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不帮我带孙,明天我不给你养老”。被绑架的爷爷奶奶何去何从?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2-20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1015
导读

现在很多子女都要求父母帮自己带孩子,如果老人不同意,很多人还要挟父母。有时候生病,照顾自己都是个问题,更不用说带小孩。 老一辈的思想观念和年轻人毕竟不同,年轻人崇尚科学带娃,老一辈相信自己的经验,…

国内调查报告显示:最幸福的老人是和老伴两个人住在一起。其次是和兄弟姐妹住在一起。和子女甚至第三代同住的老人,幸福感都比较低。

现在很多子女都要求父母帮自己带孩子,如果老人不同意,很多人还要挟父母。“今天你不给我带孙,明天我不给你养老”让很多老人无所适从。到底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一、为子女带孙的现状

据国内调查显示,我国现有随迁老人近1800万,占全国流动人口的7.2%,其中专程为照顾晚辈而随迁的比例高达43%。

大多数老人在成为祖父母(外祖父母)时,年龄在50-65之间。这个年龄往往面临着退休和养老的焦虑之中。

很多老人辛辛苦苦把孩子带大,熬到了退休。正准备开始度过美好的晚年。却又要开始给子女带孙。所以说大多数祖父祖母是不幸福的。

1.绝大部分长辈还是愿意带孙

在原始社会到近几千年的社会传统中,成年人的死亡率很高,爷爷奶奶是第一顺位的替补养育人。

从基因的角度来考虑,太过于自私的爷爷奶奶基因是很难传下来的。你不好好带孙,后代都不存在了。

许多奶奶和外婆,都有这种养育孙辈的冲动。甚至有人类学家认为,人之所以要在失去生育能力之后再活很多年,就是因为需要协助抚养孙辈。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李密《陈情表》

2.女性长辈比男性长辈更疼爱孙辈

很多男性长辈对孙辈其实并不是很关心,比如我爸爸经常把我儿子和我弟弟儿子名字叫错,更不用说记得他们生日。

让这种粗心的爷爷去照顾孙辈,他们肯定会抱怨小孩子太麻烦和淘气。奶奶和外婆对孙辈的照顾和疼爱程度一般来说比爷爷和外公要好。

一方面女性自己生育过,自己带过孩子,所以更能体会子女的难处。另一方面也是女性比较细心和体贴,在细节上更加注意孩子的感受。

二、为什么不想带孙子

很多老人们开玩笑说:“在大城市给儿女带孩子是‘有期徒刑’,‘刑满’(孩子上学)就能回家了。”

那到底哪些原因让老人们不想带孩子呢?

1.和老伴两地分居,思念家乡

子女们在大城市读大学,上班,交友。早已经适应了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他们有自己的朋友,同学,交际圈,不会有孤单的感觉。

老人家从熟悉的家乡来到大城市,到处都是车水马龙。见不到熟悉的老伙计,看不到一起生活几十年的老伴。每天除了几个亲人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

很多老人普通话说不好,连在大城市交个朋友都很困难。难免有孤单寂寞的心情。

2.年龄大身体吃不消

我儿子出生那段时间,坐月子每天晚上睡不好,半夜起来好几次。碰上小孩发烧感冒,那真是心急如焚。连我这个年轻人都这么辛苦,更别提长辈了。

老人家年龄一般都较大,行动也不方便。有时候生病,照顾自己都是个问题,更不用说带小孩。

很多长辈经常腰酸背痛,稍微累点就身体吃不消,很多时候即使他们想带孙辈有时候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3.教育观念的不一致

以前带孩子是放养,一个人能带几个孩子还能一边工作。现在的年轻人只打算生一两个,所以特别重视。经常全家老少齐出动还带不好一个孩子。

老一辈的思想观念和年轻人毕竟不同,年轻人崇尚科学带娃,老一辈相信自己的经验,当初你不是这样被我带大的吗?现在这样带怎么不科学了?

但是子女总是反驳他们,要讲科学,这都是专家和医生讲的,这些方法肯定对小孩更好。

久而久之,两代人的矛盾会越来越多,老人家观点不被接受,心里自然也就不舒服了。

4.想要过自己的生活。

很多老人辛苦了一辈子,好不容易把子女拉扯大。自己照顾孩子的责任完成了。

正打算安心退休享受下美好的晚年生活,每天陪老伴买买菜,逛逛街。

和老朋友一起练太极,钓鱼养花。突然子女又要自己帮忙带娃。心里落差确实很大。

遇到子女多的,孩子生了好几个,那就更辛苦了。

带完一个接着又是下一个。这样的日子看不到尽头。

自己向往的晚年生活迟迟得不到落实,心里肯定难受。

5.家庭矛盾闹心

很多人不想带娃也是担心婆媳矛盾。闹了矛盾,媳妇心里有意见,婆婆也是委屈。

现在的年轻人在大城市立足也难,生活成本太高,很多时候还要找父母要求援助一下,这也给父母带来一定的经济压力。

加上两代人的思想观念相差很大。带娃理念上的冲突,消费方式上的冲突,家庭矛盾上的冲突,都会给双方带来巨大的压力。

很多老人觉得吃力不讨好,为了家庭和谐。还不如不带,自己还可以清净点。

三、子女们应该怎么做?

保姆和工人可以给工资,做的不好可以扣钱,这是正常的。但是父母辛辛苦苦帮忙还得不到理解,肯定是心里不太舒服,那我们子女应该怎么做呢?

1.给于老人更多的尊重和理解

老人不图子女给很多钱,但是人年龄大了,需要子女更多的关心。

在父母给我们带孩子的时候,我们应该更耐心、更尊重,更多的称赞和恭维。

在一些大事上征求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不当面驳斥他的提议。

多夸夸老人家,不但当面夸,还要背后夸。

在朋友圈、在家族群里发发老人家辛苦的照片,当着一大家人表扬他们,这都会让他们很有成就感。

2.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换岗

奶奶和外婆可以轮流来帮忙带孩子,一个人过来,另一位长辈可以回家休息。

这样解决了老两口长期不在一起的相思之苦,也可以让老人家放松下心情。

如果确实只有一个人带,可以考虑过段时间把另一个老伴接过来一起住住,虽然换汤不换药,但是终究两个老人家和一家人可以团团圆圆。

3.子女应该多跟父母示好、表示亲近

和父母在一起不要讲道理,对待父母要做到:微笑、嘴甜、送礼、多哄。

子女不仅仅是孩子他爸妈,我们在某些时候,要让父母感觉到你是他的女儿、她的儿子。小时候那个会抱他,会撒娇的女儿。

中国人表示感情的方法总是很含蓄,试试抱抱自己的爸妈吧。

你要记得,他们已经老了。肢体动作有的时候,比语言更给力。

4.看得见老人的努力,多满足老人的渴望。

老人家背井离乡来到大城市,在陌生的环境里为了适应我们,作出了巨大的妥协和努力。

他们不再是那个把我们高高举起的父母,他们已经是牙松毛掉的老狮子了。

每天除了呆在小房间,做家务,带小孩,他们也希望出去走走。

如果我们有时间,减少一些聚餐,减少一些应酬吧

多带父母出去走走,哪怕是简单的旅行,哪怕是一顿温馨晚餐。

朋友相见时间还多,父母亲却不多了,千万别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在。

我们才是孩子的第一监护人,有着明确养育孩子的责任。父母已经养育了我们,他们其实并没有权利和义务一定要给我们来带孩子。

如果可以,让他们安心享受晚年吧。实在不行,在他们来的时候请多给一些关心、照顾、温柔和表扬吧。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