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海军陆战队的成立可以追溯到1705年,是继英国、荷兰之后世界上较早成立的一支海军陆战力量,比1775年成立的美国海军陆战队还早70年。
俄海军陆战队在俄帝国时代开疆拓土,俄/苏时代的两次世界大战和最近几十年的局部战争、武装冲突等军事行动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300年来,俄海军陆战队发展道路尽管曲折,但作战记录却不容小觑。其使命、任务、编制和作战样式随战争形态、武器装备的发展和俄罗斯国家对外战略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大图模式
俄海军陆战队起源于北方战争期间,1705年11月16日,彼得大帝下令组建海军步兵第1团,标志着俄海军陆战队从此诞生。该团编制1365人,下辖两个营,各营5个连,装备火枪和军刀,起初主要用来在军舰附近站岗放哨,使用火枪对敌船员射击及进行接舷战。
随后,俄海军陆战队在18~19世纪“西进、南下、东扩”的长期扩张战争中,随舰队南征北战,在波罗的海、北海和地中海,与瑞典、荷兰、土耳其、希腊、意大利等国军队作战,屡建战功。
1714年参加了著名的甘古特会战(汉科角海战),打败瑞典海军;1770年,在地中海切什梅海战中击败土耳其海军;1900年,俄海军还派遣750名陆战队员参加了八国联军的侵华战争。
一战期间,俄海军陆战队在波罗的海和黑海积极参展,主要任务是在登陆兵的编成内行动和在濒海方向上协助陆军的作战行动。
1917~1922年俄国内战争和抗击帝国主义武装干涉时期,俄海军陆战队主要在沿海、沿湖和沿河地区开展登陆和抗登陆行动,人数最多时达5500人。
大图模式
二战时期,苏联海军陆战队共计有19个旅、13个团和70多个营连的兵力,总人数达10万人,共计参加了120多场登陆作战行动,122名官兵获得了“苏联英雄”称号。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期间,曾任太平洋舰队海军陆战队狙击手瓦西里·扎伊采夫亲手消灭了242名纳粹分子,其中包括11名狙击手和德军狙击手学校校长托瓦尔德少将。经瓦西里培训的苏联狙击手共消灭了1106名敌人。
从上世纪六十年代起,苏联海军陆战队在世界热点地区的军事冲突中频繁亮相,先后赴叙利亚、以色列、波兰、斯里兰卡、埃及、利比亚、索马里、安哥拉、莫桑比克和越南等地执行任务。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曾于1994~1996年、1999年~2000年派遣北方舰队、波罗的海舰队和太平洋舰队的陆战队兵力参加两次车臣战争和达吉斯坦境内的反恐行动。
1995年1月在强攻车臣首府格罗兹尼的战斗中,奉命攻占杜达耶夫住所的正是北方舰队的海军陆战队营;在车臣共和国总统花园大楼上升起俄罗斯国旗和海军旗的也是北方舰队的海军陆战队员。
近10多年来,俄海军陆战队多次在车臣、达吉斯坦、阿布哈兹境内执行反恐任务,在俄格战争和叙利亚境内军事行动中频频亮相,展现身手。
俄海军成立于1696年,有320多年的发展历史,俄海军陆战队与海军几乎同步发展。但作为一个独立兵种,在沙俄和苏联时期曾多次内裁撤后又重建。
沙俄时期,俄海军陆战队作为一个兵种存在的时间是1705~1811年和1914~1917年;苏联时期是1941~1956年和1963~1991年;再加上俄联邦1991~2019年这段时间,陆战队实际存在时间大约179年。但俄海军对外宣称陆战队自1705年算起,已有300多年历史。
1991年苏联解体时,苏联海军的北方舰队和里海区舰队各有1个陆战旅,太平洋舰队编有1个陆战师。据英国伦敦战略研究所统计,俄海军陆战队的总人数在17000人左右,俄国内统计数据则是26000~32000人,统计数据差异主要源于计算方法的不同。
