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岁陶虹大谈演员职业,自曝曾放弃过领奖,不忘初心是翻红关键?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2-21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440
导读

事实上,在大家眼中,演员这个职业是很光鲜亮丽的,除了能够在镁光灯下保持闪闪发光外,还能够收获许多鲜花和掌声,所以就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想要一夜成名,对待演戏这件事也偏离了初心。只不过在华表奖颁奖典礼当天,…

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家更多地开始关心精神层面的需求,演员这个职业的发展速度也与日俱增。除了许多优秀的老演员把握住了机遇,跻身实力派行列,也有许多初出茅庐的新人希望能够在演员这个行业里大展宏图。但正是因为如此,现在国内演员的质量和水平良莠不齐,很多"无脑狗血"剧也能大红大紫,这就让演员的门槛也随之降低,也让许多青年演员对自己的要求越来越低,甚至很多人只是单纯地在娱乐圈追名逐利。

陶虹谈演员门槛,多角度诠释演员这个职业

针对演员这个职业,陶虹似乎很有话聊,或许也正因为陶虹是非常出色的一位演员,所以她的话在大家心中也就更加有说服力。从事演艺工作这么多年,陶虹能够得到大家的认可并经久不衰确实也与她对于演员职业的理解有很大的关系。

在采访中,陶虹谈到自己作为演员对待每一个角色的态度,她认为不论角色的大小,在剧中的戏份如何,当一个角色来到陶虹身边的时候,她都会认真对待。事实上,除了个别呕心沥血拍摄的影视作品外,演员在剧组呆的时间都并不长,三五个月便能演好一个角色,但是对于观众们而言,这个角色能否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和演员们对待角色的态度有关。

信念感是每位演员都需要具备的品格,相信角色,相信自己扮演的角色身上发生的故事,但是又不完全沉浸在角色中,这样才能将每一个角色都塑造得立体饱满。从陶虹近期最深入人心的宋倩一角,到她之前演过的田丹,哪怕是在近20年前拍摄的《春光灿烂猪八戒》,只要大家提到陶虹的作品,她在剧中的形象就能立刻出现在大家眼前,这就是陶虹作为演员的魅力。

除了认为演员需要入戏之外,陶虹在表演时还会参考其他人的意见。导演作为在监视器背后看演员表演的人,其实更能够知道一个演员在镜头里以什么样的角度才更"上镜"、什么样的表演方式才更动人。但演员用演技征服观众的前提,是能够征服近距离观看他们表演的人,副导演就是这样一个角色。导演和副导演用不同的视角观察同一个演员的特质也并不相同,所以能够参考不同的意见对于一个演员来说也很关键。

选角不功利,陶虹缺席领奖恪守演员责任

事实上,在大家眼中,演员这个职业是很光鲜亮丽的,除了能够在镁光灯下保持闪闪发光外,还能够收获许多鲜花和掌声,所以就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想要一夜成名,对待演戏这件事也偏离了初心。

角色和剧本对于一个演员来说至关重要,选择了合适的剧本说不定就能一炮而红,所以越来越多的演员开始迎合观众的喜好,功利心越来越强。但是在陶虹看来,选择一个角色之前,首先要衡量的就是自己的能力,陶虹谈到自己选择角色的标准时提到:"这个角色如果我驾驭不了,那再大的导演我也要说对不起,我就是比较清楚自己是谁,有多少能力。"

作为演员,能够被观众们看到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其实也是很多人做演员的初衷。但是娱乐圈里优秀的演员确实很多,为了让观众们看到自己也并不是陶虹从事演员职业的第一目的。"你不可能永远站在台上闪闪发光,人的光就那么多,就都散没了,太阳还有落山的那会儿,还有月亮值班的那会儿,你不可能永远是天上的太阳。"

如今快餐式影视剧正流行,或许这样的影视剧出现也和当下快节奏的生活有关,而当年拍摄一部电影的时间可能真的多达好几年,也并不像现在这样商业化,因为经济的日益发达,电影的拍摄模式也正在改变,电视剧亦是如此。

世界上的潮流总是一个接一个的,所以在市场环境风云莫测的今天,没有什么能够真正地被称作"潮流"。大家也不必将当下流行的风格看作是唯一的标准,不同种类的影视剧都有着自己的风格,能够看清这一点,陶虹在挑选剧本的时候就会更加从心,而就是这份从心,让陶虹成为了真正有实力的演员。

陶虹能够成名并获得观众们的认可绝非偶然,而是她将自己作为演员的位置摆正、认真对待每一次拍摄的结果。陶虹还提到自己曾经的一段经历,当年因为在电影《黑眼睛》中的精彩表现,陶虹顺利摘下华表奖和金鸡奖,一下成为双料影后。只不过在华表奖颁奖典礼当天,陶虹与同学们的毕业大戏也即将开演,在陶虹看来,一群人的事情肯定要比一个人的事情重要,所以她放弃了一个能够让全国观众都认识她的机会,果断选择了表演而非领奖。

或许这件事在大家看来可能微不足道,但是对于初出茅庐的新人演员来说,能够在华表奖现场领奖是一件多么荣耀的事情,但是为了让毕业大戏呈现出最好的效果,陶虹做出了自己的选择。陶虹至今都不后悔自己当初的决定,她早就清楚地认识到"演戏的过程比结果更重要"这件事,也正是这个信念让陶虹走到了今天。

设计人物细节,陶虹中戏毕业,恪守演员初心

以陶虹现在的年纪,在大家看来她早就应该陷入"中年危机"才对,但是她的事业似乎仍然处于上升的态势,这也和她恪守初心的原则不无关系。

热爱每一个角色才是将角色演好的根本,当年拍摄《红色》的时候,尽管很多人都认为这个剧本已经不是当下大家喜欢的类型了,但陶虹依旧坚持称《红色》中讲述的故事就是这个故事本身的味道,而不是一味地追随潮流,足可见陶虹独具一格的眼光,如果没有陶虹,也就没有今天的《红色》。

无论是对于田丹还是宋倩,陶虹在出演角色时都加入了自己的小心思,设计了专属于人物的细节,有了这样的细节,戏才更能够更加动人,角色才能够更加深入人心。陶虹在中戏学到的关于演员的最深刻的一句话就是:"我是一个演员,而不是我自己。"

陶虹能够几度翻红并非意外,而是她对待演员这个职业的态度就十分通透,所以才能够稳稳地接住每一个机会。陶虹对演员这个职业的理解既深刻又独具自己的想法,或许这才是她的事业依旧能处于上升状态的原因。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