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首艘国产航空母舰CV17“山东”号服役后,中国海军正式进入双航母时代,也成为世界上极少数同时拥有两艘航空母舰的国家,这确实让国人兴奋。
不过,“山东”号航母可能还不是中国海军真正需要的,当然,这句话可能会得罪一些军迷,只是这个世界总需要一些不一样、不同角度的声音,要知道“山东”号航母只是中国第一艘航母“辽宁”号的翻版或者说是一个现代化改进型,而“辽宁”号作为一款设计时间在上世纪80年代的舰艇,她的布局和设计严重限制了现代化军事潜能和舰队投射能力,事实上“辽宁”号服役时,就明确声明过她只是作为中国海军的一个航母实验平台。
“山东”号航母正式服役
“辽宁”号的来历相比已经不用我多说,其前身为苏联1143.5型重型航空巡洋舰计划中的次舰1143.6“瓦良格”号,设计建造的时间正是苏联实力最巅峰的时候,当时的苏联经过几个阶段的摸索,并且相继建造了“莫斯科”级和“基辅”级等非常规类型的航空母舰后,终于有底气去尝试建造直通式甲板航母,“瓦良格”号和姊妹舰“库兹涅佐夫”号就是苏联的第一次尝试。
“山东”号航母
因为军事理念的不同,苏联对航空母舰的设计建造也有着自己的独特之处,苏联海军认为航空母舰是需要承担独立作战能力的,因为没有足够的水面舰艇为其提供护航,所以从名字就可以看出,1143.5型重型航空巡洋舰,苏联为该型航空母舰安装了足够的自卫武器,包括一座12单元反舰导弹垂直发射系统,4座6单元防空导弹垂直发射系统,8座近防导弹发射系统,4座近防炮。
“库兹涅佐夫”号上的垂直导弹发射系统
当然,这次尝试从某些方面来看是成功的,1143.5型拥有的火力是现代航空母舰里面最强大的,只是这些火力的代价是牺牲了航空母舰最重要的舰载机能力,虽然排水量达到6万吨,但该型航空母舰搭载的舰载机基本和4.2万吨级法“戴高乐”号航母相当,约30-40架左右,相比于美10万吨的“尼米兹”级要少一半左右。
“辽宁”号航母
与此同时,1143.5型使用的是滑跃起飞方式,这种起飞方式需要舰载机的重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并且舰载机自身必须具备强大的动力,得益于苏-33/歼-15舰载机优秀的发动机,使得即使是滑跃起飞,也能在自身重量不超过30吨时起飞,但问题是除了苏-33/歼-15这种战斗机以外,各种固定翼支援飞机、预警机无法在1143.5型起飞,只能使用旋翼机进行补充。
“辽宁”号航母
另外,滑跃起飞不仅是效率低,还受风速、风向等影响,无法保证满油满载,先上天的要等后面的起飞后编队,据资料显示,即使是风向和海况最好的时候,1143.5型放飞一架舰载机的时间也在3-5分钟左右,而使用弹射起飞的法“戴高乐”号却可以在6级海况情况下,每30秒放飞一架30吨级的固定翼舰载机。
“戴高乐”号航母
中国海军首艘国产航母“山东”号而作为“辽宁号的翻版/改进型,虽然进行了大规模升级改造,增加的机库和甲板面积,可以存放和停放更多的固定翼舰载机,但其滑跃起飞方式和舰艇本质依旧没有改变,这也就极大的限制了该型航母的军事作战潜能,事实上苏联也从来没有将1143.5型作为自己的远洋作战舰艇编队的主力,只是将其作为自己核动力潜艇的护航舰和海上突击舰,因为没有辅助的半油半载舰载机在大洋中间只能解决一个有无问题,其后继型1143.7型核动力航空母舰才是苏联海军航母的终极大梦,不过那也确实成为了一个梦。
“尼米兹”级航母
因此,作为向远洋前进的中国海军,如今的国产首艘航母“山东”号只是一个开始,未来还是期待核动力、弹射起飞、固定翼预警机的出现吧,等到那时候才是实现真正蓝水海军的时候,才是值得兴奋的时候,相信以目前中国的国防工业实力,这个时间应该不会太远。
本文资料和图片素材均来自于网络,由作者整理发出,如有不严谨之处或侵权行为,请联系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