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升机飞行全靠它,作为核心机构的旋翼系统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2-20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740
导读

所谓“刚性旋翼”,千万不要被这几个字给误导了,在文献中,更常见的名称叫做“无铰式旋翼”(Hingeless Rotor),也就是说,这类旋翼系统中,桨叶是与桨毂之间是没有类似于全铰接式旋翼的铰链的他…

我们在谈论直升机主旋翼系统差异的时候,其实我们在谈论的就是“桨叶连接到桨毂方式的差异”,这也是我们区分不同类别的旋翼的“标准方法”。对于直升机而言,目前旋翼系统主要有三种基本类型:全铰接式旋翼、跷跷板旋翼(半刚性旋翼)、无铰式旋翼(刚性旋翼),不过有一些现代化的旋翼系统采用了“组合式构型”的旋翼系统。

01

Fully articulated:全铰接式旋翼

Juan de la Cierva(胡安·德拉谢尔瓦)发明了全铰接式旋翼,不过他并非在研制直升机的过程——而是在研制自转旋翼机时候——发明这一设计的 。但是他的这一伟大发明,大幅推进了直升机的发展——事实上,早期直升机的所谓“旋翼”都是大尺寸的“木制螺旋桨”,一旦试图前飞,就很容易侧翻,这是由于旋翼左右两侧(前行侧和后行侧)气流分布不对称而形成的升力差引起的滚转力矩导致了这类事故。

在一套全铰接式旋翼系统中,每一片旋翼桨叶都通过一组铰链连接到旋翼桨毂上,因为这些铰链的存在使得每片桨叶都能够“独立运动”。一般来说,全铰接式旋翼会具有3片及以上的桨叶。这些桨叶的铰链使其能够各自实现挥舞、变距和摆振运动。

水平铰:水平铰又称挥舞铰,旋翼桨叶将会绕着这个铰上下挥动,形成“挥舞运动”,挥舞运动能够补偿前飞时候旋翼存在的升力分布不对称问题,挥舞铰一般会布置在离桨毂中心有一定距离的地方,挥舞铰和桨毂中心的间隔被称为“挥舞铰偏置量”;

垂直铰:垂直铰又称为摆振铰,旋翼桨叶会绕着这个铰在旋翼桨盘平面内前后摆动,这种摆动是为了平衡旋翼周期性挥舞产生的“哥式力”;

轴向铰:轴向铰又称变距铰,它的方向指向旋翼桨叶的半径方向,在驾驶员推拉杆、提总距的时候,操纵杆就会推/拉旋翼桨叶绕着轴向铰转动,从而改变桨叶的“几何迎角”,来实现气动力的改变,从而实现直升机的操纵。

采用全铰接式构型旋翼系统的直升机数量可观,这里选个欧洲的AW109做代表吧。

02

Rigid:刚性旋翼

所谓“刚性旋翼”,千万不要被这几个字给误导了,在文献中,更常见的名称叫做“无铰式旋翼”(Hingeless Rotor),也就是说,这类旋翼系统中,桨叶是与桨毂之间是没有类似于全铰接式旋翼的铰链的他们是通过一种“刚性方式”连接到桨毂之上的。第一副刚性旋翼是由洛克希德(注意,当时还不是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Irv Culver(埃夫·卡尔弗)发明的,随后刚性旋翼系统被广泛应用于洛克希德公司在1960年到1970年之间制造的一系列直升机上,相信对直升机发展史关注的读者朋友已经想到了,大名鼎鼎的AH-56夏延直升机,就是配备了这种刚性旋翼。

在刚性旋翼系统中,因为没有铰链的存在,所以每一片桨叶的挥舞和摆振都是通过桨根部位的弹性段来实现的。从结构上来说,刚性旋翼系统远比全铰接式旋翼系统来得简单。桨叶挥舞和摆振产生的载荷通过旋翼的弯曲来承受,而非传统的铰链——也就是通过桨叶本身的弯曲变形来补偿了以往需要可靠的铰链来实现的高频率摆动。由此带来的好处就是:刚性旋翼能够产生较大的桨毂力矩,该力矩大幅降低了旋翼系统的操纵响应滞后特性(所谓操纵响应滞后,通俗说法就是,你输入一个操纵量,比如左推杆,直升机不会瞬间响应,而是要稍过一会儿才响应过来,这就是操纵响应滞后)。

AH-56A 夏延直升机当仁不让成为该种构型的直升机代表。

03

Semi rigid:半刚性旋翼

半刚性旋翼也叫做“跷跷板旋翼”(Teetering Rotor/Seesaw Rotor)。该系统一般都是由两片旋翼组成的,两片旋翼之间是通过铰链相互连接的,且通常只有一种铰链(水平铰或者垂直铰二者之一,这也是被称为半刚性的原因),由此,两片旋翼会绕着桨毂中心一起运动,但方向相反(一个向上挥起,另一个就一定会向下落去),就好像跷跷板一样。

这种旋翼的操纵与全铰接式旋翼在原则上是相同的,周期变距所引起的周期挥舞(桨盘倾斜)可以通过桨叶的“跷跷板运动”来实现。不过由于其周期变距导致的是桨叶绕桨毂中心水平轴转动,因此操纵引起的挥舞运动实际上也就是整个旋翼旋转平面相对于旋翼轴倾斜了一个角度,这是它与全铰接式旋翼的区别。

这种旋翼构型的代表机型为贝尔UH-1 伊洛魁(又称“休伊”)直升机。

04

Combination:组合式旋翼(柔性旋翼)

图——球柔性桨毂旋翼系统

现代化旋翼系统往往会采取上述旋翼系统的组合式设计。有些现代化的桨毂本身就是柔性桨毂,这种桨毂能够使得旋翼的弯曲变形运动不需要任何的轴承或铰链就能实现。这种被称为“柔性桨毂”的系统通常是通过复合材料制造的。

图——弹性轴承应用到旋翼系统中

此外,在一些新型的桨毂系统中,设计师也会采用弹性轴承来取代常规的滚柱轴承。弹性轴承一般都是通过橡胶类材质制造的,这种轴承为桨叶提供了“有限位移的运动空间”,相当贴合直升机的实际应用需求。

总的来说,柔性桨毂和弹性轴承的应用使得旋翼系统不再需要润滑油,自然而言也就大幅减少了旋翼系统的维护工作量。这些柔性和弹性部件也能够吸收振动,这意味着现代化桨毂将面临更低的疲劳问题,因此其使用寿命也能大幅增大。

欧洲直升机公司的AS350松鼠直升机就是应用该构型旋翼的代表机型。

转自:旋翼飞行器,机械工程师,机械前沿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