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10扇总重达784吨的钢衍架铁门缓缓打开,亿万国人期盼已久的长征五号遥三火箭在活动发射平台托举下终于驶出垂直测试总装厂房,在清晨小雨洗礼下经过2.5个小时机动转运后火箭最终安全抵达发射塔架。根据消息披露,长征五号遥三火箭第一发射窗口是2019年12月27日22时00分左右择机发射。
抵达发射塔架的长征五号遥三火箭
此刻,两艘满载排水量达两万多吨的航天测量船远望5号、7号正在长征五号遥三火箭既定飞行航线海区待命,它们将对此次发射任务进行测控服务保障。
远望七号航天测量船
这不仅仅是长征五号火箭时隔两年多来的首次亮相,也是文昌航天发射场时隔两年多来的再次启用,该发射场是世界为数不多的低纬度濒海航天港。凭借接近赤道的纬度位置火箭可以更轻松地进入宇宙空间,低纬度地区有着更大的地球自转线速度、惯性离心力,同款火箭相比高纬度地区至少可以提升10%的运力。
濒海发射场也为运输超级超限装备提供便利,直径5米的长征五号箭体可以通过海运方式直接运抵发射场,即便是未来8至10米级直径的长征九号箭体也可以通过相同方式运抵发射场。
承运长征五号遥三火箭的远望22运输船
正所谓好马配好鞍,文昌航天发射场为保障我国新一代无毒污染大推力运载火箭配置了一大批具有国内领先乃至国际领先水平的保障装备。比如,服务长征五号遥三火箭转运的小半径曲线超宽轨距火箭垂直转运轨道就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自主创新的“新三垂一远”发射模式更是极大缩短了火箭占用发射工位时间,只需3天就可以完成所有射前准备工作,这对未来高密度发射,以及载人航天应急发射任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文昌航天发射场
“三垂一远”指的是垂直组装、垂直测试、垂直转运、远距离发射,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执行载人航天任务的长征2号F型火箭就已经实现上述测发模式。
文昌航天发射场由于特殊的气候环境需要更短的射前准备时间,因此在原有“三垂一远”基础上又创新了在垂直转运过程中气电液接口不断开,从而省去了在发射塔架中的重新测试,进一步缩短射前准备时间至3天,所以文昌发射场的“三垂一远”也被称为“新三垂一远”。
长征五号遥三火箭在垂直总装厂房中
文昌发射场也是我国第一座秉持开放、绿色环保理念建设的濒海航天港,可进一步提升航天软实力,使得人民群众都有机会近距离观摩大国重剑起飞的震撼英姿,不仅能赢得舆论支持,也能激发青少年建功宇宙的远大志向。
近两年中国航天的飞速发展有目共睹,运载火箭发射次数连续两年摘得全球冠军头衔,嫦娥四号代表人类首登月背、北斗全球导航系统完工在际、系列快反火箭陆续飞天、高分专项稳步推进、天基系列民用航天器大规模组网、数十家民营航天公司如雨后春笋般走向前台……成就太多限于篇幅就不再举例。明年我们还将迎来一个史无前例的“超级航天年”,而长征五号将一马当先履行自己的使命!
长征五号遥三火箭垂直转运
一句“等了好久终于等到今天”大概最能形容此刻所有关心胖五朋友们的激动心情,长征五号大推力运载火箭是中国航天的必由之路,其箭体直径5米、高56.97米,是一款二级半高轨运力火箭,地球同步轨道运力14吨,这一运力位列世界第三,远超俄罗斯、日本、欧空局所有现役火箭产品。长征五号B型火箭近地轨道运力则是25吨,而如果用长征五号执行近地轨道任务,那么最大运力更是可达32吨。
火星一号飞船非长征五号莫属
火箭运力有多大,航天舞台就有多大,这两年再没有谁比我们更清楚这句话的含义。20吨级的天宫空间站核心舱、一步实现绕落巡火星的5吨级火星一号探测器、跨越38万公里登月取样返回的8吨级嫦娥五号飞船、重达10吨的东方红五号卫星平台等一系列大质量载荷都在等待着6天后长征五号遥三火箭一战定全局的王者归来。
巧合的是27年前代表那一时期最强运力的长二捆(长征2号E)也是遥三序列火箭在迎战一战定全局的发射任务,话说中国人对“三”这个数字是情有独钟的,两千多年前老子《道德经》中就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之说,一个“三”可以诠释宇宙周天演化,成语“事不过三”更是耳熟能详,新生事物从稚嫩走向成熟总是需要一个发展周期。
长二捆遥三火箭发射前动员
航天领域更是如此,就在近日承载着重建美国载人航天梦想的波音公司CST-100载人飞船就迎来了首战告负的结果,由于飞船错误计算点火时间导致无法与国际空间站实施交会对接,再一次推迟该国恢复载人航天能力时间表。
航天领域为何如此险象环生?因为人类至今尚无法在地面测试中完全复现航天装备飞行过程中的所有环节,地面高空试车台、风洞、热真空测试等试验平台只能最大限度接近真实环境,但做不到完全复现。
CST-100飞船首飞入轨点火系统故障
事实上每一次航天发射都是暴露问题的试验,尤其火箭产品更是如此,某种意义上来说新火箭都是“炸”出来的,昔日4连败的N1登月火箭虽然最终下马,但却造就了一大批高性能液氧煤油发动机产品,世界各型现役火箭发展初期的失败案例更是不胜枚举。
我国也不例外,跌跌撞撞完成首飞的长征五号遥一火箭暴露了芯二级YF-75D氢氧发动机问题,长征五号遥二火箭又暴露了芯一级YF-77氢氧发动机问题。
YF-77氢氧发动机
不论是国内亦或者国外,航天领域的失利往往都是通往胜利的阶梯。比如,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它也有着不堪回首的过往,然而如今它俨然已经成为高轨发射任务的金牌火箭,北斗组网、嫦娥探月、高轨卫星长征三号乙从来没有让我们失望,就在本月最新一枚长征三号乙火箭又发射了一组北斗卫星,完成了北斗核心星座组网任务。
金牌火箭长征三号乙
说一千道一万对待航天我们要有一颗包容心,用科学视角去审视失败与成功,为航天事业提供宽松的舆论环境,唯有如此星辰大海的梦想才会离我们越来越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