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鬼谷道、鬼谷子智囊团原创出品,版权所有,违者必究,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咱们来思考一个问题:做人,真的要攀关系吗?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请鬼谷子的嫡传弟子张仪给我们现身说法。其实每个年轻人都有青涩艰难的岁月,张仪也不例外。
张仪刚入江湖跟你我一样,也是屡屡不顺心,累死累活的讨生活,结果年底了一合计却没赚几个钱,也会为过年发愁呢。毕竟,同村的人家都已经盖了新房,买了新车,而自己呢?
一事无成。
正在为生计发愁,感觉前途渺茫时,有人提醒他:听说你老同学苏秦现在混的不错,你为什么不去投靠他呢?
投靠同学这件事,我们现在看起来风轻云淡、波澜不惊,但是如果你有亲身经历就知道了,放下面子,开口求人,何止是难?
回忆一下同学聚会就知道了。彼时的苏秦就像你那个混的最好的同学,人人笑脸相迎、争相巴结。
所以,你真的好意思把面子、尊严、体面统统放一边,开口求同学吗?问题是,事情还不一定成。搞不好被嘲笑也不是不可能。
所以,这层关系真的要攀吗?相信大部分朋友会选择不攀。那么张仪是怎么做的呢?
很显然,张仪不属于大部分人,史料记载的清清楚楚:
张仪於是之赵,上谒求见苏秦。
是的,你张哥真的舔着脸去找老同学苏秦攀关系去了。虽然结果我们都知道了,一开始碰的一鼻子灰,颜面尽失,但是最终还是成功了。
所以,现在你知道了吗?关系是要攀的。
阿信曰:有关系要攀,没关系创造关系也要攀。为人处世,少不了要攀关系、套近乎。
所以扎心的问题来了:朋友,你是个会攀关系的人吗?
这是个尴尬的问题,甚至让人深恶痛绝。为啥呢?阿信窃以为主要原因有三:其一,搞关系向来为正人君子所不齿,因为君子是不屑于“结党”的。其二,搞关系就就意味着不得不放下面子,而对于大多数人“面子高于一切”。其三,搞关系又需要些“手腕”,大多数人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也正因如此,很多朋友才会望“关系”兴叹。
一
关于前面两点,很多事情是我们想多了。事实上,大多数朋友只是自觉是“君子”,并且狠狠的维护自己所谓的“面子”。
这两点是内在因素,实在不是一篇小文所能解决的,唯独需要思考的是:一个落魄的人,在道德的幻想中清高,真的合适吗?
有朋友会问了,既然你解决不了,那此文有何用呢?
好问题。
之所以列举前两点,是为了着重讲第三点,如果一个人的道德底线太高,又很要面子,那么是很难“搞关系”的。
就如,鬼谷子的徒弟苏秦,年纪轻轻就被自己家乡的周国人看不起,嘲笑。
而后又被至亲鄙视,颜面尽失。换个人可能就自甘堕落了。但是苏秦没有,为啥呢?
因为他明白,一个失意者没权力谈面子。
二
关于搞关系,鬼谷子给我们列举了些方法,他说“或结以道德,或结以党友,或结以财货,或结以采色”,啥意思呢?
用“道德”,“党友”,“财货”,“采邑”这些方式与人搞关系,说到底就是“投其所好,给人好处”。
具体用哪个方法,不在于自己,核心奥义就是“用其意”,啥意思呢?就是了解对方的意图,利用对方的欲望。
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的是“党友”,说白了就是结交志趣相投,利益相同的朋友。
别看这事说的简单,其实不容易。因为搞关系的前提是“求同存利”。
不急,我们来讲个江湖往事,一起来陶冶下情操。
主人公是谁呢?徐世昌。这人本是袁世凯的心腹,后来更是平步青云做了民国大总统。
徐世昌作为一个政客,自然有些独到的处世智慧,比如他总是能跟不同人建立关系,打成一片,着实厉害。
他是怎么做呢?方法其实很土:认老乡!不过一个人的出生地是固定的,如何能多认老乡呢?
原来徐世昌出生在河南开封,无疑河南就是他的家乡。但是他一查家谱原来祖先是浙江勤县人,于是浙江就成了他的祖籍。接着,徐世昌发现,先祖们曾经在北京一带生活过,买过房产,后来移居到了天津,于是乎,北京,天津也成了他的故土。
这么做有什么用呢?看起来很繁琐是不是?其实大有用途。通过这个方法,徐世昌跟袁世凯成了河南老乡,跟冯国璋成了天津老乡,跟孙宝琦成了浙江老乡,这些人可都是有大能量的人,而徐世昌用“老乡见老乡”的方式挤进了各地的老乡圈子,真可谓是一本万利。
我猜,如果想跟江苏人攀交情,徐世昌肯定也会洋洋得意的说自己是江苏人。毕竟自己是哪里人并不重要,能攀上关系才重要。
其实,事到如今,认老乡依然是很好的“攀关系”的方式。
那么攀关系后呢?自然是要与“老乡”们缔结各种利益关系,否则关系岂不白攀了?毕竟老乡只是开门的钥匙,利益才是“开心”的钥匙。
很多朋友之做到了“求同”,却没做到“存利”,因此攀不上关系也是很正常的,因为你不能给别人带来利益,甚至不是利益共同体。
既然没有利益纠葛,谁又会愿意与你交朋友呢?因此记住阿信给您总结的四个字:
求同存利。
三
其实,攀关系的方式除了“认老乡”以外还有很多,诸如:认干亲,结兄弟、结金兰等等。但其实背后都有一个永恒的守则,什么呢?我们前面讲过“求同存利”。
首先是求同,也就是鬼谷子的“类知智慧”,顾名思义,就是要找到跟对方相关联的,具有相似性的关系。
其次是存利,关系的背后是利益,和睦的关系一定是利益共同体,所以攀关系是为了利益,脱离了利益讲关系,就很难构建关系。因此,先有关系,再有利益,如此一来攀起来才会游刃有余。
就如鬼谷子说的:相益则亲。
这个世界上的人与人之间本来没有关系,但是自从有了利益,便有了关系。
★点击右上角【关注】中华鬼谷子智囊团搜狐号,私信回复“鬼谷秘籍”,赠送您道藏鬼谷子智慧内参秘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