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8年底,叶伟信执导、甄子丹主演的《叶问》上映,到2019年底,仍旧是叶伟信+甄子丹的《叶问》第四部上映,11年,这个系列终于完结了。
因为从第一部到第三部,豆瓣评分一直在下滑,很多人其实都曾希望这个系列不要再拍下去了,可是终于等到大戏落幕,却还是无比惆怅。
在《叶问》系列之前,提起近代武术家,拜反复翻拍的影视作品所赐,大部分人可能只知道霍元甲、陈真、李小龙,而鲜少有人知道叶问,尽管他是全世界最有名的华人功夫巨星李小龙的师父。
直到甄子丹的叶问系列火了之后,才陆陆续续开始有各种影视作品来讲述叶问的故事。
相比霍元甲和李小龙更多的是传承及将中国功夫发扬光大,显然叶问才是真正难能可贵的开宗立派的一代宗师。
为什么甄子丹之前没有什么影视作品讲他?
大概是因为,相比霍元甲和李小龙轰轰烈烈地结束了短暂的一生,叶问看起来更像是一个普通人,他卒于1972年,享年79岁,不是死于比武擂台,也不是死于坏人陷害,而是正常的病逝。
看上去,好像不够传奇。
但其实,这也正是《叶问》系列最动人的点。
演一个武术家,自然要不停地打打打,其实只要导演想,就可以一直拍下去,今天打日本人,明天打美国人,后天打泰国人,反正无论过程有多曲折,最后肯定是中国功夫赢。
可如果单纯只是看这些,几十年前我们就看过陈真一脚踢碎“东亚病夫”的匾额了。
对,最经典的那版陈真,还是甄子丹演的。
这些年来大家看过太多影视作品,早已不是轻易就被这种民族归属感挑动情绪的当年。
所以甄子丹的叶问,除了能打,让人印象最深刻的是怕老婆。
当然不是怕,是因为尊重。
在外面,他和其他武术家一样,外国人不服?那就打服他!
但是在家里,叶问让大家看到,习武之人强硬的外表下,与普通人无异的感情。
于是到了第四部,妻子已经去世,叶问面临的问题,是进入青春期的叛逆儿子。
为了这个儿子,他也像普通人一样,恳请校长不要开除儿子、拜托别人帮忙给儿子写推荐信。
当然,他也犯过很多父亲都会犯的错,即将自己的意志强行加诸孩子身上,明明儿子想学武,他却一定要儿子去读书。
但他毕竟还是那个慈父,即便儿子不理他,远隔重洋的他也必定要每晚打电话问候。
这是我们熟悉的那个叶问,拳头向外、掌心向内,他可以用武力把不服的人打趴下,可是面对自己所爱的人,却要小心翼翼地捧在手心。
但是作为“完结篇”,最难的是,要给这个系列收尾。
“美人自古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英雄大都是不怕死的,怕的是死得过于平淡,怕的是活到年老,渐渐的力有不逮,不见昔日雄风,甚至老死病榻。
《叶问4》讲述的故事发生在上世纪60年代,故事中的叶问,已经是六七十岁的老人。
甄子丹的表演一直非常克制,很难在他面上看到太大的情绪波动,即便是叶问得知自己患上了癌症,表情也依然平静。
他这一生,已经很好,唯一不放心的,就只有儿子,所以他去美国帮儿子选学校,于是遇到了歧视华人的美国军官,不得不将擂台摆到大洋彼岸。
在完结篇里,我们看到已经迟暮的叶问,与人对战的时候,不再年富力强,时常手抖、时常虚浮,在面对人高马大的对手时,往往是不占优势的。
他本来可以不出手,因为这不是他的主场。
已经被打趴下的太极拳高手万宗华,他的女儿求叶问不要去,因为她害怕叶叔叔也会像爸爸这样。
但叶问还是去了,他说,我们习武之人,遇到不公义的事情,一定要站出来。
重点不在于他打了谁、又打了多少人,而在于他自始至终所坚持的“不平则鸣”,在于每次对方欺人太甚时,他总会及时站出来说:“够了。”
那是许多人都梦想自己可以做到的“路见不平一声吼”,他做到了,而且做了一辈子。
打完以后,他带着脸上的淤青回国,开始教儿子习武,平静地等待死亡。
有一点不舍,但父子矛盾已经解开,这一生坦坦荡荡、俯仰无愧,已然无憾。
这一次,甄子丹终于把叶问演死了。
不够激烈的死亡,也未必不传奇。
故事中的叶问,后继有人,既有李小龙和他的徒弟,又有自己的儿子阿正,咏春不会失传。
而在叶问系列落幕之外,更令人伤感的是,功夫电影是否也从此落幕了?
学武太累了太苦了,这一代的年轻人,也早就不是当年看完《少林寺》电影就去少林寺学武的年轻人,当明星轻轻松松就能赚钱,多好,干嘛还要打来打去?
甄子丹今年已经59岁了,吴京在探索军事题材,赵文卓已经淹没在各种烂片里,大家最熟悉的打星,大概就剩同样参演过《叶问》系列的吴樾和张晋了,吴樾今年43岁,张晋今年45岁,其实也不年轻了。
还会后继有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