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陈小英出生在浙江桐庐县,这是一个很少有人知道的地方
地处山区的桐庐没有什么优势,陈小英的一家也不例外,生活贫苦,一家人全指望父亲微薄的工资生活。
就在陈小英上初中时,父亲因病去世了,家里的收入来源断了,为了生活,陈小英辍学到了杭州打工。
因为没有学历,她找了一家印染厂打工,之后在厂里认识了同是桐庐人的聂腾飞,没过多久两人坠入爱河,喜结连理。
1992年上海浦东新区成立,沪杭之间的外贸生意开始频繁起来。
但是做外贸大家发现第一个问题就是:报关单无法及时的送到上海。
PS:有问题才会有商机,谁能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谁就能比别人更快一步。
1992年5月,陈小英所在的印染厂接到一个美国的订单。布匹在杭州报完单以后,报关单要在第二天送到上海,否则业务就会黄掉。
因为EMS最快也要3天才可以送到上海,聂腾飞决定自己亲自去送,他就做了晚班车,第二天抵达上海,完成了任务,以后印染厂的报关任务就交给你了聂腾飞。
经常的两地奔波,聂腾飞想到,其他的公司会不会也会有同样的问题,我可以把这个当成一份生意来做。
聂腾飞找来了工友詹际盛和陈小英,商量创业,说干就干。
他们成立了一家名为上海盛彤实业的公司,这就是申通快递的前身。
聂腾飞和詹际盛每天往返于上海到杭州的火车上,帮其他的公司递送报关单
陈小英每天会拨打几百个电话,除了睡觉就是工作,没有休息,没有娱乐。
这一切的辛苦付出,也带来了回报,年底算账的时候,公司赚了两万块,他们成了名副其实的“万元户”。
为了将生意做的更大,陈小英把哥哥陈德军拉入伙,聂腾飞邀请弟弟聂腾云也加入了。一个家族企业的雏形,就这样形成了。
业务变大,陈小英开始觉得“盛彤”这个名字叫起来不顺口,因为“盛彤”和“申通”的谐音有点像,而且“申”是上海的简称,“通”是四通八达之意。
于是“申通”的名字就这样定下了。
因为公司发展壮大,人手不足,而且快递行业又和其他行业不同,需要从业人员的诚信,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找自己认识的人,
于是他们就回到老家招人。
人员有了,再加上他们采用的是“加盟制度”,申通也迎来了快速发展期。
1998年,在长三角地区拥有了50多个网店,员工接近2000人。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1998年的秋天,聂腾飞去宁波送货的途中,车子飞出公路,聂腾飞不幸身亡。
聂腾飞去世后的第二年,他的弟弟聂腾云出走,创立了韵达快递。
2000年申通的财务张小娟离开,与丈夫创立了圆通快递
2002年申通一个站点负责人桑学兵找到陈小英的发小赖海松一同创办了中通快递
这就是“三通一达”的来历。
丈夫去世,众人出走,面对内忧外患,陈小英是怎么度过的,我们不知道。
但是,申通走对了两步棋
1.“二级加盟制”
申通发家就是靠的“加盟制”,但是这种野蛮的生长方式,有很多不可控的副作用,
很多加盟商为了开拓商家,甚至到了打斗的情况,
为了解决这个局面,陈小英在普陀寺闭关了一周,想出了“二级加盟制”
简单讲,就是原来的网点为“一级加盟商”,给总部交押金。而投递员要向所属的“一级加盟商”交押金,成为“二级加盟商”,可以自揽小片区域。这种区域管理,互相牵制的办法果然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改良过的加盟制也变得稳定而有效。这种方法,一直沿用至今。
2. 搭上淘宝的快车
2005年的时候马云刚起步,圆通快递的喻渭蛟跑到杭州和马云谈合作,但是马云开出的价格是8元,那时,邮政的价格是 22 元,江浙桐庐帮是 18 元。但是喻渭蛟还是咬咬牙,答应合作。
那时的桐庐同行一边说他破坏行情,一边偷偷的跑去杭州压更低的价格,希望能取得和淘宝的合作。
最低的价格一度压到4元,就这样拉锯了几年。
2009年马云首创了天猫双11,陈小英感觉到了放大招的时候了。
在双11的时候,申通报出了2.7元的地板价,迅速抢占了淘宝的大量份额,
在2010年的时候,申通一度拿到了淘宝4成的市场份额,搭上了淘宝的顺风车。
陈小英也带领申通,成功跻身全国快递业的前三甲。
以淘宝为首的电商平台,给中国的快递行业带来了巨大的红利。
2016年12月31日,申通快递借壳上市,陈小英身价破百亿。
快递一姐,从此走上人生巅峰。
2019年8月,阿里巴巴宣布收购申通31.35%的股份。
约定收购价为99.82亿人民币。
就在前不久的3月份,阿里巴巴以46.6亿的价格,收购了申通14.6%的股份。
两次加起来,阿里巴巴总计以146.42亿的价格,收购了申通45.59%的股份,出让股份的正是陈小英和他的哥哥陈德军。
两人由此套现146亿,从此金盆洗手,退隐江湖。
陈小英的前半生固然坎坷,她也生性坚强。但要达到这样的高度,还是要依靠命运的眷顾,以及时代的红利。
抛开那些不可控因素,陈小英的故事对我有3点启发。
1. 每个时代都有红利
时代的红利是很少的,要善于发现问题,也许你发现的这个问题,就是一个很大的商机,就看你能不能抓得住,
就像故事里聂腾飞发现“报关单”的问题,继而创立申通一样,只有你敢于正面的面对问题了,你才有机会成为领航者,如果你发现的问题,别人早就已经解决或者正在做,估计你再去做,很有可能连汤都喝不上。
2. 平民创业要趁年轻
聂腾飞和陈小英等创业初期都属于没有任何资源的草根创业,草根创业年轻就是资本,假如创业失败,他们还会有机会再创业,因为他们积累了经验,有足够的时间可以再翻身,如果是年纪大,没资源没优势的再创业,加上各种因素的影响,能成功的概率会很低。
3. 创业最好是背靠大树,靠圈层
中国的快递行业,除了浙江的桐庐人,就只剩下顺丰了,
类似的还有很多
比如兰州拉面都是化隆县的人,他们掌握了兰州拉面开店选址、配料、套餐等等一系列的知识与技术,如果不懂的人贸然开店,很有可能赚不到钱。
中国所有的复印小店店主,多为湖南新化人,因为新化人控制了从二手复印机购买到维修的产业链。
中国小笼包店老板,多为浙江嵊州人。因为从笼框到肉馅,都有一套体系支持。......
任何一个看似无奇的行业,背后其实都有一套严密的组织。所以,如果你是个创业者或者生意人,首先要考虑如何加入这个体系,而不是另辟蹊径,如果不适合自己的事情,最好不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