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我国“天琴计划”团队传来好消息,中山大学“天琴计划”激光测距台获得月球上五个激光反射镜回波信号!值得高兴的是,这是我国首次,因此意义非凡!因为在此之前,世界上仅有四个国家成功掌握激光精确测量地月距离的技术。
其实,我国的激光研发起步并不算晚!1960年,世界上第一台激光器诞生,次年,我国首台激光器被研发出来,如今,激光技术已经应用于我国很多领域,比如,我国的很多医用仪器都使用激光对病人进行诊断和治疗,除此之外,还有工业、商业、科研、军事等领域,都运用了激光技术。
其实,首台激光器研发后,我国在激光技术运用方面,并不是一帆风顺,就拿激光陀螺仪的研制工作来说,我国在过程中经历了西方重重封锁,可谓十分艰难。激光陀螺仪相当于立体的罗盘,它可以精确确定运动目标的方位,东南西北、上和下都可以精确表达出来。如今,已经广泛应用在我国航空航海和国防军事等重要领域。
1962年,美、英、法、前苏联都开始研制激光陀螺仪,明确将它定位为激光测向器,而最终有所成就的只有3个国家。但已经掌握这项技术的国家并不愿意出售给我国,长此以往,导致我国在这一领域存在严重的技术空白。在这种艰难的情境下,1971年,我国国防大学开始展开了激光陀螺的研究工作,激光专家高伯龙则是带队专家之一。
他先对基础理论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随后,带领团队进入了长达三年的摸索、研发、和测试阶段,终于在1978年,成功研制出激光陀螺仪的原理样机和实验室样机,为我国激光科研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经过两代人43年的努力,2014年我国成功构建高水平激光陀螺全闭环研发体系,彻底突破技术闭锁问题,也使得我国成为全球第4个掌握这项技术的国家!
高伯龙无疑是一位大功臣,他和团队的研究成果还相继填补了7项国内激光空白领域。激光陀螺仪也成功代替传统动力调谐陀螺和积分机械陀螺,成为我国飞机、潜艇等的惯性导航仪器。不仅使得导航精度有了很大的提升,对我国国防工业的发展也有重要意义!
这也代表着我国的科技研发能力正在变强,逐渐获得世界的认可!最重要的是,这也让西方意识到,在一心为国的中国科学家面前,再多的封锁都无济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