都用心于此,有“一鼓写破诸艺通”之誉,他曾说:“余学篆好临《石鼓》,数十载从事于此,一日有一日之境界。” 集《石鼓文》轴 民国十五…

联合浙江省博物馆和西泠印社

共同举办的

——吴昌硕书画篆刻艺术展”

已经开展有一段时间了

开展以来

就受到广大观众朋友的喜爱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

让观众对这个展览如此的喜爱呢?

我们今天就来一探究竟

展览简介

本次展览遴选144件组书画篆刻艺术精品,展现吴昌硕“与古为徒”的坚守和“与古为新”的胆拓,也是深圳博物馆“近现代书画名家”系列艺术展之一。展览由四个单元组成,表现出吴昌硕不同时期的艺术特征。

看点一:石鼓文

自古以来,石鼓文就备受金石艺术家们的最爱。石鼓文的章法,基本上是纵横有序,格局分明,质朴端庄,凝重大方,每个字的结构比例大致相同,字距与行距大致相等,给人一种高贵而肃穆、庄重而多姿的感受。

晚清杰出艺术大师吴昌硕,其篆书即为善学善用《石鼓文》之典范,一生都用心于此,有“一鼓写破诸艺通”之誉,他曾说:“余学篆好临《石鼓》,数十载从事于此,一日有一日之境界。” 在他之后的其他艺术创作中包括书法绘画等都能看到石鼓文的影响。

集《石鼓文》轴 民国十五年(1926)

看点二:大写意花卉

花鸟画科在晚清民国画坛上一时大盛。作为画家的吴昌硕虽学画较晚,四十岁以后方将画示人,但他最为擅长的就是大写意花卉。

墨荷图轴(赠陆恢)

纸本 水墨

清光绪十二年 (1886)

鼎盛图轴

纸本 设色

清光绪二十八年 (1902)

看一幅画,首先的直观感受来自画面的图像呈现,也就是欣赏者对画面内容的理解以及视觉上的审美体验。

平凡的物象、明快的造型、活跃的色彩、质朴的意趣,吴昌硕将花卉题材中的文人雅趣与世俗审美很好地结合,形成雅俗共赏的风格面貌,为大写意花卉注入新的活力。

在吴昌硕的绘画里,既有梅兰竹菊、岁寒三友之类文人雅趣的代表,也有适应市民阶层审美要求、寓意吉祥的牡丹、紫藤等,甚至还有果蔬瓜匏等等带着市井田园气息的物事。

贵寿神仙图轴

纸本 设色

民国十年 (1921)

桃花图轴

纸本 设色

民国十一年 (1922)

以牡丹象征富贵,以菊花代表长寿,以水仙比喻清雅,就花鸟画科而言,缘物抒情的表现方式是传统的,而在绘画技法上吴昌硕则以强烈的个人风格完成了自我表达。

看点三:金石篆刻

吴昌硕于众艺之中,印名闻世最早,其艺术发韧于金石篆刻。也正是篆刻,为日后打下艺术开拓之局面。

吴昌硕于印用功最深,他刻印喜以钝刀出锋,章法森严而奏刀大胆,不仅气魄宏伟,雄深奇肆,而且字口工整细致,字型多姿。吴昌硕的篆刻初学浙皖两派,并受邓石如、赵之谦等诸家影响,早年印风比较单薄。后期治印章法大量参石鼓文,秦汉玺印,封泥、汉篆、砖瓦等文字特点,独创“钝刀出锋法”。

最后想要跟大家说

——吴昌硕书画篆刻艺术展”

展至11月17日(本周末)

也就是说仅剩4天啦!

别再犹豫了

赶快抓紧时间来看展吧!

编辑/统筹|教育推广部 赖聪琳

转载请注明以上信息

展览馆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