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真的是忙的晕头转向了,今天下午尾巴的小伙伴发微信说,19号快到了,记得提交评测报告,我赶紧回了一句没问题。现在是晚上十一点一刻,刚刚加班到家,拿出手机,突然间发现,今天已经18号了。由于年底的工作太多,我本以为很充裕的测试时间,原来就还剩那么一丢丢。
Thinkpad是我加入工作时用的第一个笔记本品牌,黑色、专业的定位,让我在刚刚踏入职场的时候,总是能带着那么一点点的自信,十年前,那台叫做 T43 的小黑,最大的不同,就是还有 IBM 的品牌标志。
这次体验的 X1C,与当年的那台的 T43 不可同日而语,不管是各个方面,都不能用脱胎换骨来形容,因为在这些年中,小黑不断的进化、更新,下面我将从一下几个方面来说说这几天在一起的感受。
一、外观感受(ABCD面,转轴、类肤涂层,信仰标)
二、最关键的键盘手感
三、其他,包括:
- 让人印象深刻的影音感受
- 意外的4G
- 整机的配置与接口
- 续航
- 购买建议
四、总结
第一部分 外观感受
第一印象
拿到机器的第一印象是很轻,很小,很妙。打开快递看到外包装时没感觉和普通电脑有什么区别,但是看到里面的黑色包装盒时,真的是被震惊了,比iPad的包装还小。拿到手里,非常轻便。打开机器的时候,真的惊艳到我了,想象不到这是一台14寸的笔记本,给人的直觉这是一台13.3寸笔记本的印象,边框非常窄,厚度也非常薄。我突然间觉得我的iPad pro+罗技键盘不香了,这台笔记本的重量比Pad还要轻,这还咋整?
就像现在的车评节目上来都要说说新车的外观一样,我也说说这台笔记本的外观。
类肤图层
X1C 使用的仍然是小黑传统的类肤涂层,据说颜色和其他机型不太一样,这个没有对比,也只是听说了。虽然摸起来很舒服,有点像女朋友的脸蛋(等等,你不是单身吗?怎么会有这个感受?)我瞎说了,不知道女朋友脸蛋摸起来是什么感觉,但是和婴儿的皮肤差不多。但是这个涂层有两个缺点。
一是非常非常非常*n容易留下手印,我本人手特别喜欢出油,所以一拿这台机器就是手印,经常擦还好,时间长了就像手把件一样,就“盘”出来了,油光光的,估计老用户都有这个感觉,电脑的四个面都是这样。
二是这种涂层时间长了,容易起皮,当然这是基于我原来很久以前的使用经验,以及长久以来对小黑的印象。这个现象怎么描述呢,对,就像是季节更替时手上起皮,尤其是棱角处。时间长了非常不美观。难怪这个叫类肤材质,真的和人的皮肤差不多。
以上,如果对这两个缺陷非常在意的,还是慎重考虑。Mac book 的金属手感,也不差。
信仰标
此外,A面和C面的信仰标都低调的醒目,最外面的Thinkpad标还有一枚小红灯,在待机状态下闪烁,总之到位。
开关盖子
整个屏幕在打开的时候,非常轻便,不用另一只手按住键盘。但是,对于我个人来讲,我还是喜欢老款机器上的推拉式卡扣。
转轴
说说转轴吧。这个机器的转轴目测也是金属转轴,外表喷涂了黑色的漆面。不像老机器上的转轴,都是金属色,从顶盖就能看出来,而且让人感觉特别结实。当然,我感觉现在这样的设计,是为了节约空间和整个平面的面积,因为原来的转轴的设计方法,占用了一大片屏幕下方的宽度,而且,原来的机器虽然也能翻转到180度,但是屏幕和机身没有在一个水平面上。现在的新款设计,把屏幕完全打开,能够让屏幕和机身保持在同一个水平线上,各有特点吧。(其实,我不太理解,笔记本的屏幕完全放平能有什么作用)
第二部分 键盘的手感
主键盘
