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的西安探店,就跟大家预告了,这周,我要带你们:
去!吃!肉!
今天这集,是肉食者的天堂!
我们先用一碗鲜香的羊肉泡馍,开开胃。
紧接着,是一大碗的水盆羊肉,羊汤通透,羊肉鲜嫩,过瘾!
还有烤羊腿、冰煮羊...都是你在别处吃不到的新奇滋味。
你问,为什么只带你们吃羊?
嘿,那还不是因为我们广东人,最爱讲“食咩啊”~
没有一只羊,能走出西安
没嘛达!咱咥泡馍去!
羊肉泡馍
羊肉泡馍的美,出了陕西,估计很多人都对它一知半解。
从前我就曾听过这样的吐槽:“馒头泡得湿哒哒的,还怎么吃?”
羊肉泡馍本馍要是听到这话,大概得哭晕过去。
大哥,你可以嫌弃我,但我跟馒头根本不是一样东西好吗!
羊肉泡馍的馍,是用九分死面加一分烫面做出来的坨坨馍,质感偏硬且带着韧劲。
而且馍只烙到半生状态,才能煮后而不烂。
瞧我掰馍的劲,就知道多有嚼头
西安人吃羊肉泡馍,最重要的仪式,就是亲手掰馍。
机器切的馍自是看不上眼的,因为截面平整,无法很好地吸收汤汁。
点了单,领了馍和碗,坐下来慢笃笃把馍掰成小块,这种仪式感,和我们广东人上桌先拿开水涮碗差不多。
老西安掰馍,手法有讲究。
一个大饼子先一分二,再二分四,再从馍内里掀成两半,厚度降低了,接下来也会掰得轻松些。
接着耐心地掰成拇指指甲盖的大小的粒状,就算是再心急的粗汉子,也得乖乖坐下,花个十几分钟认真掰完。
最后夹上记号牌,谁的馍,错不了。
师傅收到掰好的馍,先一一码上熟羊肉片、粉丝、木耳、豆干、葱段。
烧热羊汤,倒入材料后大火猛炒,腾腾热气、袅袅人间烟火味。
炒的期间要点几次羊油,增香,吃起来也更润。
欸,等等,不是泡馍吗?这怎么还煮上了?
这里菜菜要给大家纠正一下这个误会了,西安的泡馍,还真就是煮出来的!
馍直接泡在羊汤里的,叫水盆羊肉,那种馍是用发面烙的,蓬松,所以泡一下汤就能吃,后面会给大家讲。
掰碎的馍,在烧滚的灵魂羊汤里烹煮一番,外头浸润了羊汤的鲜美和脂香,内里则还留着一份韧劲,在嘴里嚼上两口,那真是满嘴生香。
吃过它你就会明白,为什么“羊”能占“鲜”字的半壁江山了。
真是一碗被颜值耽误的美味啊!
老西安还有个讲究,吃泡馍不能搅,要从碗边扒着吃,叫“蚕食”。
吃羊肉泡馍,最好再就着点糖蒜,酸甜爽口又解腻。
扎实的这一碗下肚,暖意透遍了全身。
顿时觉得,这生活,才叫舒坦。
很多小伙伴,一看到有关羊的东西,就会激活记忆中的那味羊膻,连连摇头摆手。
菜菜在这里推荐你们到同盛斋吃一份羊肉泡馍,绝对能洗刷你的固有印象。
温暖鲜香,冬日就靠它续命了!
水盆羊肉
前面说了,虽然都是馍配羊汤,但水盆羊肉和羊肉泡馍,本质上却有很大不同。
羊肉泡馍吃的是馍的筋道,而水盆羊肉,讲究的是吃肉喝汤的畅快。
正宗的水盆羊肉,羊汤通透、清澈,带着小茴香的香气。肉一定要大口吃,才过瘾。
一碗水盆配上两个现烤的月牙饼,这样才算一套。
月牙饼麦香十足,撕几块扔进羊汤里,就是名副其实的泡馍。
月牙饼的另一种吃法,也可以用筷子剖开后,在饼内抹一勺油泼辣子,再塞入羊肉和小菜,一个自制的肉夹馍就做好了。
一口咬下去,美滴很!
