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朔有一篇不太出名、带点悬疑性质的短篇小说《无情的雨夜》。说的是一个“被文革耽误了”的前著名舞蹈演员,在可以重返舞台的时候,不顾一切争取机会跳主角,可惜已然人老珠黄,力不从心。
“尽管煞费苦心地保持着身段儿,但腰已经粗笨得无可救药。一张大脸圆硕肥厚,全无滋润弹性,脂粉也掩不住松弛下垂的双颊。还能岔着腿平地跳起,但相当笨重,砸得舞台地板咚咚响”。
--摘自《无情的雨夜》,王朔
头顶锅盖说一句:老艺术家德艺双馨确实值得称颂。但类似这种宝黛“祖孙舞”也真是蛮尴尬的。。。(图片与小说内容无关)
因为老太太一直“霸着”舞台,让年轻演员没有出头机会,终于引起众怒。某个雨夜,在她回家的路上,被团里的一个女演员用闷棍打晕了。老太太清醒过来后,心知肚明谁是凶手,反而替她在警察面前打掩护,不欲追究。痊愈后,她彻底离开舞台,过上了轻松快乐的退休生活。
张曼玉,杨惠姗,都是在本业之外找到了人生的新目标。在一个与过去完全不同的领域进行尝试,也许会发现一片新天空。
我不赞成暴力解决问题。然而,我觉得现在有很多不清楚自己真实状况的女人,确实需要别人打一“闷棍”,当头棒喝才能清醒。
最近媒体们比较喜欢挖坟,翻尸盗骨地把很多老物件刨出来顶礼膜拜。比如毛老师的化妆术。众所周知,让他声名大噪的是给刘晓庆在《武则天》里画的少女妆。让一个中年女性拥有娇憨纯情的少女颜,堪比整容的化妆绝技功不可没。“把人脸当画布”的理念也颇行得通。但刘女士毕竟是人到中年了,尽管被巧夺天工的毛老师改造成了猛一看20来岁的模样,但那种刻意凹出来的少女的娇嗲和活波,怎么看都货不对板。
“改造”之后的武媚娘也算得上一般老百姓眼里的漂亮。可皇帝毕竟是见过世面的,不至于看到“一般漂亮”的姑娘就色迷迷地惊为天人
相比“画”出来的少女武媚娘,显然接近刘女士真实年龄的中年武则天更加自然生动
《如懿传》中,周迅的角色越接近自己的真实年龄,状态就越好
《大明宫词》至今为人称道,很大程度上与角色大都用了适龄演员有关
想起北京奥运会前夕,很多旧楼被突击刷上鲜艳的色彩(通常只刷临街的那一面,比女人擦粉不擦脖子还吓人)。可旧楼就是旧楼,再明艳的涂料也掩盖不住破败沧桑的本质,反而有一种欲盖弥彰的尴尬。
很多女人曾经风光无两,日久天长,渐渐变成了执念,不懂如何下台,或者说,不肯下台。虽然身体和外表都江河日下,但是心气儿不减当年。非要以人力挽回天命,甚至不顾生物学的可能性,一心想返老还童。自己兴致勃勃不觉怎样,可旁人的尴尬癌都要犯了。
《徐悲鸿》中饰演蒋碧微的刘女士在同龄人中算是保养极好的,可是硬凹19岁少女就太勉为其难了
执着于“少女感”的女人可以理解。但执着于当少女的女人,简直是对自身的一个恶意嘲讽。而执着于当少女且想把真正的少女打压下去的,那就应该直接挨一闷棍。
张爱玲的小说《第一炉香》,女主薇龙的姑妈梁太太在年轻貌美的时候嫁了一个耄耋富豪,一心专候他死。他死了,可是死得晚了点儿,她也老了。她年轻时拥有盛世美颜,尽管已为人妇,仍能吸引众多爱慕者络绎不绝的追求。只恨彼时不是自由身,无法恣意行事,于是心里总是有填不满的饥荒。
得到一些,往往也会牺牲一些。可有些人只记得缺憾,不感念收获。
获得自由以后,她第一要务就是“补课”,补青春少艾时缺失的花前月下耳鬓厮磨的爱情经历。她不断与年龄可以当晚辈的男孩子“谈恋爱”,甚至抢自己侄女薇龙的意中人。她倾尽所有极力挽留粉黛容颜,可周围的女孩子仍然在背后嘲笑地叫她“老太太”。她模仿少女与小男生眉来眼去地调笑、娇嗔、发嗲。。。这种场景想着就令人毛骨悚然。她整个人看起来是一大块沉重的深刻的悲哀。
