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神秘的沙漠_全年降水量不足40毫米,却有144个湖泊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2-23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543
导读

关于它的形成,神秘的沙丘,古怪的鸣沙还有消失的湖泊,都令无数游客对这座内蒙古西部沙漠充满着好奇,今天它也已然成为内蒙古除草原外最热门的一处风光。 还有一种说法是生长在沙丘上的植被,由于沙漠遍布一…

摄影:Rita Willaert(比利时)环球旅行摄影师|来源:去驴行

占地近5万平方公里的巴丹吉林沙漠,是我国第二大沙漠,最难治理的沙漠,也是世界上最神秘的沙漠之一。

关于它的形成,神秘的沙丘,古怪的鸣沙还有消失的湖泊,都令无数游客对这座内蒙古西部沙漠充满着好奇,今天它也已然成为内蒙古除草原外最热门的一处风光。

巴丹吉林沙漠拥有世界上最高的沙丘,从沙漠边缘步入中部,沿途的沙丘一座比一座高。

平均两三百米的沙丘,构成了这片干燥荒芜的世界。

其最高处海拔1617米的必鲁图峰,有着沙漠界“珠峰”之称,是世界上最高的沙丘。

那么这些沙丘是如何形成?

半个多世纪以来,它困扰着无数的专家,也给人们治理丹吉林沙漠带来了诸多困难。

关于它的形成之谜,也是今天争论最多的疑惑。

有人认为沙丘表层水分比较大,能够吸附风沙以及固定沙丘,久而久之便不断增大、增高。

还有一种说法是生长在沙丘上的植被,由于沙漠遍布一百多处湖泊,为植物的生存带来了条件。

而植被的根系又能够起到固沙的作用,所以千年以来这些沙丘被固定在沙漠里,并随着岁月积累逐渐形成一座座连绵起伏的沙山。

除以上两种推测外,还有雨季降水,干旱蒸发钙结层的说法。

而仔细观察会发现,这些推论都或多或少与“水”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这里就要说到巴丹吉林沙漠的神奇之处:“海子”。

巴丹吉林沙漠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降水量不足40毫米,是中国最干旱的地区。

且其雨季多集中在夏季,在高温蒸发下,基本一下雨就立刻被蒸发,但令人惊奇的是,沙漠里竟隐藏着144个大小湖泊。

湖泊的形成的原因,要比沙丘的谜底更令人难以揭开。

但基本上有三个主流推论:比较公认性的说法,无非是大气降水,昼夜温差凝结水等自然循环系统形成。

地下水也是呼声最高的推论,许多人推测在巴丹吉林沙漠地下有一条不为人知的暗河。

该推论也得到了一定的证实,几年前专家在巴丹吉林沙漠开采到富有多种矿物质的矿泉水,据估计储水量惊人。

但这条暗河的源头却依然是一个谜。

而在这些奇闻里,最神秘的便是传说的“古潼京”。

传说它存在于沙漠深处,但按照见过的人们给出的路线,却只有一处黄沙遍野的沙地。

但当人们以为这是谎言时,又有人表示见过这个湖泊。

据传闻,在60年代科考时,工作人员在飞机上见过这个湖,并投下旗子标注。

可再回来寻找时,原地上的湖泊却神奇地消失。

后来古潼京出现在《盗墓笔记 少年篇·沙海》一书中,在作者的笔下古潼京成为了九门禁地。

自几年前被翻拍成网剧后,古潼京便吸引着无数游客的关注。

到巴丹吉林沙漠的游客,也总会向导游询问古潼京到底在何处?而导游总是会煞有其事地跟你讲诉。

事实上古潼京一直是未经证实的传闻,而传说往往总是人云亦云,真实性是要打上一个问号。

除以上神秘之处外,据考古发现巴丹吉林沙漠曾有过大量人口居住的痕迹。

但千年之后沙漠腹地却只剩下一座古寺和几户牧民,他们去了何处,又为何离开?

是日益糟糕的沙漠环境,战争的掠夺,枯竭的水源。

又或是神出鬼没的狼袭击,但除了考古发现的痕迹外,并没有给后人留下有限的答案。

而种种神奇之处,也让越来越多的游客打开这座神秘的沙漠大门。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