不知道什么时候,小黑的键盘就改变了,可能是在 T4XX之后?现在的这种键盘的手感我感觉比以前的老式键盘要好些,但是反馈的触感可能要差些,关于键盘手感,不管是下按还是回弹,有些力度的总归是舒服,可能就像是捏脚,劲儿小了不行。还有一点就是,小黑的 Fn 键和 Ctrl 键的位置,与其他笔记本与众不同,所以,切换品牌或者切 换到小黑的话,需要一定的适应过程。尤其是文字编辑工作者,总之,我在最近使用的这几天,总是按错。
小红点
这个我一直觉得是B格大于实际的东西,虽然他比触控板好些,但是我仍然不经常用。总到哪儿,买一只好用的蓝牙鼠标或者2.4G鼠标,比这个好用。
方向键
说的过去,不像是某些品牌为了横平竖直,上下键做的特别小。
键盘灯
不得提起老款小黑的键盘灯,是在屏幕上方的一个小灯,现在都做到了背光键盘。
功能键
方便,Windows 的设置、键盘功能切换,都做到了F功能键上。
总结一下,X1C 的键盘,满分 100 我打 98,剩下的两分,我留给情怀。
第三部分 其他
印象深刻的影音感受
虽然说是影音感受,准确的说是音响感受。这次 X1C 有杜比 ATMOS Speaker System 的加持,显然是突破了商务本的水平,进入了影音本的水平。家里有一台小米笔记本 15.6 和一台 12.9 的 iPad Pro,综合水平不差于这两台设备。
屏幕的素质也很好,这台笔记本有一个防蓝光模式,打开之后,屏幕会变黄(原谅我说的这么简单),对于我这种每天看电脑10小时以上的,还是挺友好的。
无处不在的4G
第一次使用有移动网络接入的笔记本,虽然家里的 pad 也是带蜂窝网络,但是没有使用场景,这次我把 X1C 带回家的时候,没有连接Wifi,网页居然打开了,原来是贴心的已经安装好了 sim 卡,速度很快。而且给大家说一下,这个笔记本买回来是自带半年流量,剩下的半年需要找售后支持,给充值。不是一下子给一年的流量。
整机的配置与接口
前阵子一直在看笔记本,因为小米笔记本太大、也太沉了。心仪 Dell 的 XPS 13 7390,可以反转,和联想的Yoga系列一样,也是被外观迷惑的不行,但是,那台机器接口太少了,估计都是被苹果带坏的,而 Think pad 不一样,每一台小黑,不管是不是便携本还是性能本,总之,接口这块儿妥妥的。够用!这台笔记本是 Type C 充电口,通用性很强。
这台机器的配置,我觉得就不用多说了,实在是太强大。十代 Inte l的 CPU,16G,512 的固态,可以用恐怖来形容。但是值得一说的是这个 CPU,吐槽一下老英,虽然是十代芯,工艺是14nm,而不是最新的10nm。不过,使用起来也无所谓啦。
续航
在这块儿我得批评一下我自己,其实这一周的时间,因为年底工作太忙,真的没有时间充分的深度体验一下这台机器,但是,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这台本本到我手上,一直到今天晚上,我一直没用用电源适配器。
50% 的到手电量,到刚才充电,估计轻度使用了五六个小时。自从我刚才插上电源,6%-50% 的充电时间只用了30分钟,也就是说,估计一个半小时就能完全充满。目前因为没有运行过大型软件,因此,风扇感觉没有运转过,像是一个 pad。
购买建议
1. 不差钱且对 Think Pad 有品牌信仰的
2. 经常处理文字工作者,如果预算不够可以考虑X系列或者T系列
3. 经常出差的商务人士
反正经过最近这几天的接触,我开始考虑是不是换一台T490?
第四部分 结束语
记得联想有一句广告,叫:For Those Who Do。好像翻译过来,叫做:与实干者同行。Think Pad 不管怎么更新迭代,一直没有偏离这个主线,任何一台小黑,都是职场上的办公利器。
总之,如果你选择这台 X1 Carbon,它不会让你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