西安的水盆羊肉分汉民和清真两派,像澄城、蒲城的汉民做法,讲究汤清肉烂馍酥;而清真做法的调料味会更重点,还有花油。
汉民做法的,我推荐高家岭老季家的澄城水盆羊肉。
用羊骨羊排羊大腿熬成的高汤,香料中以小茴香出头,汤看着清,鲜醇倒是一分不落。
月牙饼是现打的,拿到手里一股热乎劲。
店里配的咸酸小菜深得我心,夹在饼里吃添味,也可以泡在汤里吃,那一丝的醋酸劲,真的是提鲜解腻大法。
清真派系的,推荐你们去吃马家老六水盆牛羊肉羊杂羔。
汤浓、油脂多点,调料也会重手些,适合口味重的小伙伴。
羊肉同样不膻,嚼着很香,吃着还有微微的甘甜味。
这家店也是个吃羊杂的好地儿,羊肚的那个鲜嫩劲,带着油脂和软膜,尝过就爱上。
羊杂里还有肚头、心、肝、肺、羊脸肉,一碗大杂烩。
羊肝会腥一点,介意的可以多出5块钱,让店家给你免肝肺。
老板还送了我们一个羊头,可以挑里头的羊脑吃。
羊脑要冷着吃,热了就化了。
可以挑出来,再在羊汤里淌一下,蘸点温汤入口,绵滑的口感,跟吃鸡脑有几分相似。
一年吃掉40万只,连外地羊都不放过!
烤羊腿 冰煮羊
羊肉泡馍和水盆羊肉都是西安的传统吃食了,但如果你喜欢吃羊,菜菜还推荐你们试试这里的烤羊腿和冰煮羊。
这两种做法虽起源地是内蒙,但流传至西安后,也深受当地人喜爱,也值得大家一试。
烤羊腿是整只羊腱子串在铁钎子上,烤到滋滋冒油花。
金黄的色泽,皮焦脆,内里的肉还是粉嫩的,看多两眼,唾液都要加速分泌。
吃完烤的,再来个冰的,体验下冰火两重天。
羊肉加了冰块后一起煮,锁住了肉质的鲜嫩,大概有点像低温慢煮的概念。
肉是内蒙的小羔羊,嫩到用舌头就能碾扁,膻味是不存在的,尝出来是羊的鲜甜味,着实给了味蕾一个惊喜。
西安味道,远不止于羊
葫芦鸡 冰酪
通篇吃下来,现在打个嗝都是羊味了。
其实西安的美味远不止羊,比如被称为长安第一味的葫芦鸡,我也特意跑去品尝了。
整鸡捆扎好,先煮后蒸再油炸,最后成品的鸡形似葫芦,便得了葫芦鸡的名儿。
西安饭庄的葫芦鸡
油炸后的鸡肉,就像一盘中式的吮指原味鸡。
皮脆肉嫩,蘸点蘸料,孜然辣椒的味道在口中燥了起来,真香!
你们的行程里,如果肚子还有空位,可以保留这一道。
吃了那么多肉,最后当然还得再来点解腻小甜点,推荐这一家:陕拾叁的冰酪。
它家靠着油泼辣子味冰酪在西安城打响名声,听着就有点意思。
尝起来也很有意思,别看它只是甜品,辣起来一点也不含糊。
咬第一口觉得有点呛口,但吃多几口,也渐渐适应下来。
奶香味和辣子的香气糅在了一起,微甜,夹杂着一丝丝的咸味,舌尖还能感受到辣子的颗粒感。
emmm,我只能说,还挺刺激的...
尝过鲜,来点正常的口味。
临潼石榴味,是甜蜜蜜的味道没错了,不齁,像尝了一口甜度很高的石榴汁。
雪葩(Sorbet)的口感,有冰沙的细碎感,清爽,舒服。
中华豆腐味也很惊喜,顺滑绵绸,豆味非常浓郁,就像10支低糖维他奶浓缩起来的味道,这味道我爱了,推荐你们试试。
踏入了12月的尾声,2019,很快就要从日历上撕下。
我掰着手指头算了下,今年带着大家逛吃了15个城市。
一开始还是几小时高铁圈的贵阳、汕头、泉州,吃着吃着就跨到了秦岭淮河以北的西安,不知屏幕前的你跟着我逛吃又胖了几斤。
如果你们有什么想吃、想去的城市,记得在留言告诉我,想安利自己家乡的小伙伴,也请把留言向我砸来。