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孩子逛超市,最尴尬的莫过于孩子指着一件很贵的商品,告诉妈妈他想要,不给买吧,看着孩子失望的小眼神于心不忍,买了吧,又超出了家庭开支的预期,实在是两难。
车厘子太贵了,妈妈想出好办法
宝妈小倪带着四岁的女儿去超市,来到水果摊位,看了看,好像哪种水果都挺贵,但大人不吃水果,孩子总不能不吃吧,一咬牙,称了一个柚子和两个橙子,三十四块就这样没了,但宝宝明显不喜欢这两种水果,她指着最显眼的车厘子,告诉妈妈,她想吃那个。
车厘子个头很大很饱满,看着也非常有食欲,可是一斤车厘子才十几个,就要80多块,平均一颗就要好几块钱,实在太贵了,小倪是个全职妈妈,老公的工资也不高,这样的家庭哪里吃得起车厘子呢?可是看着女儿期盼的眼神,妈妈挑了一颗最大的,她告诉女儿,你拿去给售货员阿姨称一称,路上可别一口吞进嘴里。
一颗车厘子,却引发了一场争执
女儿觉得很好玩,小心翼翼地拿着车厘子去称重,超市店员直接愣了一下,小朋友,一个车厘子没法称,你赶紧放回去吧。女儿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了,回头向妈妈求助,小倪赶紧走过去,小孩子想尝尝,就给她称这一个吧,好吃的话再多买点。
店员噗嗤一笑,要拿袋子装起来称,小倪说,你这塑料袋比一个车厘子还重呢,不能称完了再放进袋子里吗?店员不情不愿地把这一颗车厘子称了,一边打价码,一边说,现在的家长,给孩子买点怎么了呢,这么小气就买一颗,还真的头一回见。
小倪听了不禁有些生气,这不是讽刺她穷酸吗?于是大声说,我一没偷二没抢,光明正大地买,有错吗?您家的孩子,想吃什么你就给买?那你也不用在这里做服务人员了,回家满足孩子去呗。小倪看了一眼地上,有一些车厘子的果核,又对店员说,比起那些干尝不买的人,我花钱买回去,并不觉得低人一等。反倒是你,你的领导让你这么对待顾客吗?
店员没想到这位宝妈的嘴巴这么厉害,也不敢吭声了,旁边人听了不禁暗暗点赞,这位妈妈没有做错,反倒是这个店员,真的是店大欺客了。小倪把车厘子放进购物车,带着孩子就走了。回去的路上孩子问妈妈为什么生气,妈妈告诉她,因为有人侮辱了妈妈,妈妈这是在反击。
回到家,孩子迫不及待地把车厘子一口塞进了嘴里,妈妈问她好不好吃,孩子连连点头,小倪笑着拿出手机,既然孩子这么喜欢吃,还是在网上订购一些吧,一斤要便宜十几块,有时候,既要满足孩子的合理要求,又要计划着怎么花钱,她不会打肿脸充胖子,也不会苦着养孩子,遇到不舒服的事情会反击,但又要教孩子有教养,当一个妈妈还真的很累。
孩子想要的东西非常贵,父母究竟要怎么做?
小倪的遭遇,想必很多父母都遇到过,比如差不多四块钱一颗的草莓,一小盒就三四十块的榴莲,还有三四块一颗的车厘子,这些都不是普通家庭能经常消费得起的,可是孩子想要的时候,我们要怎么做呢?
第一种父母:咬牙给孩子买,宁愿自己过得差一点,也不能苦了孩子。这样的做法,容易让孩子不知道感恩和珍惜得到的一切,因为看起来很容易,父母也没有为难,他就会觉得这是理所应当,这也形成一种现象,孩子一身名牌,父母却只穿几十块的便宜鞋子,衣服也是买打折的,普通家庭的“富二代”也越来越多,这样养出来的孩子,在父母无法满足他的时候,会抱怨,会沮丧,觉得父母很无能。
第二种父母,坚决不买。孩子对某件东西特别渴求,父母就是以没钱为由,拒绝得很干脆,这样的孩子也会活得很卑微,他多次遭到拒绝后,就会给自己和家庭一个评价,看到条件优越的孩子,就会自动划分等级,觉得自己跟人家配不上,这样的孩子,性格中有自卑的成分,自信心也会大受打击。
第三种父母,会适当地满足孩子。就如同小倪一样,超市水果太贵,于是就象征地给孩子买一颗,其实也有逗着孩子玩的心理,小孩子想要某件东西,有就可以了,并不要求数量,但是妈妈会记住孩子的渴望,寻求其他方式满足,比如在更便宜的网上购买,或者让孩子选择别的水果,总之,并不是每次都拒绝孩子,适当的满足,可以让孩子更加快乐和珍惜。
车厘子虽贵,但贵不过对孩子的教育,从一颗小小的车厘子里,就能看出父母对孩子教育的方式和方法,家庭有差异,但是父母对孩子的爱没有高低贵贱,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对渴望的东西,抱有一种美好的期待,而不是成为不愿想起的阴影。
车厘子太贵,假如您的孩子想吃,您会怎么处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