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国为了转嫁危机,已经再次开动印钞机了。在宣布9个月印钞5400亿美元之后,上周美联储公布的最新计划显示,近期一个月内美国还将印钞5000亿美元。此举将导致美元资产贬值,因此中国除了联手俄罗斯加速建立结算系统之外,还连续4个月抛售美债,并且有望率先推出央行数字货币,而外媒最新数据显示,人民币国际支付份额正在反弹。
近期,由于美国出现经济增长疲软、“美元荒”等危机,美联储正紧急通过印钞来应对。根据纽约联储上周五(12月13日)公布的最新“印钞”计划,从今年12月13日至明年1月14日一个月间,美联储将加印5000亿美元,帮助美国金融市场顺利渡过难关。
问题是,美元作为世界货币,频频印钞虽然能帮助其解除危机,让美国经济继续“苟延残喘”,但是却将稀释美元资产的价值,导致各国持有的美元资产变得不值钱,变相将危机转嫁给其他国家。
因此,此举遭到不少国家的抵制。美国财政部最近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0月份各国央行净抛售美债额达到168亿美元。其中,中国央行已经连续4次行动,另外,比利时和沙特等国也出现了大幅抛售,主要购买美债的国家似乎只剩日本了。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央行除了连续4个月抛售美债之外,还联手俄罗斯央行加速建立双边结算系统。据俄罗斯央行消息人士此前透露,该国央行正联手中国央行建立新的电子结算系统,未来该金融信息传输系统将和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对接,从而绕开美国SWIFT,减少对美元的依赖,同时也将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提升人民币在国际支付中的份额。
除此之外,中国央行对数字货币的研究也正在加速。有消息称,央行或将于今年年底在深圳等地进行数字货币的试点工作。有分析指出,此举若能顺利进行,那么将推动中国央行法定数字货币取得实质性进展,从而有望加速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中国央行并非唯一一家正在加快行动的央行,清华大学金融科技研究院区块链研究中心今年年初发布的研报显示,在其列出的25家央行中,除了3家暂不考虑推出法定数字货币之外,其余22家均在探索或计划发行,其中有6家已经发行了数字货币。
也就是说,迄今至少已经有22国计划加入发行数字货币的行动之中,意味着央行数字货币很可能成为新的潮流。而在越来越多国家加入数字货币的发行之后,美元霸权将会遭到打击。因此,前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此前曾表示,央行没有发行数字货币的必要。不过从现在看来,格林斯潘显然阻止不了各国央行加快研发数字货币的步伐。
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国央行多次行动之后,人民币国际支付份额正在提升。SWIFT(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的最新报告显示,今年11月人民币国际支付份额已经从10月份的1.6%上升至1.93%,表明在央行加快推出3大行动之后,人民币国际化的速度正在慢慢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