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牛了!发明一种潜水器无动力潜航五千公里用途极大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2-21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93
导读

水下无人乘波航行器主要利用海浪波浪能量推动胸鳍来行进,除此之外,航行器本身也可以通过上下的摆动来提供前进的动力,在0.5米海浪下最大航速可达0.8米/秒,最大航程大于5000公里,续航时间可达数月之久,具有速…

太牛了!中国发明一种潜水器 无动力潜航五千公里用途极大!

在石化类能源即将耗尽的今天,人类开始向大自然要动力,除了将来的核聚变发电是从海水中提取氘外,海的潮汐本身也是能源。这方面中国再次走到世界前列。

2015年中国日报网6月4日电 (信莲)据英国《金融时报》6月4日报道,一家中国建筑企业赢得合同,将负责在英国建造世界上首个潮汐发电项目,生产清洁电力。

中国民企研发的世界最大的潮汐发电站(下图)

中国港湾工程公司(CHEC)赢得了这项协议。在计划投资10亿英镑的斯旺西湾潮汐发电项目(Swansea Bay Tidal Project)中,这家中国国有公司将负责海上工程建设。斯旺西湾项目将向英国国家电网公司(National Grid)输送电力,发电潜力将足以供应12万个家庭使用。

潮汐发电是根据潮涨潮落的原理发明的,海浪本身也是一种动能。

2019年9月18日~20日,第十八届北京国际航空展览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举行,日照坤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展出的两款新概念仿生无人潜航器,无疑是一大亮点,吸引了大批参观者驻足。

水下无人乘波航行器是一种利用海浪波浪来推进的新型航行器,其最大的特点是没有动力系统,完全依靠航行器独特的设计和海浪波浪来推进航行。

在本届航展上,日照坤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带来的KLC—1型水下无人乘波航行器由水面浮体、水下滑翔体和连接它们的系索三部分组成,结构简单可靠,长约3米,总重约600千克,拥有五对胸鳍,最大可在水深6米的地方工作。该水下无人乘波航行器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点。

第一,承载能力强。KLC—1型水下无人乘波航行器总重约600千克,其有效载荷可达250千克,载荷能力大,可以搭载各种设备。而在其公开展示的展板上,该公司最新研制的KLC—2型水下无人乘波航行器最大有效载荷可达300千克,载荷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第二,速度快,续航时间长。水下无人乘波航行器主要利用海浪波浪能量推动胸鳍来行进,除此之外,航行器本身也可以通过上下的摆动来提供前进的动力,在0.5米海浪下最大航速可达0.8米/秒,最大航程大于5000公里,续航时间可达数月之久,具有速度快、航程大、续航时间长等优点。

事实上,为了增强水下无人乘波航行器的航行速度、航程等,日照坤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在分析波浪能利用、流体动力分析和运动控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利用计算流体力学NS方程计算了航行器的航行速度参数等,使其各种性能达到最优。

第三,无动力,隐蔽性高,经济性好。水下无人乘波航行器没有动力系统,纯粹依靠海浪波浪能量来前进,零排放,无污染;噪音低,具有良好的隐蔽性;可大量节省燃料费用,经济性好。

第四,用途广。依靠强大的有效载荷能力、大航程、长航时,水下无人乘波航行器可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水文调查、气象预报、生物追踪、远程预警、通信中继等作业任务,在军、民领域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除此之外,该水下无人乘波航行器具有良好的自动化水平,不但可以进行远程控制,而且可以预先设定好信息,自主航行,自动化水平较高。

比如,从海南岛放出KLC—1型水下无人乘波航行器,5000公里的航程足够航行到南沙的永暑、渚碧岛、美济岛了。KLC—1型水下无人乘波航行器可以在途中进行环境监测、水文调查、气象预报、生物追踪、远程预警、通信中继等作业任务。

已经公布的KLC—1型水下无人乘波航行器2级海况浪高0.5m最大航速可达0.8米/秒,这只是最小的航速,南海年平均海浪是2-3米,KLC—1型水下无人乘波航行器获得的动能更大,航速更快。

假如分期、分批、分时间段放出几十台KLC—1型水下无人乘波航行器,就可以全年无缝对接的对南海进行环境监测、水文调查、气象预报、生物追踪、远程预警、通信中继等作业任务。

这个作用就太大了,它的价值怎么高估都不过分。

确实是怎么高估都不过分,比如。。。。。。(以下删去一万八千字)你懂的,不说了。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