大图模式
俄海军陆战队大体上经历了沙俄时期、苏联时期和俄联邦3个历史发展阶段,是世界上几个屈指可数、有上百年战斗经历的老牌陆战队。
沙皇俄国自彼得一世执政(1682~1725年)开始,推行积极的“西进、南下、东扩”对外扩展战略。西进就是打通波罗的海,南下就是进军黑海和地中海,东扩就是向西伯利亚和太平洋地区扩张发展。
但俄海军陆战队的发展情况与美国不同,美国推行全球战略,海军陆战队作为一支进攻性力量,人数庞大,现在有19.4万人,有自己的舰艇和航空兵,是战略性军种,直接受美国总统指挥,在财政拨款和装备采购方面享有更多优先权。
而俄罗斯,从沙皇俄国扩展和兼并领土开始,主要的方向都是在陆地上。彼得大帝下令建设海军和海军陆战队的目的,一是为了巩固俄国在陆地所取得的胜利;二是为了打通俄国通往波罗的海、大西洋、黑海和地中海的贸易通路,将俄罗斯的农产品、木材和其他原材料运往国外,发展海外贸易。所以总体来看,大陆思维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海军陆战队的发展。正因如此,俄海军陆战队经历了数次取消和重建。
彼得一世之后的沙皇俄国大体上继承了传统的“扩张不断向前投送力量=帝国安全”的对外扩张战略。正如马克思所描述的那样,自叶卡捷琳娜二世执政以来,沙皇俄国的“向西扩张政策”直到帝国结束一直是既定国策。甚至在“十月革命”后,苏联又成了沙皇俄国这种扩张政策的持续表现形式。自然,海军及陆战队的左右不言而喻。
到了1920你~1930年代,苏联一直流行“小海军”建设思想,认为根据苏联当时的国立和实际需要,无需建设强大的远洋海军。“小海军”思想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陆战队的发展。
大图模式
1950~1960年代,因赫鲁晓夫过分强调导弹火箭武器的作用,海军陆战队被一度裁撤。到了1970~1980年代,随着美苏全球争霸和苏联远洋核海军的初步建成,陆战队的作用和恢复建设又重新受到重视。
现在,俄罗斯作为苏联的继承者,虽然已失去了与美国进行全面抗衡的实力,但传统的安全思维和扩张历史已根植于俄罗斯的思想和灵魂中。面对当今世界地缘政治大格局,俄罗斯追求的目标是,即使不能称为世界大国,也要尽可能在利益攸关的地区遏制世界大国,维持自身存在,彰显自身作用。
俄罗斯地处欧亚大陆,濒临3大洋13个海,有3.8万公里的海岸线。目前海军各舰队责任区形势复杂,周边各国矛盾纠纷重重。俄军方认为,俄海军面临的形势和任务艰巨。虽然海军和空军的远程武器在进行武力威慑和实施精确打击方面优势独特,但远征到陆上收拾残局和执行其他特殊任务,恐怕也只有海军陆战队。
俄海军陆战队历史悠久,军事文化传统源远流长。俄海军陆战队有一个象征,是“黑色贝雷帽”,每个陆战旅都有一个长长的名字,传承着历史的荣光和战斗辉煌。
大图模式
如波罗的海舰队第336独立陆战旅的全名是“获得苏沃洛夫勋章和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勋章的比亚韦斯托克海军陆战队第336独立近卫旅”。这里的苏沃洛夫是俄18世纪著名军事统帅、思想家;亚历山大·涅夫斯基是俄国13世纪著名军事家、民族英雄;比亚韦斯托克是波兰东北部最大城市,1807年归帝俄所属,二战时期苏德战争的第一站曾发生在这里。
“黑色贝雷帽”代表着陆战队员的勇猛、强健、聪明、伶俐、指挥和顽强的战斗意识。俄海军陆战队员近年来在电视、网络、报刊和国际舞台上频频亮相。军事文化建设作为提高部队战斗力的“倍增器”,承载了军人的理想信念、优良历史、传统、战斗精神和顽强意志,有利于鼓舞士气,筑牢军魂,是提高战斗力的思想基础和坚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