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李佳琦又上热搜了。
这次和他名字一起的关键词,是「敬业」。
图片:微博@Rabbit每日爆料
10秒钟卖出10000瓶洗面奶,15分钟卖出15000支口红,双十一挑战马云直播卖口红1000:10完胜,年纪轻轻月入6位数.....
只要他一句OMG,几乎没有女生的钱包可以活着走出直播间。
就在所有人都觉得李佳琦已经成为网红、美妆界双Top,可以轻松享受名利双收的喜悦时,他却用更努力惊艳了每一个人。
02
很多人好奇:主播那么多,为什么是李佳琦?
看过他直播和工作状态的人都会说:拼命。
每场直播6小时以上,下午7点到凌晨一点钟,一年直播了389场。
最高纪录单场直播试色189支口红,6小时卸了200次,以至于李佳琦后来看到口红都会恐惧,觉得嘴巴痛。
关于为什么可以赢得绝大多数的女性美妆主播成为“口红一哥”,李佳琦自己的解读是,“异性相吸+专业出身+亲自试色。”
图片:微博@李佳琦Austin
看过李佳琦直播的网友说,李佳琦除了敬业,更专业。
高强度每天不间断的直播,即使感冒不适,全程看不到任何倦怠,嗓音始终高亢激昂,连语速、语音、语调都没变过。
从产品的质地、成分、使用感受,适合什么样的肤质、人群,到活动的折扣力度、附赠产品,甚至产品在市面的销售情况,都能驾轻就熟的脱口而出。
另外,李佳琦还具有超强的控场能力,和粉丝互动、紧盯商家进度,讲清楚产品的优缺点,不会强行安利。
李佳琦说他不是明星也不是网红,他是主播,人设和陪伴是最重要的。
而他的主播人设,和生活中百分之90的样子是一样的,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品牌也是一样,好用就是好用,不好用就是不好用。”
所以每一句他看似浮夸的“OMG,买它买它买它!”,都是充满底气掷地有声的安利。
也因为这样,粉丝才会为他的“amazing”、“所有女生,这个必须给我抢到”、“我的妈呀,抢它”买单,并乐在其中。
03
不看直播不玩抖音,第一次知道李佳琦,是闺蜜给我分享他的视频。
“你看看这个人,他推荐的口红我每个都想买,简直有毒!”
男生,推荐口红?带着一丝猎奇心理,我点开了视频。
略带浮夸却热情饱满的OMG,逗趣的表情,认真的安利....觉得有趣,我又去网上看了他很多视频,结果,不爱化妆的我购物车多了五六支口红。
闺蜜听说后大笑,“你没听说吗?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李佳琦OMG。”
后来,很多粉丝在直播间求李佳琦别再OMG了,可边求饶边听着他的amazing,一不小心就又加了购物车。
结论:李佳琦,真的有毒。
这一点,他身边的人最有发言权。
助理付鹏就曾吐槽李佳琦是“严”王爷转世,对自己要求特别严,最严重是有一次他声带受损播到失声,每讲一句话都很痛很痛,还是一直工作了两三天。
双十一,连续十几天的状态就是起床直播,播完睡觉....一日三餐都没有出门。
有天晚上感到崩溃、体力透支的李佳琦主动提出吃宵夜,凌晨一点多,走出家门感受到外面空气的一瞬间,他直言“好幸福”。
对于自己强烈的危机感,李佳琦说他知道人不可能一辈子都很火,他觉得自己这两年已经把这辈子的运气都用完了,所以他会有点害怕。
但正是这强烈的危机意识,让李佳琦成为美妆界的Top,并鞭策他不断努力。
图片:微博@李佳琦Austin
04
优秀的人并非不努力,恰恰相反,他们往往比常人更努力。
在新一期《演员请就位》里,赵薇就坦言自己做导演并非大众看到的那样顺利。
“别人说你怎么拍了一部戏,你就成功了呢?”
其实,担心别人质疑,赵薇决定做导演之前考了导演系研究生,拍《致青春》更是用了六年时间去做心理建设。
“所以我并不是毫无准备,一抓就中这样的。”
那些别人眼中的幸运,背后隐藏了多少努力,只有当事人知道。
很多人看到《致青春》亮眼的票房成绩,却忽略了筹备和拍摄电影期间赵薇沉淀式的努力。
她经常素颜颜、疲惫的出现在片场,穿着随意的和演员聊戏、吃着盒饭,卸下女明星的光芒,深入幕后潜心创作....
最终,《致青春》票房口碑双赢。
《关于这个世界,你不快乐什么》里有一段话:
每个优秀的人都有一段沉默的时光。
那一段时光是付出了很多努力,忍受孤独和寂寞,不抱怨不诉苦,日后说起时,连自己都能被感动的日子。
往往我们只看到成功人士的高光时刻,却忽略了努力才是真正推动他们取得成功的路径。
就像李佳琦每一句声情并茂的OMG,每一次试色,每一句对产品性能的描述,每一次活动优惠,背后是他一次次团队开会、对产品的剖析、和厂商的协调....
起点高的人,正因为做什么都备受瞩目,往往更加努力。
所以赵薇接每一部戏都仔细斟酌,拍一部电影筹备多年,所以李佳琦成名后毫不松懈,对自己更加严苛。
05
前段时间,#清华学霸的计划表# 登上了微博热搜。
凌晨1点睡觉,清晨6点起床,6点40开始学习,21点到凌晨1点安排得满满当当…网友看后忍不住感慨:
比已经是学霸更可怕的是,学霸还比你努力。
李佳琦说,人的一生很短暂,要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美丽的人生不是一支口红接着一支口红,而是一次失败接着一次不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