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乐上周看了《误杀》,最大的感触就是:
想要毁掉一个孩子,就从小可劲儿溺爱他吧。
让他变得恃强凌弱、目中无人、胆大包天……
最后,他成了你的“罪孽”的,可怜替罪羊……
1
如果,你的女儿遭遇到了性侵,施暴者是有权有势的人家孩子,你会怎么做?
恼怒之下杀了那个畜生,还是理智之下诉诸法律?
但,如果法律无法代表公平和正义呢?
如果,它早已沦为权贵肆意操作的遮羞布、公权从中牟利的摇钱树,你要如何为女儿讨回公道?
2019年底,备受好评的国产片《误杀》,就是在这样的语境下,展开了悬疑又揪心的叙述。
到异国谋生的中国孤儿李维杰(肖央饰),在小镇上开着一家网络公司,住在公墓旁的房子里,过着拮据也温馨的生活。
他和妻子阿玉(谭卓饰)育有两个女儿。
因乐善好施、打抱不平,“外来户”李维杰颇受小镇居民的欢迎。
但,这一切,因一场误杀而被打乱。
李维杰的大女儿平平在参加夏令营时,被警察局局长(陈冲饰)的儿子素察下药性侵,昏迷中还被录下了性爱视频。
在父母权势庇护下长大的素察,恃强凌弱,无恶不作。
因父亲是国会议员,母亲是警察局局长,他一直毫发无损,逍遥法外。
直到,素察拿着性爱视频要挟平平从命,继续被他玩弄。
激烈冲突中,他被平平和妈妈阿玉误杀。
目睹公权黑暗,深知公平难讨的李维杰,为了保护妻女家人,根据自己在千万部犯罪刑侦片中,学到的反侦察能力,和公权力上演了一场“蒙太奇”式的博弈。
性侵和暴力,误杀和犯罪,贪腐和压迫,权贵和弱小,忏悔和救赎......
让这部虽是翻拍依然惊艳的影片,被戴上“2019年最好国产悬疑片”的高帽子。
但,在我看来,这部悬疑片,更是一部教育片。
它最打动人心的地方,是用超越国籍和种族的内核,阐述这样一个信念:
父母就是孩子的牧羊人。
父母的修为和教育,影响孩子的命运和未来。
2
影片中,最经典的一句台词是:“有的孩子是孩子,有的孩子就是个禽兽。”
但禽兽,也并非生下来就是禽兽。
他以被误杀的命运,诠释了因作恶而遭报应的孩子,不过是畸形家庭教育的祭品。
被误杀的“官二代”素察,其实是父亲暴戾+母亲宠溺的结合物。
他出生在上流社会,但他常年玩弄权术的父亲,是一个对外人满面笑容、对家人极其苛责的分裂政客。
忙于仕途和升迁的父亲,早就活成了装在套子里的人。
唯脸面和仕途最大,人前一套人后一套,对妻儿毫无温情可言,动不动就对儿子素察大打出手。
而素察担任警察局局长的母亲,是一个杀伐果决、滥用私刑的女人。
工作中,她为达到目的可以不择手段,不惜打着正义的旗号伪造证据,对手下警员的贪污腐败,睁只眼闭只眼。
她是贪腐社会和权钱交易的见证者和参与者。
她象征法律又蔑视法律,她化身正义又践踏正义。
内心的撕扯和恐慌,让她面对唯一的儿子时,走向另一个极端:
用没有底线的退让和穷尽一切的满足,去溺爱儿子,包庇儿子,袒护儿子。
分裂而扭曲的父母,势必养育出叛逆而凉薄的孩子。
父亲的暴力,让素察在逆反中变得残暴血腥。
面对比他弱小的女孩平平,他伸出魔爪,奸淫蹂躏。
面对平平妈阿玉,他暴戾残忍,出手狠辣。
而母亲的溺爱,又让他肆无忌惮,有恃无恐,视穷人为草芥,视强暴为常态,视法律为儿戏。
直至最后,他在侮辱、损害、践踏穷人时,终被误杀,丧命黄泉。
但误杀他的,是李维杰一家吗?不,是他自己。
确切地说,是他迷失在权力和腐败、虚伪和邪恶中的父母的教化。
是他身居要职却灵魂丑陋的父母,早已站在了身处卑微、心怀良善的大多数穷人的对立面。
而作为父母傲慢和偏见的化身,他犹如一只迷路的羔羊,最终被家庭教育的黑暗和恶意反噬。
所以,对他的误杀,其实是一场因果报应的该杀,一场黑白颠倒的反杀,一场是非混淆的恼杀,一场正邪交错的互杀。
3
每个问题孩子背后,都有个问题家庭。
因为,孩子是一个家庭内部环境和气候的晴雨表。
他的一言一行和一事一情,都彰显了一个家到底是早已生病,还是相对健康。
家庭教育的悲哀在于
合格的父母用18年乃至更长的时间,教育他们孩子如何保护自己。
而不合格的父母,却连一秒钟也不愿花费去教育他们的孩子,如何不要伤害别人。
但,人间的正道在于,那些肆意伤害别人的孩子和父母,即便能逃脱过法律的制裁,但最终依然会被自己的恶意杀害。
因为,错误的教育,结不了正确的果实。
迷失的羔羊,去不了辽阔的远方。
公平和正义无法彰显时,暴力和复仇必然繁盛。
成长中,每个孩子都是容易迷失的羔羊。
而合格的父母,则是灵魂的神庙里,那永远的守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