一生以各种老头儿为阶梯的邓女士获得自由后也是立马“补课”两情相悦的科目。与小男友的照片与其说被“偷拍”了,不如说是她自己召开的媒体发布会
不是说步入中年的女性都应该心如止水,青灯古佛敲木鱼度日。女人要忘了自己的年龄,而不是虚构自己的年龄,更不是编一个欺骗自己的年龄。我们不要受年龄的束缚,服老认怂;但要受年龄的约束,拥有正确的心态,做得体的事。
最佳状态:有岁月的阅历,可眼神依然清澈澄明;有一颗年轻的心,但不矫揉造作
无论你认为自己有多“青春”,都要量力而行,不然,当心沦为笑柄
前一段时间,很多中年女演员倾诉处境艰难,说现在她们不是演“婆婆”就是演“妈妈”,没有大女主的剧本。说实话,在中国大部分地区的女性都还是按部就班结婚生子过小日子的,剧本总不能脱离现实只写单身女总裁、女律师、女主播或者丁克家庭吧?而且她们确实也到了演婆婆妈妈的岁数,和95后的小演员姐妹相称忒不合适。现在大家生活得都不容易,累了一天回家就想看青春洋溢的面孔解闷儿,不想看到被肉毒素颤颤巍巍控制着才勉强不露馅儿的脸在屏幕上晃一晚。
其实就算是大女主的戏,女主角们剧中的年龄也都比实际年龄要小很多,40+的人演30+的角色很常见。中老年女性的生活,再精彩,也不易引起观众的兴趣,很难单独撑起一部戏的框架
俞飞鸿在《大丈夫》里饰演了一个中年单亲妈妈,虽然是配角,可她那段姐弟恋在整部戏里是最出彩的
很多人失落是因为不能接受自己不再是众星捧月的核心,或者失去了女主的光环。其实,有时候尬留在核心才是可悲的。你的能力和卖相已经不适合这个位置了,无论工作还是情感,都应该给自己一个正确的定位。况且,有时候撤后一步,反而会让光芒更加耀眼。因为在大家对你没有过高期待的时候,你表现得异常出色,更容易令人赞叹。
越是与年龄和谐相处的,越是容易让人惊叹“状态好棒啊!”
而越是刻意与自己年龄拉远距离的,越是会让人感觉:哎!她真是老了!
你的穿衣打扮、行为举止,硬要降维到晚辈的圈层,大家的参照物和评判标准也会随之调整,反而更容易让你自曝其短。
萧蔷以40+的高龄强凹少女造型,人们会不自觉地拿杨超越这种真正的美少女和她作比较,能不觉得她老了吗?
所以,聪明的女人,都会适当地在脸上保留一些岁月的痕迹,以及,做符合自己年龄范围的事。千万不要一把年纪还满场飞,袒胸露背,张牙舞爪,与妙龄少女别苗头,抢风头,争户头。。。
王菲的眉梢眼角还是是有皱纹的,虽然她从来没有刻意扮少女,仍然是大家心目中保养的典范
而这。。。就比较尴尬了。。。
所以,有时候岁月的痕迹反而是容貌的护身符,气质的直升梯。巧妙地把握年龄带来的正面因素:理性、矜持、智慧。。。是可以给自己锦上添花的。而且经历过年轻时代试错期的磨练后,成熟的女人更加知道自己适合什么,不适合什么,在外表和言谈举止中更不易出现车祸现场(见往期文章:每个人的年轻时代,都是一部试错简史)。
能让大家夸一句“同框不输20岁少女”的女人,都不是指生理特征,而是气场、仪态、内涵和举止都充满魅力,韵味十足,无惧岁月,惊艳时光。
与美少女ab合影,志玲姐姐一看就是是长辈,但仍然妥妥胜出。美是一种综合考量,年龄并非决定性因素。
随着年龄增长,也许你会发量减少,皱纹显现,身材有点走形。。。一方面可以用自律、健身、美容、医美来帮助自己保持良好的状态;另一方面,也应该面对现实。退至舞台的一角不是溃败,而是得体和从容。更何况,无论在任何位置,自身能发光且不懈努力的人,会永远晶光灿烂。
偶尔彩衣娱亲是美德,长期彩衣娱众,则是一出拙劣的喜剧。
见字如面,一睹真"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