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年前,为何宁愿把牛奶倒进密西西比河,也不便宜卖给穷人吃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2-21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771
导读

发生在1929年到1933年年间的“大萧条”,发源于美国,后来波及到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而在美国经济危机中有一件事情常被人们提起,87年前,也就是1932年,美国宁愿把牛奶和猪倒进密西西比河,也不便宜卖给穷人…

发生在1929年到1933年年间的“大萧条”,发源于美国,后来波及到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而在美国经济危机中有一件事情常被人们提起,87年前,也就是1932年,美国宁愿把牛奶和猪倒进密西西比河,也不便宜卖给穷人吃,为什么要这么做?

在美国历史上,将1929年10月24日称之为“黑色星期日”,在这个日期之前,美国还一片歌舞升平,美国人们有吃有喝有笑,一起谈论股票,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股票由268上升到了391,美国钢铁公司的股票从165上升到了258等。

但在10月24日这天,美国金融界一夜之间崩溃,从最巅峰跌下,跌得惨不忍睹,5000多亿美元的资产瞬间化为乌有,美国工厂仓库存活山积,工人纷纷失业,商店接连关闭,到1933年,美国的企业共倒闭了252000家,银行共倒闭11730家。

甚至共有1300万-1500万人没有了工作,贫民人数一下到达了顶峰,这些惊人的数字,让美国像是只吊了半口气在存活;美国经济大萧条的10年间,据说有六七百万人因为吃不到饭而饿死,但是美国的农场主宁愿将牛奶和猪肉倒进密西西比河,也不愿意给贫民吃。

不少人对此非常愤慨,认为这就是资本家的嘴脸,他们宁愿将贫民渴望的东西毁坏掉,也不愿意施舍给贫民;也有人说这是“救急不救穷”的道理,被施舍的人只会认为给予是理所当然的,从而放弃自己去拼搏,但这种援助是个无底洞,因此农场主并不进行施舍。

学者对此做出的解释是,将牛奶和猪倒进密西西比河,是因为牛奶和猪肉的保质期短暂,并且养殖的猪是需要饲料,经济大萧条时期,美国街上到处是贫民,他们没有工作,也没有更多的钱去购买牛奶和猪肉,农场主的牛奶和猪肉卖不出去,需要另外支出一大笔保险费用,以及养猪的饲料费用。

同时农场主也受到了经济大萧条的波及,他们没有任何收入,负担不起后续的支出,并且大量的牛奶和猪肉滞销,至于为什么不给贫民吃?相关专家给出的说法是,如果将牛奶和猪肉分给贫民吃,只会加重经济大萧条。

专家认为,人们不用花钱就能得到牛奶和猪肉,将导致没有人愿意再花钱购买,若是低价卖出,肯定会影响到牛奶和猪肉的价格,后续再处理这些问题,也势必比登天还难。

不过值得了解的是,为了度过大萧条时期,当时纽约的黑帮老大也都在街道向贫民们发放免费的食物,从而成为了报纸上的头版头条。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