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30岁那年阿言认识了丈夫大崔,三个月后两人就领证结婚了。
大崔离过婚,不过没有孩子,是个体户,一年能赚15万,当然房子车子都有,也没有还贷的压力,不过大崔没读过什么书,是个粗人,而且年纪也比阿言大5岁。
可是阿言都30 了,所以跟大崔相亲后,了解对方对自家女儿挺满意,于是母亲就给阿言做思想工作,说不能再挑了,这个条件不错了,赶快嫁出去了,不然过了三十连这样条件的男的都找不到了。
那个时候的阿言挺恨嫁的,可是年轻的时候遇人不淑,谈了一段4年的恋爱,以为自己是要嫁给爱情的,结果对方提出分手,说前女友从国外回来了,而他发现自己忘不掉,所以只能对不起阿言。
生活其实要比电视剧更狗血的,而这样的狗血剧情就真的发生在阿言身上。
分手的时候阿言已经27岁,随后的这三年里,也一直没有脱单,而失恋后的阿言变得不爱出门,每天都是工作和家里两点一线,后来父母天天催婚,于是阿言就从家里搬了出来,一个人在外面租房住,过着一个人的独居生活。
最后就是隔三差五的相亲,什么样的奇人异士都能遇到,可是就是没有一个满意合适的,而她看着身边的同事同学个个都结婚成家,焦虑感也是油然而生,可是又很迷茫。
父母是很满意大崔的,觉得年龄大也好,起码稳重,而且经济条件还不错,女儿嫁过去不用吃苦,虽然离过婚,可是没孩子啊,已经是万幸了。
再后来阿言就听任父母的安排,很快就领证结婚了,当然没有婚礼。
02
父母对于这些都不在意了,不办酒就不办吧,只要30岁的女儿嫁出去了就好。
婚后阿言没有上班,这是大崔的意思,他觉得女人就是该在家里带孩子料理家务的,在外面抛头露面不好,当初跟前妻离婚就是前妻是个工作狂,两人理念不同,过不到一起去就离了。
其实大崔是个话不多,看上去挺严肃的人,所以婚后两人很少交流,大崔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店里,而阿言也是宅惯了,就在家里收拾屋子,然后看看电影听听歌,结婚一年后阿言生下儿子。
有了孩子后每天变得挺忙的,全部都是围着孩子转,家里也只有阿言在带儿子,大崔还是忙店里,晚上回来后会去看看儿子然后就干自己的事去了。
转眼四年过去了,这四年里阿言成为了一个家庭主妇,每天就是做饭洗碗,洗衣拖地,哄孩子,而这样的生活虽然规律可是让她很没用方向感,越发迷茫。
当然这也不是她曾经描绘的婚后生活的景象,从一开始她就没想过自己会去相亲,跟一个只觉得条件还不错的男人结婚,然后婚后放弃工作,在家做个家庭主妇,这些都是她完全没有想到过的。
大崔每个月会给她4千块钱,除了基本生活开销外,这钱是要花在儿子身上,虽然大崔话不多,在家里的时间不长,可是心里还是很在意这个儿子的。
虽然大崔有钱,可是这些都是他多年努力得来的,深知这钱来的不容易,所以他并不是个大方的人,当然对儿子是大方的,不过对阿言就……
然而这一切在朋友外人眼里都是羡慕,觉得阿言找了个稳重会赚钱的丈夫,结婚后就不用工作,而且还生了个儿子,外人看到的总是表面。
03
可是只有阿言知道,结婚后她就没过过生日连情人节结婚纪念日都没有,当然也好久没有去商场买过衣服了,而她每天要做的就是把家里料理好,把儿子照顾好,这是大崔说的。
而阿言后悔的是当初为什么要同意不出去工作呢,如果她自己能有收入能赚钱多好啊。
后来是堂弟要结婚,不过是回老家办酒,这也是家里大人的意思,听说堂弟的媳妇很漂亮,还是城里人,家里条件不错,但是堂弟说要回农村办酒,因为那是习俗,于是姑娘立马同意。
堂弟结婚,阿言自然是要回去的,而大崔没有时间,所以是阿言带着儿子回老家。
结婚当天,坐在酒桌上看到新娘新郎,阿言挺感动的,在农村办酒的条件有限,可是看到新娘新郎脸上洋溢的笑容,阿言很感动,两个真心相爱的人走到一起,结为连理真是人间大喜事。
回去后阿言决心要离婚,因为这样的婚姻她真的过不下去,虽然她都35岁,可是她还是想勇敢一次。
最后这婚是离了,儿子归了大崔,而娘家她是回不去了,因为父母是恨她入骨,觉得她给家里丢脸了。
阿言买了张火车票,去了一个远方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